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试题

社会学概论试题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斯兵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机体而是()A.大有机体B.超有机体C.进化有机体D.聚合有机体2.涂尔干的哪一本著作是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的范例?()A.《自杀论》B.《社会劳动分工论》C.《贫民的状况》D.《经济与社会》3.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实践中首先提出的一种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是()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定性分析D.社会观察二、多项选择题31.社会学功能包括()A.研究功能B.教育功能C社会管理功能 D.社会批评功能E.社会预测功能32.文化的结构包括()A.文化特质B.文化脉络C.文化集丛D.文化功能E.文化模式三、名词解释36.社会学37社区发展四、简答题41简述社会学的研究功能。

42.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五、论述题47.试述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意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____、社会实验方法、________.2.社会制度分为本源制度和派生制度两大类:本源制度主要有________;派生制度主要包括________.3.文化的要素包括物质要素、精神要素________、________等。

4.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它的一般功能有:第一,________;第二,它能实现社会组织目标、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5.组织行为理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巴纳德、麦克雷戈。

后者用著名的________理论与________理论区分了关于人的传统假设。

6.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________,他提出了划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三重标准,即经济标准、________和________.7.社区可依据其不同特征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两种基本类型是________.8.狭义的社会控制是对________给予惩处和教育,使其改邪归正,达到维持社会安定的目的。

9.社会变迁的形式包括社会进化、________、社会革命与社会倒退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5分)1.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关系,叫()A.社会体系?B.社会制度?C.社会结构?D.经济体制2.为了完成较高层次系统所规定的工作和任务、依据一定章程、按照某种正式的手续而建立的群体,称()A.首属群体?B.次属群体?C.正式群体?D.参照群体3.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A.制度化控制?B.非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D.内在控制4. 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称()A.社会进化?B.社会改革?C.社会革命?D.社会倒退5.阶级的产生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二是出现了()A.奴隶主?B.暴力?C.私有制?D.奴隶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对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的观点有()A.互动论?B.中心论?C.平列论D.网络论?E.特殊论2.在韦伯看来,科层制是根据合理化原则组织的,它的特征包括(?)A.稳定的职务等级?B.严格规定的职务权限?C.固定的薪金报酬D.有个人自由并仅仅听命于公务上的职责?E.服从严格而统一的工作纪律和监督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B.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C.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D.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E.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5.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包括(?)A.遗传因素?B.制度因素?C.自然条件D.环境因素?E.生活实践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负向社会化2.组织结构3.制度化控制4.社会现代化社会流动、参照群体功能主义的观点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群体动力论的主要意义和局限性有哪些?3.组织的系统理论核心思想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正向社会化与负向社会化简论。

2.试论社会现代化与“全盘西化”。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方法2.经济制度和婚姻家庭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3.语言和象征符号?规范体系4.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5.X?Y6.韦伯?政治标准?社会标准7.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8.离轨者9.社会改革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1.C?2.C?3.D?4.C?5.C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BCE?2.ABCDE?3.ACDE?4.ADE?5.ADE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负向社会化:是年青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在传统社会中少见,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信息传递迅速,年轻人接受新知识能力强,负向社会化相当普遍。

2.组织结构:就是组织按实现目标的需要划分系统内的各种构成部分,并使它们间相互协调的一切方式的总和。

3.制度化控制:即按照一整套业已形成的条文规定,由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

4.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跃进,它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精神生活各个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

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普遍的都市化、管理的科层化、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生产关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社会关系,从本质上讲,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1)生产关系作为特定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形式,只能建立在特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因而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2)物质资料的生产关系不仅制约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决定它们的性质,乃至决定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3)生产关系影响和决定个人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状态。

2.群体动力论的主要意义:(1)提出群体行为的内驱力在群体内部(2)把群体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看作是群体的动力;(3)使个体、群体和社会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正在逐步得到认识;(4)促进了小群体的研究重点从群体对其成员和环境的影响,转到了对小群体自身的分析;(5)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局限性:(1)偏重强调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忽视了其他关系;(2)没有看到群体行为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动因;(3)在研究对象、范围等方面,还未达到普遍的意义。

3.(1)把组织看做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复合整体系统,认为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整体的作用大于各部分作用之和。

(2)把组织看成是更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重视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马克思主义认为:(1)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2)阶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且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内容的广泛的社会范畴。

(3)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二是出现了私有制。

其中私有制是阶级产生的根源。

阶级随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私有制的消亡而消亡。

(4)阶级社会中基本阶级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的结果必然是消灭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5.社会舆论控制是众多社会成员对某一特殊事件所抱的态度和所持意见的一致性反映,亦即是一种公意。

它在非正式控制中表现最为突出:(1)社会舆论流行迅速,范围广,对当事人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

借助于大众传媒,其控制作用更强。

(2)事实上,任何习俗控制、道德控制等都是通过一定形式的舆论控制来实现的。

因此,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答案要点:(1)定义: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负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

(2)传统社会的个体社会化主要是正向社会化;而在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负向社会化。

这种变化的原因:社会的变迁。

传统社会生产力落后,科学文化水平低,知识更新慢;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信息传递快,青年人反应敏锐,接受及时。

(3)这种变化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青年文化将对成人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4)当前我国双向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青少年不容易接受老一代人的教化;另一方面,老一代人也不容易受青年一代的影响。

表现为代沟问题。

2.答案要点:(1)现代化首先在西方国家启动,“现代化”与“西化”出现巧合。

社会趋同论的观点认为现代化即“全盘西化”。

(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应该而且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3)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就是“全盘西化”;文化传统不同(展开)现实条件不同(展开)(4)许多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给本国的现代化带来极大的损害。

我们要吸取教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历史唯物论与社会学的关系是______的关系。

2.对孔德的社会学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者是______。

3.文化的______功能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6.家庭的结构类型有______、______和联合家庭、其他家庭四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1.社会学研究社会关系与其他学科研究社会关系的区别在于社会学是从( )出发加以研究的。

A.社会分层B.社会功能C.社会整体D.社会结构2.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这种社会学的功能是( )A.描述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C.预测性功能D.规范性功能3.把社会学看作科学之“王后”的社会学家是(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4.帕森斯的学生K·默顿创立了( )A.交换理论B.冲突理论C.中程理论D.宏观理论5.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 )A.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C.利益关系D.人际关系6.从历史上看,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社会关系是( )A.氏族关系B.家庭中关系C.村庄中关系D.朋友关系7.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的新的社会关系是(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志缘关系8.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 )A.规则体系、组织体系、物质设备体系B.规则体系、概念体系、物质设备体系C.规则、组织、设备、人群D.概念、规则、组织、设备9.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区域的边际处,产生的一种混合文化,就是( )A.文化区B.文化区域C.文化圈D.边际文化10.文化传播的规律是以文化发明地为中心,按照( )的轨迹向四周扩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