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路立交改造工程桥梁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概况太原路位于环湾大道中部,西起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东至四流中路,是环湾大道与李沧区中南部及铁路北客站区域重要的联系通道,同时也是均衡环湾大道、四流路与重庆路交通流的重要纽带。
太原路总体设计方案为西端通过a型喇叭式立交与环湾大道连接,以连续高架形式向东跨越规划铁路线、安顺路及现状铁路线后落地,以地面道路形式向东与四流中路平交。
本次太原路立交工程实施范围西起太原路~环湾大道节点喇叭式立交并包含立交与环湾大道联系部分,主线向东实施至与傍海北路平行匝道分流处(长度约609m),同时一并实施傍海北路西侧两平行匝道落地与现状太原路连接。
本次工程实施范围内主线高架桥总长528m,桥梁总面积14620m2;匝道桥总长360m,桥梁总面积2970m2(包括两条与环湾大道连接右转匝道、傍海北路上下行匝道)。
二、场区地质概况(一)场区地质情况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1层、素填土揭露层厚:0.20~11.50米,层底标高:-7.85~6.54米;褐色,松散,稍湿:铁路以东,太原路上以回填砂土及风化碎屑为主,局部夹有小碎石。
铁路以西主要以回填砂土、粗砂为主,局部回填夹杂淤泥质土、碎石、碎砖块及生活垃圾等。
第○11层、杂填土揭露层厚:3.60~11.50米,层底标高:-7.84~0.31米;杂色,松散,稍湿;以回填碎石、砖屑、砖块等建筑垃圾为主。
以上两层土回填年限大于5年,密实程度极不均匀,变异性大,工程性状不稳定,不经过处理不宜直接作为持力层使用。
2、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沼泽化层(Q4mh)第○4层、含淤泥质中粗砂(Q4mh)揭露层厚:0.90~2.70米,层底标高:-7.37~-1.94米;黑灰~灰色,松散,饱和;以中粗砂为主,磨圆、级配较差,混淤泥或淤泥质土小于30%,含有少量的贝壳破,有腥臭味。
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范围值[fa0]=40~80kPa,变形模量范围值Eo=4~6MPa。
第○6层、粉质粘土(Q4mh)揭露层厚:0.50~4.50米,层底标高:-13.10~-2.48米;灰黑色~灰色,流塑~软塑,具有高压缩性;颗粒细腻,手感均匀,稍有粘滞力~粘滞力强,干强度中等,有异味;含细砂约5~15%,局部含粗砂约10%~15%,个别钻孔见有中粗或中细砂透镜体。
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范围值[fa0]=60~80kPa,推荐压缩模量范围值ES1~2=3.0~5.0Mpa,推荐粘聚力标准范围值ck=4~6kPa,推荐内摩擦角标准范围值Φk=4~8度。
3、第四系上更新统陆相沼泽化层(Q3h)第○10层、粉质粘土揭露层厚:0.50~3.00米,层底标高:-9.60~-6.63米;灰绿色,软塑~可塑,具有中等压缩性,见铁锰氧化物及其结核,夹有姜石;无摇振反应,切面有光泽,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 =120~160kPa,压缩模量ES1~2=3~6MPa;推荐粘聚力标准范围值ck=20~24kPa,推荐内摩擦角标准范围值Φk=8~12度。
4、第四系上更新统洪冲积层(Q3pl+al)第○11层、粉质粘土揭露层厚:0.80~11.70米,揭露层底标高:-19.61~-6.72米;褐黄色,可塑~硬塑,具有中等~低压缩性,属老粘性土;见高岭土条带、铁锰氧化物及其结核,粗砂含量5~10%;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强度中等~高,韧性中等。
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 180~220kPa,压缩模量ES1~2=7~10MPa。
粘聚力标准值ck=38~42kPa,内摩擦角标准值Φk=15~18度。
第○111层、粗砂揭露层厚:0.70~5.10米,揭露层底标高:-16.10~-7.38米;褐黄色,饱和,稍密~中密;以粗砂为主,级配中等,部分钻孔中砂、砾砂为主,以长石、石英为主要成分,磨圆好,磨圆亚圆~次棱角状。
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范围值[fa0]=220~240kPa,变形模量E0=15~22MPa。
第○12层、粗砾砂该层分布较广泛。
揭露厚度:0.70~11.00米,揭露层顶标高:-22.50~-13.49米;褐黄色,湿~饱和,中密~密实,以粗砂为主,级配较差~一般,含10~30%粘性土,底部多呈胶结状,碎石含量较多,粒径Φ2~3cm。
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范围值[fa0]=280~320kPa,变形模量范围值E0=20~30MPa。
5、基岩根据目前已完成的钻探孔揭露,基岩主要为白垩系青山群八亩地组泥质粉砂岩和角砾岩,局部揭露有燕山晚期花岗岩及构造破碎带,现将各风化带的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分述如下:A、泥质粉砂岩第○16层、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带揭露厚度:0.50~17.60米。
棕红~紫红色,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手掰易碎,浸水易软化。
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380~420kPa,变形模量E0=25~30MPa。
属于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B、角砾岩第○161层、角砾岩强风化带揭露厚度:0.80~27.50米,揭露层顶标高:-22.43~-19.25米;棕褐~紫红色,角砾结构,岩芯呈碎石状,角砾大小一般0.5~1.5cm,少量大于3cm,磨圆度一般,次棱角状~棱角状,成份以流纹岩、安山岩、凝灰岩为主,孔隙间充填砾屑、砂屑,泥质胶结,胶结差,手搓易散、易碎。
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400~450kPa,变形模量E0=30~35MPa。
属于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C、花岗岩(γ53)第○162层、花岗岩强风化带揭露厚度:0.40~0.90米。
褐黄~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矿物蚀变强烈,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手搓呈粗砂~角砾状。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800~1000kPa,变形模量E0=35~40MPa。
属于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第○172层、花岗岩中等风化带揭露厚度:3.50~6.30米。
浅肉红~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大部分结构、构造保存完整,矿物蚀变中等,长石类矿物多有土化斑点,岩芯呈块~柱状,锤击易沿节理面裂开。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1800~2200kPa,弹性模量E=3~6×103MPa。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0.3~0.4,属较破碎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第○182层花岗岩微风化带揭露厚度:4.50米。
肉红色,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同上,矿物蚀变轻微,风化裂隙不发育,岩芯多呈短柱~柱状,柱面光滑,岩石新鲜坚硬,锤击声脆不易碎。
地基承载力容许值[fa]=4500~5000kPa,弹性模量E=15~20×103MPa。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小于0.75,属较完整的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级别Ⅲ级。
D、构造破碎带第○163层、破碎带揭露厚度:2.80米。
褐黄~灰白~灰绿色,矿物成份蚀变严重,原岩矿物已经不可分辨,见有铁锰氧化物条带,局部高岭土富集,部分地段绿泥石、绿帘石化现象明显,岩芯手搓呈土状。
部分地段该层层内有呈小碎块状的岩芯,锤击易碎。
属于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范围值[fa0]=350~450kPa,变形模量范围E0=18~22MPa。
E、细粒花岗岩第○175层、细粒花岗岩中等风化带揭露厚度:7.70~14.00米。
肉红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矿物蚀变中等,岩芯呈块~碎块状,锤击易碎裂。
各主要岩土层力学指标汇总表表7-1注:ES1-2为压缩模量,E0为变形模量,E为弹性模量;γ为容重;(三)、地下水勘察期间,钻探深度内见有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为第④层含淤泥质细砂、第○111层粗砂、第○12层粗砾砂,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
三、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一)、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城市桥梁设计准则》(GJJ11-9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公路桥涵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太原路立交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初步设计及批复意见(二)、设计标准1.设计荷载标准:汽车:公路—I级;路面结构计算荷载:BZZ-100型标准车。
2.设计车速:主线:50km/h;定向匝道:30km/h;地面道路:40km/h。
3.桥梁抗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4.设计基准期:桥梁主要构件设计基准期100年。
5.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6.环境类别:二类。
7.桥下净空:主线及匝道限界高度:不小于5m。
地面道路净空:不小于4.0m。
相交道路净空:主干道不小于5m,城市支路不小于4.0m。
上跨规划铁路线桥下净空:7.5m。
铁路线侧向净空:3.5m(构筑物边缘至轨道中线距离)。
四、桥面坡度与结构(一)、桥面横坡主线标准段及各相交主线标准段横坡采用2%。
超高设置原则;R≥1000米半径平曲线不设超高,R≤700米半径平曲线采用4%超高。
立交匝道超高设置按照35米≤R<200米,采用4%超高;R≥200米不设超高原则。
(二)、桥面纵坡主线最大纵坡:4.0%,最小纵坡0.3%。
匝道最大最大纵坡:5.0%,最小纵坡0.3%。
(三)、桥面结构4cm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SBS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PCR)粘层沥青0.5 L/㎡3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2.5 kg/㎡8cm C40防水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8厘米,抗渗等级W8。
总厚度:15cm。
五、主要材料及力学指标(一)、上部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箱梁采用C50混凝土,Ф15.2低松弛钢绞线;松弛率<2.5%C50混凝土:fcd=22.4Mpa Ec=3.45X104 MPaФ15.2钢绞线:fpk=1860MPa. Ep=1.95X105 Mpa锚具:张拉端为夹片锚具,固定端为挤压锚具。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40混凝土。
C40混凝土:fcd=18.4 Mpa Ec=3.25X104 MPaR235:fsd=195 Mpa Es=2.1X105 MpaHRB335:fsd=280 Mpa Es=2.0X105 Mpa锚具:张拉端为夹片锚具,固定端为挤压锚具防撞体、隔离墩、桥头搭板采用C30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C40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