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地质基本知识

煤矿地质基本知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煤层的形态

• • • • • • • • • • • • • •
原始沉积的煤层,应该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并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的。由于后期地壳运动及外力地质作用的 影响,使煤层随煤系地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各种构造形态。 煤层的空间形态及展布方向用产状要素,即走向、倾向和倾角来表示,被称为产状三要素,如图2-2所示。 走向:煤层层面与 面的交 图2-2煤层的产状要素 ab-走向线;cd-倾斜线; ce-倾斜线;a-煤层倾角 线称为走向线,它是水平一条水平线;走向线向两边延伸的方向称为走向,它代表了岩层层面在水平面上 延伸方向。 倾向:即煤层的倾向方向,它与走向垂直,并指向岩层面倾斜向下的一方,也就是倾斜线在水平面的投影 方向。 倾角:倾斜层面与水平面之间夹的锐角,也就是倾斜线之间的夹角。倾角的大小反映煤层倾斜的程度。煤 层倾角越大,开采难度也就越大。煤层倾角对开采技术和装备选择有较大的影响。 煤层的倾角在00~900之间的变化。根据目前开采技术,我国按倾角将煤层分为4类: 近水平煤层―――倾角小于80以下 缓倾斜煤层―――倾角在8°~25°; 倾斜煤层――――倾角在25°~45°; 急倾斜煤层―――倾角在45°~90°。 一般情况下,倾角小的煤层开采比较容易,倾角大的煤层如开采急倾斜煤层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实行机械 化开采更为困难。
煤层的空间形态及展布方向用产状要素
二、地质构造
• 原始沉积的煤(岩)层,由于后来地质变迁、地壳运动而造成岩层空 间形态个产状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结构称为地质构造。 • 地质构造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单斜构造、褶曲构造、断裂构造。 • 单斜构造 • 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一个井田)岩层向一个方向倾斜的构造形态叫单 斜构造。在较大区域内,单斜构造往往是其他构造形态的一部分,如 褶曲一翼,或是断层的一盘。 • 煤层的底板与不同高程水平面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称为煤层底板 等高线图。它反映煤层在空间的形态和构造特点,是矿井设计、生产、 储量计算的基础。如图2-3所示为单斜构造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 单斜构造煤层底板等高线表现为间距大致相等的一组平行线。煤层走 向有变化则表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发生弯曲。等高线的间距大小表示 煤层倾角的大小。
图2-3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褶曲构造
• • • • • • • • • • 煤层或岩层受到水平力的挤压而发生波状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的 构造形态称为褶皱构造。岩层褶皱构造中的每一个基本单位称褶曲。如图2- 4所示。 图2-4 背斜和向斜 1-背斜;2-向斜 (1)褶皱构造中的每一弯曲为褶曲,褶曲分为向斜和背斜。 背斜:岩层在剖面上表现为层面凸起的弯曲。 向斜:岩层在剖面上表现为层面下凹的弯曲。 注意:①判断褶皱构造时,不能以地形高低为依据。②背斜和向斜不是孤立 存在的,往往彼此相邻,是连续发育的,背斜的一翼也是向斜的一翼,中间 无界限。 (2)褶曲构造的主要类型。 ①水平褶曲。褶曲水平延伸。煤层底板等高线为一组平行线,标高反映出背 斜和向斜的变化。 ②倾伏褶曲。褶曲沿一定方向倾伏。等高线凸向指向标高升高的方向,为倾 伏向斜,反之为倾伏背斜,如图2-5所示。
2)煤层的底板。
• 煤层的底板岩石可分为直接底和老底两种, 如图2-1b所示。 • a-煤层顶板;b-煤层底板 • 1-中粒砂岩;2-砂质页岩;3-炭质页 岩;4-煤;5-粘土岩;6-粉砂岩
• (1)直接底――以富含炭质的粘土岩最为常见, 厚度一般几十厘米。如果直接底的岩性是遇水后 膨胀粘土岩,则可造成巷道底板隆起(底鼓)现 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于支护,重者使巷道遭受 破坏。 • (2)老底――位于直接底之下,常为粉砂岩或砂 岩,在南方有些煤矿也可见到石灰岩老底。详细 了解煤层底板各层岩石岩性、厚度、强度、含水 性、遇水膨胀性等,对于合理布置岩巷(通常是 大巷)及支护巷道有主要意义。
2.煤层的结构、厚度
• 根据煤层中有无较稳定的夹矸层,可将煤层分为两类。 • (1)简单结构煤层。这类煤层中没有呈层状出现的较稳定的矸石夹层, 但可能含有透镜体或结核。 • (2)复杂结构煤层:这类煤层中含有较稳定的矸石夹层。通常厚度较 大的煤层往往是复杂结构的。 • 各个地区煤层厚度不一,由几厘米到几十厘米甚至上百米。在目前经济 技术条件下,可以开采的煤层厚度称为开采厚度。国家或地区规定的开 采厚度的最低标准称为最低开采厚度。根据煤层厚度对开采技术的影响, 煤层可分为3类: • 薄煤层―――小于1.3m的煤层; • 中厚煤层――厚度在1.3~3.5m的煤层; • 厚煤层―――厚度大于3.5m的煤层; • 在生产工作中,习惯上将厚度大于6m的煤层称为特厚煤层。 • 任何煤层的厚度,实际上或多或少总有些变化。根据煤层厚度变化情况 (稳定性),可将煤层分为四类,即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煤 层、极不稳定煤层。
• 通常用煤系地层地质柱状图来表示煤层的 顶底板。 • 煤层的顶板。从采煤工作的角度,根据顶 板岩层变形和垮落特征以及与煤层的位置 关系,可将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和老顶 三种,如图2-1a所示。 • 根据岩层的相对位置及开采过程中岩层变 形、垮落的难易程度,顶板可分为伪顶、 老顶和基本顶3部分。
• (1)伪顶――直接与煤层接触,极易垮塌的薄层 岩石,常随采随落,厚度一般仅几厘米到几十厘 米;岩性多为炭质页岩。 • (2)直接顶――比伪顶不易垮落,但将煤采出后, 一般自行垮落;它是顶板维护和管理的对象,一 般厚度可达几米,岩性常为粉砂岩、泥岩。 • (3)老顶――一般在长时间内不易自行垮塌,往 往只发生缓慢下沉。一般厚度较大,岩性多为砂 岩、石灰岩。 •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煤层顶板都可分为上述 三种。这取决于煤系沉积过程,比如山西大同等 地于煤层直接接触的是老顶,为河相砂岩。
一、煤层埋藏特征
我们开采的煤层赋存在煤系岩层之中。煤系中的 煤层的层数、层间距、煤层的厚度、结构、倾角、 埋深等等,都是我们选择合理的开拓方案和采煤方 法的主要依据。采矿工作者只有对煤系中含煤情况 及煤系地层各段的岩性了解清楚,那么从设计方案 的确定到基建、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1. 煤层的顶、底板
• 煤系是含煤岩系的简称,它是指有成因联 系且含有煤层的一套连续沉积而形成的沉 积岩层。主要由各种粉沙岩、砂岩、页岩 以及泥岩等沉积岩组成。煤层的顶底版是 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内的岩层。 了解这些岩层的岩性特征、层厚、层理及 节理发育程度、强度,可塑性等,对确定 采煤方法、设备选择、顶板管理和巷道支 护方式、估计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均有 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