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1章总论 (5)1.1项目概况 (5)1.2建设单位概况 (5)1.3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内容 (6)1.3.1编制的依据 (6)1.3.2编制的内容 (6)1.4可研工作概况 (6)1.4.1项目选址 (6)1.4.2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7)1.4.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1.4.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第2章项目背景 (9)2.1经济背景 (9)2.1.1国内经济背景 (9)2.1.2区域经济环境 (14)2.2产业背景 (21)2.2.1 2010年全球家具发展概况 (21)2.2.2 中国家具产业发展概况 (24)2.2.3区域(湖北)家具产业发展概况 (30)2.3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31)2.3.1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31)2.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第3章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35)3.1家具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35)3.2家具市场经济发展预测 (38)3.3家具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40)3.3.1产品趋势分析 (40)3.3.2发展模式趋势分析 (42)第4章项目选址地的优势与现状分析 (46)4.1项目先址地的优势分析 (47)4.2项目区现状分析 (49)第5章产业园定位 (52)5.1总体定位 (52)5.2目标客户群定位 (53)第6章园区规划与功能布局 (54)6.1园区规划 (54)6.1.1园区总体规划 (54)6.1.2道路交通规划 (55)6.1.3绿地景观规划 (56)6.1.4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57)6.1.5电力工程规划 (58)6.1.6环保规划 (58)6.2功能布局 (60)6.2.1功能组成 (60)6.2.2布局结构 (61)6.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63)第1章总论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家居产业园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位置:**市新行政中心附近,紧邻荷沙一级公路建设单位:**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2建设单位概况**集团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家居商品流通业为主体、多元化、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经营领域涉及家具制造、连锁商场管理、企业并购、房地产开发、古玩市场等。
**集团产业包括:**家居集团有限公司、**家居连锁商场、**家具制造公司、**家具街有限公司、**徐东古玩城、**广告发展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
2007年**集团成功收购中国电子器材中南有限公司,2008年又成功收购**蔬菜集团。
目前企业固定资产市值80亿元,员工4000余人。
**(**)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集团公司为建设汉****家具产业园而新成立的公司,该公司司目前为**家具产业园的运营主体。
1.3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内容1.3.1编制的依据1.2009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支持如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促进蝇部地区崛起规划》;2.商务部推出包括“支持中部地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支持中部地区投资和产业转移促进活动”等七个方面的政策,促进中部崛起;3.《**城市圈总体规划》;4.《**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5.根据项目地址土地使用现状,交通现状及产业园方案规划;6.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法律、法规;7.建设单位提供其他相关文件资料。
1.3.2编制的内容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市场分析,项目选址及土地现状分析、产业园的定位及规划建设、节能环保与安防,项目建设与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等。
1.4可研工作概况1.4.1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于**市,东至洪西渠附近;南邻荷沙公路;西接拟规划的文化路侧面;北至**刁东农场长乐老年公寓北侧。
总用地面积1800亩。
1.4.2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项目占地面积约1800亩,总建筑面积222.4万㎡:其中商业用地面积约535亩,建筑面积71.33万㎡(含**商业风情街476431㎡,**公馆142000㎡,星级酒店34920㎡,综合配套超市9982㎡);其余为工业用地,建筑面积151.06万㎡(含厂房面积116.83万㎡,配套生活区97560㎡,原辅材料区122400㎡,仓储物流区1222400㎡)。
总投资188815万元。
1.4.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88815万元。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筹措来源:根据项目建设情况似寻求银行贷款10亿元。
其余部分由**集团公司自筹。
1.4.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商业配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工业园区)第2章项目背景2.1经济背景2.1.1国内经济背景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和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图表1 国内生产总值年度变化1.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七年增产。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上年增长2.9%,连续七年增产。
2.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高。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9.6%,二季度增长15.9%,三季度增长13.5%,四季度增长13.3%。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7%;集体企业增长9.4%;股份制企业增长16.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4.5%。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6.5%,轻工业增长13.6%。
分行业看,在39个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实现比上年增长。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14.9%,中部地区增长18.4%,西部地区增长15.5%。
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3.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15亿元,增长24.5%,回落5.9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6725亿元,增长19.7%,回落7.6个百分点。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8.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5.6%。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2.8%,中部地区增长26.9%,西部地区增长26.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增长33.2%。
4.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热点商品销售旺盛。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7636亿元,增长18.0%;商品零售136918亿元,增长18.5%。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58056亿元,增长29.9%。
热点消费快速增长。
其中,金银珠宝类增长46.0%,家具类增长37.2%,汽车类增长34.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7%。
5.市场物价同比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较大。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
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6%。
分类别看,食品上涨7.2%,烟酒及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4.5%,衣着下降1.0%,交通和通信下降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持平。
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6%,环比上涨0.5%。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12月份上涨5.9%,环比上涨0.7%。
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6%,12月份上涨9.5%,环比上涨1.1%。
6.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贸易顺差有所减少。
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
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
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
图表2 全国进出口货物数额年度变化7.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
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0.7%,转移性收入增长12.8%,经营净收入增长12.1%,财产性收入增长20.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
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7.9%,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12.1%,财产性收入增长21.0%,转移性收入增长13.8%。
图表3 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情况8.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人民币存贷款增量减少。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增幅同比回落8.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6.7万亿元,增长21.2%,回落11.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4.5万亿元,增长16.7%,加快4.9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9万亿元,比上年少增1.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1.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0万亿元,少增1.1万亿元。
2.1.2区域经济环境1.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分别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阶段(1949—1978年)、非均衡发展阶段(1979—1999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已经形成了“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与东部率先发展”“四轮驱动”的新格局。
未来区域协调发展将成为中国统筹区域发展、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着眼点和落脚点,成为我国改革深化、开放升级的重要空间依托,从而更有利于相关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率先发展区域正在发展区域未来蓬勃发展发展图1 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示意图2.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承东启西,接南连北。
中部6省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28%和20%以上,是中国粮食主产区,又是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中心区域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