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 第一节疆域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 第一节疆域说课稿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说课《中国的疆域》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教学内容。

下面本人就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环节等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课程标准依据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二是海陆兼备的大国;三是行政区划。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必备的基础知识。

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在中国地理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核心内容是我国的地理特点和省级行政区的划分。

本节教材的编写以事实材料说话,安排了较多的地图、图片及学生活动,使学生直观地认识祖国的疆域特征。

教材通过图文资料,培养学生查阅地图(或地球仪)和资料、分析综合和比较的能力,以及用比例尺量算图上南北端、东西端的距离等技能,从而形成对我国地理位置和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观念,并强化了对我国辽阔疆域的感性认识。

据新课程标准及上述对本节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并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②能够识记我国陆上疆界、大陆海岸线的长度;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识记我国的海上和陆上邻国,知道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③知道我国的陆地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所临的海、主要内海及岛屿。

④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省级行政区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探索记忆省级行政区名称、分布的过程中,提高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学会收集资料和利用相关资料解决地理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陆地疆域和广袤的海洋国土,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4.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疆域图”和“中国省级行政单位图”,形成对我国疆域和省级行政区的空间想像力。

三、说学情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地理知识学习,具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会浅意识的应用所储备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还不得法,不能熟练、准确的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加大对地图的使用,深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

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说教法、学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教程中采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活动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读图、思考、讨论。

通过与已知的地理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制作地理课件,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五、说教学流程根据以上对教材结构、学生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将教学目标实现,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大家欣赏音乐、观看视频及相关图文资料后,你有何感想?1.播放《歌唱祖国》的乐曲,创设情境,展现我国的壮丽山河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播放视频《中日钓鱼岛争端升级》,学生看完视频后多媒体出现我国钓鱼岛图文资料。

钓鱼岛相关资料: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千米。

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钓鱼岛“行政管辖权”混合琉球“交给”日本,而中国一直声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因此,钓鱼岛争议也由然而生,目前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民间团体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

2012年9月10日起,中国有关部门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9月11日,央视首播钓鱼岛天气预报。

学生踊跃发言后教师总结: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动人的音乐,使我们不禁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我们的前途万丈光芒……”然而,今天我们在沐浴着幸福生活的同时,应该牢牢记住祖国母亲曾经的灾难,更要正确面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南海、东海问题面临挑战”现实。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设计意图: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欣赏乐曲、观看视频,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南海、东海问题面临挑战”这一现状,一开始就创设一个“保护每一寸国土是每个国民的神圣职责”的情景,达到“自豪感和危机感”并存的情感渗透效果。

其目的是较好的体现“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突出了地理学科生活化的特点。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流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一) 由导入转到我国的地理位置的分析,分组讨论和分析。

读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生意图”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3.纬度位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地图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分析比较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融入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二)分组讨论课本第3页活动,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同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俄罗斯和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寒带面积较广;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气候炎热,热带面积广。

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为中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分析地理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纬度位置——气候(气温)——农业;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和蒙古、日本相比)蒙古地处亚洲的内部,是一个内陆国,降水较少,海上交通不方便;日本是一个岛国,海上交通发达,陆上交通不便;中国海陆兼备:我国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的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通过刚才做的一系列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另一个分析地理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海陆位置——气候(降水)—农业————---对外交往|————海洋事业(三)总结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高了有利条件;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析比较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对比突出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流程二:“海陆兼备的大国”(一)自主探究读课本第4页图1.3“中国疆域及邻国”,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疆域辽阔,领土南至,北到,西抵,东达。

2.我国的陆地面积约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的领海面积平方千米,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平方千米。

3.我国的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相邻国家有个;我国海岸线长达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二)小组合作探究1.能力验证:阅读图1.3“中国疆域及邻国”按逆时针方向沿着我国陆上疆界找出我国的陆上邻国,沿我国海上由南到北找出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2. 我来动手:根据比例尺,量算我国东西端距离约为千米,根据所跨纬度,计算我国南北端距离约为千米。

3.完成第6页活动2:补充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①.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

②. 疆域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设计意图:八年级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读图探究能力。

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相对简单,在“优越的地理位置”学习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较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理念。

学生通过读图和相关信息得出结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到理性认识,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流程三:“行政区划”(一)自主探究中秋节快到了,贝贝准备给乡下的奶奶寄上一盒月饼,于是他来到速递公司,并仔细填写奶奶的地址:从贝贝写的地址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基本分为级行政区划。

包括、和。

阅读课本第6-10页图文资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1.按照三级行政区划写出你的家庭地址。

2.我国目前有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个省,个直辖市,个自治区,个特别行政区。

(二)小组活动1.读图1.7“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完成下列活动。

分组讨论,然后请每一组派代表到大屏幕前指示。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尽量采用闪烁等多种方式辅助学生记忆。

第一组:找出我国的五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同时说出它们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第二组:找出本省的名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并找出相邻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

找出四个直辖市,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同时说出它们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第三组:找出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中的任意7个,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并说出它们的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第四组:找出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中的任意7个,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并说出它们的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第五组:找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找出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单位。

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同时说出它们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归纳)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台湾省是祖国领土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建立了两个特别行政区,并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2. 独出心裁:完成第9页活活动1:大家出点子,如何通过“看现状”等方法巧记34个省级行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1)找邻居(2)看形状(3)沿路线(4)按方位(5)顺口溜……3.比一比,赛一赛周总理曾写过:“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双宁西四北上天,庆蒙台海青甘陕,还有港澳行政区。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快能猜出并写出周总理所提及的省级行政区及简称。

①“两湖两广两河山”: ②“五江云贵福吉安”:③“双宁西四北上天”: ④“庆蒙台海青甘陕”:⑤“还有港澳行政区”:(三)巩固与自我检测1.读下图,判断我国有关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填写表格:A B C D 省级行政区名称 简 称 行 政 中心 ABCD 2. 完成课本第10页活动3:在图1-9中填入省级行政单位简称和行政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