气浮法
“颗粒-气泡”复合体的上浮速度
当流态为层流时,即Re<1时,则“颗粒-气泡”复合体
的上升速度可按斯托克斯公式计算:
v上
g
18
(L
S) d
2
式中:d——“颗粒-气泡”复合体的直径; ρs——“颗粒-气泡”复合体的表观密度。
上述公式表明,v上取决于水与复合体的密度差与复合体
的有效直径。 “颗粒-气泡”复合体上粘附的气泡越多,则
变小,利于气粒结合。
对σ水-气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物质表面的亲水基团,亲水基 越多,则σ水-气越小,越不易被气浮处理(如乳化油及洗涤
废水等);同时亲水基越多,污染粒子乳化严重,表面电 位增高也影响粘附。
泡沫的稳定性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水中表面活性剂的存 在对气浮处理有不利影响。 但是,气浮处理时,一般又要求水中含有 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以保证气泡具有足 够的稳定性。如果表面活性剂含量过低, 则应投加一定量的起泡剂。 为什么?
表面易被水湿润,该颗粒属亲 水性;如不易被水湿润,属疏 水-粒
水性。亲水性与疏水性可用气、
液、固三相接触时形成的接触
角大小来解释。 在气、液、固三相接触时,固、
水-气
液界面张力线和气液张力线之
间的夹角称为湿润接触角以θ
表示。
水
粒
粒-气
气
σ1.2
σ1.2
气泡
σ2..3
σ1.3
θ
σ2..3
原因有二
气泡本身具有自动降低表面自由能的倾向,即气 泡合并, ΔE变小,这种合并趋势的存在,使气 泡很难做到极细的分散度(微气泡)。
纯气泡上升到水表面时,由于气泡表面水分子层 薄,会很快破灭而得不到稳定的水表“气浮泡沫 层”,致使污染物脱落而重新返回水中。
一定量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气泡表面带同种电荷, 不易合并。同时,一定量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水 面气泡表面有一定厚度的水膜而不易破灭,从而 有利于收集除去。
的界面能E2及其缩小值ΔE分别为:
E2 气-粒
E E1 E2 水-粒 水-气 粒-气
这部分能量差即为挤开气泡和颗粒之间的水膜所做的功,此值 越大,气泡与颗粒粘附得越牢固。
水中的悬浮颗粒是否能与气泡粘附,与水、气、颗粒 间的界面能有关。当三者相对稳定时,三相界面张力的关 系式为:
水和废水的浮上法处理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 通入水中,使微小气泡与在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 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 度小于水即上浮水面,从水中分离,形成浮渣层。
浮上法处理工艺必须满足下述基本条件: 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量的细微气泡;
必须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形成悬浮状态;
必须使气泡与悬浮的物质产生粘附作用。
水性物质),易与气泡粘附,宜用气浮法去除。
当θ<900时,颗粒为亲水表面。而θ→0时,即 cosθ→1,ΔE→0,这类物质亲水性强,无力排开水
膜,不易与气泡粘附,不能用气浮法去除。
这时,有cos 水-粒 粒-气 水-气
θ受σ水-气(水的表面张力)而改变, σ水-气增大则cosθ
颗粒
亲水性
颗粒
θ
σ1.3
疏水性
界面能E与界面张力的关系如下: E S
式中:σ ——界面张力系数; S ——界面面积。
气泡沫与悬浮颗粒粘附前,颗粒与气泡的单位面积上的界面能分
别为σ水-粒×1和σ水-气×1,这时单位面积上的界面能之和E1为:
E1 水-粒 水-气
当气泡与悬浮颗粒粘附后,界面能缩小,粘附面的单位面积上
分散空气浮上法用于矿物浮选,也用于含油脂、羊毛 等污水的初级处理及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剂的污水处理
气 浮法
气浮的基本原理
r>1 重力沉淀——沉淀池 r<1 上 浮——隔油池 r≈1 微细( d小)油珠或悬浮物,不能单靠
比重差进行沉淀或上浮。
改变密度—气浮
疏水性物质:乳化油、羊毛脂等
改变粒径—混凝沉淀
亲水性物:纸浆细小纤维、煤灰、微细粘土、蛋白质等
混凝—气浮组合法
污水处理技术中,浮上法固-液或液-液分离技术应 用的几方面:
石油、化工及机械制造业中的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
工业废水处理;
污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
取代二次沉淀池,特别是用于易产生活性污泥膨胀的 情况;
剩余活性污泥的浓缩。
水中颗粒与气泡的粘附条件
悬浮颗粒能否与气泡粘附主要
取决于颗粒表面的性质。颗粒
水-粒 水-气 cos(180 ) 粒-气
式中:θ——接触角(也称湿润角)。
由此可得:
E 水-气(1 cos )
上式表明,并不是水中所有的污染物质都能与气 泡粘附,是否能产生较好的粘附,与该类物质的接触
角θ 、水的表面张力σ水-气有关。
当θ>900时,颗粒为疏水表面。θ→180°时, cosθ→ -1,ΔE→2σ水-气,这类物质憎水性强(称憎
电解浮上法产生的气泡小于其他方法产生的 气泡,故特别适用于脆弱絮状悬浮物。电解浮上 法的表面负荷通常低于4m3/(m2·h)。
电解浮上法主要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处 理水量约在10~20m3/h。由于电耗高、操作运行 管理复杂及电极结垢等问题,较难适用于大型生 产。
电 解 浮 上 法
平流式电解气浮池
b
B H1
L
3 2
5
8
8
7
4
6
i
L2
L2
图 8-5 双室平流式电解气浮池
1-入流室;2-整流栅;3-电极组;4-出口水位调节器; 5-刮渣机;6-浮渣室;7-排渣阀;8-污泥排除口
分散空气浮上法
微气泡曝气浮上法
剪切气泡浮上法
压缩空气引入到靠近池底 处的微孔板,并被微孔板 的微孔分散成细小气泡
将空气引入到一个高速旋 转混合器或叶轮机的附近, 通过高速旋转混合器的高 速剪切,将引入的空气切割 成细小气泡
ρs越小,d越大,因而上浮速度亦越快。
气泡与悬浮颗粒的粘附形式
浮上法的类型
按生产细微气泡的方法分
分散空气浮上法
电解浮上法 溶解空气浮上法
微气泡曝 气浮上法
剪切气泡 浮上法
真空 浮上法
加压溶气 浮上法
电解浮上法
电解废水可同时产生三种作用: 电解氧化还原; 电解混凝; 电气浮。
电解浮上法
电解浮上法是将正负极相间的多组电极浸泡 在废水中,当通以直流电时,废水电解,正负两 级间产生的氢和氧的细小气泡粘附于悬浮物上, 将其带至水面而达到分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