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总则....................... 错误! 未定义书签1、编制依据.................... 错误! 未定义书签2、设计要求.................... 错误! 未定义书签3、编制目的及要求................. 错误! 未定义书签4、隧道工程概况...................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二、监控量测目的...................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三、监控量测项目................... 错误! 未定义书签四、监控量测人员机构及仪器的配置............ 错误! 未定义书签1、人员配置.................... 错误! 未定义书签2、仪器配置....................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五、监控量测方法与原则................ 错误! 未定义书签1、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错误! 未定义书签2、监控量测的方法................. 错误! 未定义书签3、特殊地段变形管理措施.............. 错误! 未定义书签六、量测原始数据整理..................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七、数据处理结果的判定应用............... 错误! 未定义书签八、数据结果上报程序和资料的整理............ 错误! 未定义书签九、监督考核..................... 错误! 未定义书签十、附表....................... 错误! 未定义书签附件:1 ......................................... 错误! 未定义书签附件:2 ......................................... 错误! 未定义书签隧道贯通测量方案1编制依据(1(2(3(《(2工程概况路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Y QZQ-8标起讫桩号为铁D1K114+664.20〜D1K116+256.31、D1K130+244 DK149+773.274、DK157+69〜D1K183+035.863线路全长47.01公里位于遵义市桐梓测县至遵义市汇川区区间,主要结构有桥梁8.197km/20座;隧道3程34.790km /23座;路基4.383km;车站2座;渝黔铁路精测网的布设(TB10601-2009由设计单位按分级布网的原则分基础平面控制网CPI和线路平面控量制网CP U布设,精度分别为高铁二等和高铁三等GPS网。
(GB/T12897-2006其中本标段D1K114+664.20〜D1K116+256.31、D1K130+244位DK149+773.274段CPI、CP叮空制点共计17个;因施工需要增加平面加密控制27个,高程控制点15个。
3隧道测量方案与CH1T000-2000®量GB/T24356-2009(GB/T18314-20093.1 施测程序3.2施工测量部署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设计院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
按设计要求和方法进行施测并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3.3施工测量的原则和基本要求I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II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皿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IV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V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3.4准备工作⑴熟悉设计图纸,仔细校核各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全面了解设计意图。
⑵对业主给定的现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查看和必要的检核及现场踏勘。
全面了解现场情况,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
⑶ 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检核、测设误差分析和调整、绘制测设略图等。
⑷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初步的分工,并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并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行重新的检验。
3.5测量仪器的选用本段隧道控制测量采用仪器应满足下列精度要求:测角精度小于或等于士T,测距精度不大于士(2 mm+2x 10-6D),水准仪的精度应高于或等于士1 mm/km采取铟钢水准尺。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每年按时送国家授权检定部门进行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3.6 测量放线洞内施工测量采用中线法,中线控制测桩间距不短于loom每300m设一水准点,根据需要适当加密。
在每排炮开钻前准确绘出开挖轮廓线,周边眼、掏槽眼的位置。
每次测量放线的同时,对上一次爆破断面以及初支、二衬进行检查,利用南方测绘公司研发的《徕卡隧道断面测量分析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及时调整爆破和支护参数,以达到最佳爆破、支护效果。
4隧道贯通测量方案4.1导线点情况4.1.1导线点选点及埋设导线点选点一般选用购置不锈钢桩或自制钢筋桩(桩顶部刻有十字线以表示点位)。
埋设应在视线好无积水、无行车碾压和其它无干扰地带。
相邻之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导线边长宜大致相等,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以免影响测角精度。
高程点直接利用导线点做为水准点4.1.2平面控制测量① 洞外控制测量在CPI 、CP U 控制点基础上加密控制网,严格按《高速铁路工 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中相关精度要求进行测设。
加密控制网采用GPS 测量,本标段加密测量的坐标系统与设计相 同,即:平面坐标系统采用施工坐标系(详细参数见下表),形式为任意带高斯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参考椭球为 WGS-84参考椭球,椭 球参数为:长半轴 a=6378137m 扁率f=1/298.25722。
坐标系名称中央子午线 投影面大地咼 (m 高程异常 (m ) 起讫里程 起点 终占 八、、 第四坐标系106 ° 45' 00〃 515 -30 DK108.0 DK118.0 第五坐标系106 ° 45' 00〃 610 -30 DK118.0 DK130.2 第六坐标系106 ° 45' 00〃 720 -30 DK130.2 DK144.48 第七坐标系 106 ° 45' 00〃 870 -30 DK144.48 DK167.35GPS ffl 密控制网测量前首先进行了现场勘查,检查标石的完好性, 作业方法、精度指标、使用仪器均按高铁三等GPS 网的精度要求进行。
本次加密测量GPS 空制网沿线路形成带状网,附合至相邻标段的CPI 点构成附合网,全网采用边联式构网。
如下图所示:加密控制网测量观测(1) 、观测严格执行调度计划,按规定时间进行同步观测作业。
(2) 、使用6台GPS 接收机进行作业,采用同步静态观测模式进行。
CPII CPICPICPI(3)、同步观测时段数为》2,每时段观测》60分钟,符合规范要求。
(4)、作业前按要求进行仪器检校。
对中设备采用精密对点器,对中精度小于1mm在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对基座水准器、光学对点器进行检校,确保其状态正常。
(5)、卫星高度角设定为》15°。
(6)、数据采样间隔设定为10-60秒。
(7)、同步观测有效卫星总数》4颗。
(8)、PDO值<6。
(9)、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误差小于1mm取两次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0)、作业中使用对讲机,离GP接收机10m以外。
一个时段观测结束后,重新对中整平仪器,再进行第二时段的观测。
(11)、观测过程中按规定填写了观测手簿,对观测点名、仪器高、仪器号、时间、日期以及观测者姓名均进行了详细记录。
加密网基线解算采用广播星历,按仪器制造商提供的SPSO 2.20 DVD Contents软件按静态相对定位模式进行。
外业观测结束后首先对观测基线进行处理和质量分析,检查基线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删除工作状态不佳的卫星数据,在卫星残差图上观察某个卫星在某段时间内的残差是否过大且有明显的系统误差,删除该时间段,不让其参与平差。
对所有基线进行解算并进行精度分析,约束平差时对基线进行选取,组成独立环进行平差。
基线向量独立环闭合差是检验基线向量网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当满足限差要求时,能说明组成基线向量网的所有基线解算质量合格、成果可靠。
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要求GPS空制基线向量网所有独立环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WxC3 n (TWyC3 n (TWzC3 n (TWW3 •- 3n (Tn为闭合环边数,(T为基线长度中误差(mrh。
其中■ a2(b d)2,a为固定误差(mr) , b为比例误差(mr),d为基线或环的平均边长、单位为(km)。
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要求,同一边不同观测时段基线较差应满足ds<2 2(T mm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各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公式要求;V A X< 3 °V A Y W 3°V A Z< 3°其中..a2(b d)2 ,a为固定误差(mrj), b为比例误差(mr),d为基线或环的平均边长、单位为(km)。
整体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各分量改正数与无约束平差同一基线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要求dV A X< 2dV A Y< 2dV A Z< 2其中,a2(b d)2,a为固定误差(mr) , b为比例误差(mr),d为基线或环的平均边长、单位为(km)。
控制网平差,首先对所需的基线解进行选择,形成的基线向量文件,即三维向量网平差所需要的基线向量,进行GPSE维向量网的无约束平差,作用是在国家2000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进行三维向量网平差。
平差时首先需要输入一个点的三维坐标,并生成基线向量文件,进行三维向量网无约束平差。
三维无约束平差后即可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平差前首先需要完成三维向量网平差,然后以本标段复测后确认精度可靠的CPI控制点的原测坐标为起算数据对控制网进行二维约束平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