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炼钢厂脱硫站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修订版)

炼钢厂脱硫站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修订版)

主控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危险源一:高温铁水危险因素:(一)、铁水在搅拌过程中溅出烫伤人、灼伤人。

预防措施:铁水搅拌过程中四周严禁有人,搅拌加料时必须放下除尘烟罩。

(二)、铁水装入量过满搅拌时铁水喷溅溢出伤人和设备。

预防措施:1、铁水液面超过4200mm时严禁处理,防止铁水溢出,并知会调度处理。

2、铁水倾翻车运行限位和暴露在外的电缆电线必须勤检查并包裹石棉布。

3、火车(特别是车头)应停在远离搅拌位。

(三)、高温铁水遇水或地面潮湿发生爆炸。

预防措施:做好搅拌头下方地面的监控和清理工作,严禁地面有水或潮湿。

危险源二:搅拌装置危险因素:(一)、升降搅拌装置过程中挤伤、碰伤人。

预防措施:在非检修时间或未经允许不得靠近搅拌装置。

主控工操作时应时刻观察监控画面看搅拌装置附近是否有人。

(二)、检修过程中由于监控不到位启动搅拌头升降和液压夹紧装置碰伤、摔伤、挤伤人。

预防措施:检修时若启动搅拌头升降应在机旁操作,做到设备“五确认”、如有遇高空作业应设专人监护并系好安全带。

(三)、维护和更换搅拌头时,搅拌头烫伤人,或因监控不到位挤伤人。

预防措施:维护和更换搅拌头时主控室操作台应悬挂警示牌并派人监护。

进行搅拌头热修补的人员必须劳保用品穿戴齐全并戴好防护面罩。

扒渣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危险源一:扒渣机危险因素:(一)、开动扒渣机的过程中,刮到、挤伤周围的人,扒渣机左右旋转时碰伤周围人员。

预防措施:启动扒渣机前必须确认周围无人,扒渣机作业时,禁止有人进入扒渣机作业半径。

(二)、操作时刮撞平台或平台上的测温取样工。

预防措施:操作扒渣机时,及时调整好大臂高度和左右旋转的幅度,防止刮撞平台,在测温取样工操作时,避免不必要的操作、禁止继续进行扒渣操作,防止伤到测温取样工。

(三)、检修过程中由于监护不到位启动扒渣机刮伤、挤伤、撞伤人。

预防措施:在检修扒渣机时,严格执行“操作牌”制度,并设专人现场监护。

(四)、更换扒渣板时,热渣板烫伤人,退渣板时渣板砸到人。

预防措施:更换渣板时,严格劳保穿戴,必须戴好厚棉手套。

退渣板时其他人员离开。

(五)、清理渣板粘渣时,相关人员坠下平台。

预防措施:1、清理渣板粘渣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2、扒渣作业完毕后,扒渣机返回后端。

危险源二:倾翻车危险因素:(一)、当倾翻车运行过程中,轨道区域有人而撞伤、挤伤人。

预防措施:倾翻车启动前必须确认轨道区域无人和障碍物,并在倾翻车行走过程中时刻注意严禁人员穿越轨道。

(二)、倾翻过快,导致铁水洒到渣盆溅出伤人。

预防措施:1、在倾翻过程中,适时点动操作,防止倾翻过快、过猛导致铁水洒出。

2、倾翻过程中现场禁止有人滞留或通过。

3、扒渣作业结束后,及时把倾翻车回位。

(三)、检修过程中由于监护不到位启动倾翻车刮伤、挤伤、撞伤人。

预防措施:在检修倾翻车时,严格执行“操作牌”制度,并设专人现场监护。

危险源三:渣盆车危险因素:(一)、无渣盆车或渣盆车不对位,造成直接将渣扒到地面上。

预防措施:扒渣前确认渣盆车是否对位。

(二)、渣盆潮湿或有水,造成爆炸。

预防措施:渣盆潮湿或有水严禁扒渣作业(三)、在检修作业中,由于监护不到位启动渣车刮伤或挤伤人。

预防措施:渣盆车检修期间,渣车操作控制权切到现场,严格执行“操作牌”制度,并设专人现场监护。

指车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危险源一:高温铁水危险因素:(一)、行车起吊铁水的过程中,铁水装入过满、铁水包倾斜或落罐时对位不准造成铁水洒出、溅出。

预防措施:1、上班期间劳保用品必须穿戴整齐。

所需指挥用品携带齐全。

2、指车工在指挥行车的过程中必须穿指车服、手势规范、哨音响亮、指挥用语必须正确、简洁、明确,站位安全。

3、协调铁厂,使铁水装入量在规定范围以内,严禁起吊过满装入的铁水包。

4、起吊过程中发现铁水包倾斜,立即指挥行车采用点动方式起吊,倾斜较严重,现场要有专职安全员监护,并视铁水包的倾斜程度决定是否继续起吊(二)、兑铁时,由于对位不准或铁水结盖造成铁水洒出罐外。

预防措施:铁水包包口结渣严重或铁水表面结盖,严禁翻包兑铁。

兑铁时对位必须准确,视兑铁情况指挥行车是否采用点动方式。

(三)、兑入铁水过多导致铁水溢出罐外。

预防措施:1、兑铁过程要有专职安全员监护,计算好兑入量,防止过量兑入造成超重或铁水溢出。

2、落罐时,必须对位准确,指挥行车点动下落,放稳后,人员方可离开。

(四)、吊罐或兑铁过程中,火车经过。

预防措施:指挥人员兑铁时,做好地面火车的监控,严禁火车从吊着的重罐下经过,严禁火车在兑铁时经过,严禁在火车上方兑铁。

危险源二:吊铁水行车及吊具危险因素:(一)、起吊时,钩头未完全挂好或吊具磨损、老化造成起吊物坠落。

预防措施:起吊前,必须确认两边挂钩都完全挂好,方可指挥起吊。

(二)、板钩润滑不到位,导致翻铁后铁水罐不回位或不完全回位。

预防措施:1、指车工每班必须对吊具检查一次,大小链磨损1/10以上或有裂纹现象应立即更换,确保吊具作业时安全可靠。

2、指车工每班必须对板钩进行一次润滑。

(三)、起吊过低或吊具过低造成碰撞。

预防措施:吊物时,指车工必须指挥行车将铁水罐吊至安全高度,防止在移动过程中碰撞来往车辆和倾翻车。

不需吊物时,吊具也要升至安全高度。

(四)、有人从起吊物下经过。

往倾翻车上落罐时,对位不准,造成板钩被卡,导致钢丝绳脱槽。

预防措施:1、落罐时,对位准确,指挥行车点动操作。

遇卡钩情况,及时点动升钩。

2、用手挂小钩时,把手放在吊具外侧,以免发生挤手事故。

(五)、行车违反“十不吊”规定。

预防措施:严格要求司机执行“十不吊”规定。

危险源三:铁水罐危险因素:(一)、铁水罐包口或扒渣口结渣严重,导致吊罐时发生罐体倾斜,铁水洒出。

预防措施:1、发现铁水罐结渣,及时上报处理。

(二)、铁水罐内壁耐火材料脱落,导致铁水烧穿罐体。

预防措施:2、发现罐壁耐材脱落,立即上报,严禁再次使用。

危险源四:脱硫搅拌时,铁水喷溅危险因素:搅拌时,铁水喷溅伤人或损伤火车。

预防措施:1、搅拌时,禁止任何人从附近区域通过。

2、禁止火车在搅拌时停在搅拌头区域对应的轨道上。

3、搅拌时必须放下烟罩。

地面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危险源一:高温铁渣危险因素:(一)、当扒渣时,可能因为渣盆过满或渣铁不分,导致铁渣溅出,灼伤人。

扒渣时,渣盆没有开到规定的位置,造成铁渣直接扒到地面。

预防措施:1、上班期间,必须确保劳保用品穿戴整齐,并对现场进行确认。

2、必须确认渣盆开到规定位置。

3、任何人在扒渣作业过程中,不得靠近渣盆。

(二)、在翻渣过程中,在渣没有完全凝固或渣中有铁水的情况下遇翻渣场地积水或潮湿发生爆炸。

预防措施:严禁翻液体渣,渣场地面潮湿或有水严禁翻渣。

(三)、外来人员或操作工或非本岗位人员靠近渣盆取暖,接触到高温铁渣造成烫伤。

预防措施:禁止非本岗位员工靠近渣盆,操作工吊渣时必须劳保用品佩带到位。

(四)、渣盆有水或潮湿,在扒入渣液时发生爆炸。

预防措施:渣盆禁止有水或潮湿,发现有水或潮湿应及时处理或更换,严禁强行使用。

危险源二:运行渣车危险因素:(一)、在渣车运行过程中渣道有人通过而撞伤人。

预防措施:1、渣车运行前必须确认渣道无任何人和障碍物。

2、渣车运行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其他人员穿越渣道。

(二)、在检修作业中,由于监护不到位启动渣车刮伤或挤伤人。

预防措施:在检修渣车时,严格执行“操作牌”制度,并设专人现场监护危险源三:吊渣盆行车、翻渣盆行车及吊具危险因素:(一)、行车吊运物坠落砸人,吊运物起吊过低撞伤人,吊运物超重导致吊链绷断击伤人。

预防措施:1、在吊链挂好渣盆后,指挥行车点动拉紧吊链,确认挂牢之后,挂链工必须撤离至安全的地方,同时确保吊物运行路线下面无人后方可指挥起吊。

2、指车工吊物时不能超重起吊,必须确定挂牢吊运物,手拿吊具时,注意防止挤伤手。

3、指车工必须每班对吊具检查一次大小链磨损1/10以上或有裂纹现象应立即上报更换,确保吊具作业时安全可靠。

4、指车时必须穿指车服,并站在安全位置(与吊物保持2米以上距离)规范指车。

(二)、行车违反“十不吊”规定,违规吊运物坠物伤人。

预防措施:严格要求司机执行“十不吊”规定危险源四:翻渣场地积水危险因素:出现爆炸。

预防措施:确保翻渣场地无积水或不在有积水的场地翻渣。

危险源五:运输废渣车辆危险因素:车辆在作业过程中,由于与车辆距离过近或车辆超载作业而发生人生伤害事故。

预防措施:1、严禁运输车辆超载作业,渣盆必须放稳。

发现车况存在安全隐患,禁止进行装载作业。

2、在渣盆装载作业时,作业人时刻注意车辆,防止碰伤、挤伤。

危险源六:倾翻车危险因素:当倾翻车运行过程中,轨道区域有人而撞伤、挤伤人。

预防措施:倾翻车行走必须现场操作,启动前必须确认轨道区域无人和障碍物,并在倾翻车行走过程中时刻注意严禁人员穿越轨道。

危险源七:搅拌头危险因素:搅拌头上的铁渣和耐材在冷却后脱落烫伤人。

预防措施:地面工在清扫卫生时一定要戴好防护用品,尽量不往搅拌头正下方去。

测温取样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危险源一:高温铁水危险因素:(一)、测温时,测温枪插入铁水后,铁花飞溅,烧伤或烫伤操作工和周围人员;测温或取样时,距离铁水较近,高温铁水会灼伤裸露的皮肤。

预防措施:1、在进行测温取样时,必须确保劳保用品穿戴整齐。

必须戴厚棉手套或长筒帆布手套,戴好面罩,穿好阻燃服、劳保鞋。

袖口、领口要扎好;2、严禁除操作工外任何人在测温取样期间靠近测温取样平台。

(二)、取样时,样勺潮湿或有水,插入铁水后,会发生爆炸。

预防措施:进行取样前,必须先确认样勺干燥,否则严禁使用。

危险源二:测温取样平台危险因素:(一)、平台比较狭小,距离铁水和平台下的铁渣较近,栏杆无法设置太高,滑倒非常危险。

预防措施:操作时站位要安全、合理,要站稳,不能太靠边。

(二)、操作结束退回时,被测温枪线绊倒预防措施:测温结束后退回时,小心,防止被枪线绊倒。

每次测温结束后要将测温枪和线放到指定位置。

(三)、在平台上扔覆盖剂时滑到。

预防措施:丢扔覆盖剂时应站位准确,确认安全后再丢。

危险源三:高温有毒烟尘危险因素:(一)、测温时吸入高温有毒烟尘损伤呼吸道。

预防措施:测温操作时必须先确认除尘装置是否打开。

(二)、烟尘中氧化铁皮等漂浮物损伤眼睛。

预防措施:测温操作时应佩戴好防护面罩和口罩等防护用品。

压粉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危险源一:槽罐车危险因素:槽罐车在作业过程中,由于与车辆距离过近而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预防措施:1、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车况存在安全隐患,禁止进行压粉作业;2、在压粉作业时,作业人时刻注意车辆,防止碰伤、挤伤。

危险源二:高压氮气危险因素:(一)、作业场地通风条件不好造成氮气窒息中毒。

预防措施:压粉作业场地必须空气流通良好。

(二)、氮气压力过高造成输料管道接口断裂伤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