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小议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生物是高中阶段的必学科目之一,生物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但是怎样才能够在普通高中建立起有效而又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值得教师去探讨。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33-02
高效课堂,就是教育教学效率能达成相当高的目标的课堂,具体来说就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高效课堂可以说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

新课改之后,生物学科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教学时间少、教学任务量大,必修和选修的共同教学加之高考的升学压力,使得高中生物课程在课改后进入了一种手忙脚乱的应对状态。

1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主体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只有学生在课堂上敢讲、愿意讲,才能在课堂上保持一定的主体性。

当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自己通过合作、讨论、对话、交流、探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适当的时机教师从旁给予其引导、点拨,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例如,在讲述教材“生态系统”一文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掌握好生态系统的含义,再让学生阐述现阶段由于生态系统的破坏,地球上
的物种怎么样?环境怎么样?并组织他们进行交流和探讨,最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2注重“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率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备课,然后按照教案进行有序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学生发展的需要,21世纪给予人们的要求就是培养出一批批新型人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并及时地修改教案,做到灵活、高效教学。

例如,在教材“孟德尔遗传定律”一课的讲述时,教师在制定教案时的内容势必会是先让学生看相关的理论知识,在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一理论知识,倘若学生更愿意先通过实验的研究,来得出最终的理论知识。

那么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适当的改变教案编写策略,达到“以学定教”。

3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必然产物,走进校园,深入课堂,通过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无法展现的、动画的,以逼真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堂上略显重要,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这门学科更能充分地发挥。

例如,在教材“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课进行讲述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感与形象感给同学们展示出细胞的体貌、形态,并让同学们获得更多细胞的知识,大家知道,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无法避免的,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
给学生细胞衰老与凋亡两个阶段的差异,使学生对此了解得更形象更直观。

4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4.1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一种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或者是同样的解题思路得到不同的结论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多存在着一种求异思想,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寻找出结论的成就感。

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个好方法。

在我国,学生们大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大都养成了死记硬背、循规蹈矩的学习方法,往往只按照某一种教师给出的阶梯思路进行解题,这就迫切需要学生打破传统的学习观念,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4.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所谓“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做出主张的思考。

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他人、自己、教师等所得出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结论等表示质疑,敢于对他人的结论产生怀疑,并开始自行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得出另外一种结论的现象。

主要的措施如下:
4.1刻意出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讲述课堂知识或者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故意出错,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对教师得出的结论进行怀疑,并主动思考,最终得出自己的正确结论。

例如,在学习“显微镜的使用”一课时。

教师可以故意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上面出错,让学生对教师的这一做法产生质疑,并寻找正确的使用方法,对教师的行为产生批判性思维。

4.2充分利用生物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生物课是以实验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学生在不断的实验开展中能够提升其观察事物与发现事物特点的能力,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并在生物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通过实验丰富生物课堂
前面已经提到了生物的基础就是实验,也是检验理论的标准。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掌握完整的生物理论概念与正确的实验规律,实验是高效生物学习的最佳途径,能够让课堂保持一定活跃性、生命力。

生物课堂尽量避免空洞的重复和强调、死记硬背,应该重视实验,还要将实验做好、做足。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因缺少一些实验器材、教学时间的短暂、为完成任务等一些原因,忽略了做实验的过程,往往是通过课堂抽象的讲解实验来抓教学效果,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还剥夺了学生参与实践、观察的机会,这些都是不良的教学方法。

只有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摸
索、不断思想才能突破教学界限。

因此生物教师在课前要反复研究实验、改善实验,或者通过找出捷径(替代性实验),尽量做好演示实验,做好分组实验,通过实验调动课堂气氛,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技巧,让学生对生物规律、现象、概念都有深入的理解,让学生爱上生物学习。

6引导启发,科学总结。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教学主题,对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和认识的问题进行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新旧知识,以实现学习上提高和进步。

在讲完前述一节课后,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减数分裂知识,来解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间存在的性状差异。

最后,在启发基础上,引导全体学生对重点、要点和难点内容形成科学结论。

教学是一门艺术,实施高效课堂是每位老师的探索,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课堂教学效率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