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1.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江河水患频繁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水利设施薄弱2.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人均水资源总量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河湖纳污容量3.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亿立方米以内。
6000 6350 6700 70004.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符合()的要求,按照流域和区域统一制定规划,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
流域综合规划主体功能区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5.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到()立方米以下。
40 50 60 656.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由()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
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流域管理机构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当地政府7.()要切实履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责任,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
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各流域机构各级发展改革主管部门8.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以上。
80% 85% 90% 95%9.各项引水、调水、取水、供用水工程建设必须首先考虑()要求。
生产生态节水环保10.各级人民政府要把()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
水源地保护限制排污总量提高河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11.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亿立方米以内。
6000 6350 6700 70001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尽快核定并公布地下水()范围。
超采和限采禁采和限采禁采和可采禁采和超采1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或(),制定年度用水计划。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用水定额控制指标当地人口总量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14.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征收范围,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
缩小稳定扩大调整1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确定的目标,及时组织修订本行政区域内各行业用水定额。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红线16.逐步实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管理,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节水强制性能耗强制性环保强制性节水性17.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水功能区(),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
河湖健康保障体系限制纳污指标体系水质达标评价体系水环境监测体系18.()负责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监督管理。
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展改革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干部主管部门19.流域管理机构对省界水量的监测核定数据作为考核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依据之一。
用水效率用水总量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地下水保护20.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水利工程建设农田水利严格水资源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21.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流域(),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
水量分配方案水量调度方案水权指标体系河湖健康保障体系22.到2030年,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以上。
0.5 0.55 0.58 0.623.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以上。
10% 20% 30% 40%24.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
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限制审批建设项目取水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暂停审批建设项目取水25.流域管理机构要加强重要江河湖泊的()水质水量监测。
省界地市界县界村界26.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
高额水价超额累进加价包费制水价两部制水价27.到()年,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2015 2020 2025 203028.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制度。
阶梯式水价超额累进加价分类水价两部制水价29.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立方米左右。
1800 2100 2500 280030.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对已设置的,由()责令限期拆除。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31.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年平均缺水量()多亿立方米。
300 400 500 60032.我国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为()立方米左右。
120 150 200 25033.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控制()过度扩张,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遏制农业粗放用水。
工业规模农业规模城市规模服务业规模34.现阶段我国()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
长江黄河海河辽河35.《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共划分全国重要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个。
2738 2888 4493 668436.《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共划分全国重要江河湖泊二级水功能区()个。
2738 2888 4493 668437.水功能区中的()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储备区,维持水资源的良好状态,对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
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38.全国一级水功能区中缓冲区主要由()根据省际(界)的用水需求和水质管理需要来划定。
流域管理机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省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39.到2020年,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以上。
0.5 0.55 0.58 0.640.2011年,()作为第一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省级试点通过验收。
宁夏江苏甘肃北京二、多选题1.水是()。
生命之源生计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
人多水少水污染问题突出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3.对()的建设项目取水申请,审批机关不予批准。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类产品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却通过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下水地下水已严重超采的地区取用地下水4.抓紧编制并实施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以及()地下水压采方案,逐步削减开采量。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面沉降区海水入侵区江河源头区5.各级人民政府要拓宽投资渠道,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经费,对()等给予重点支持。
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6.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的“三条红线”包括:()。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7.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
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8.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农村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完善饮用水水源地()和()制度,公布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核准安全评估审批备案10.流域管理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制订和完善水资源(),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
调度程序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调度计划11.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包括()。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同时验收12.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防洪排涝13.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监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意识,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水忧患防灾水资源节约保护减灾14.要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水资源。
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15.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大力发展()等高效节水灌溉。
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漫灌微灌16.要将水资源()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17.加快建设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逐步建立()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
中央流域地方行业18.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保护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水管体制改革19.把水情教育纳入(),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国民素质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爱国主义教育体系20.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
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21.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最严格”主要体现在()。
管理目标更加严格制度体系更加严格管理措施更加严格考核问责更加严格22.鼓励并积极发展()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
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开发利用微咸水开发利用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23.《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是全国()的重要依据。
水土流失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24.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按照()的原则选定。
国家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功能区重要的涉水国家级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和重要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跨流域调水水源地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功能区国家重点湖库水域的水功能区,主要包括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的湖泊和水库水域的水功能区主要省际边界水域、重要河口水域等协调省际用水关系以及内陆与海洋水域功能关系的水功能区25.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一级区划可划分为()。
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26.编制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加强()的保护。
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湿地27.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关系。
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28.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
饮水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防洪安全29.严格按照规定的征收()征收水资源费,确保应收尽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缓征或停征水资源费。
范围对象标准程序30.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三、判断题1.严格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