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3模块十七:矿物类药材朱砂、雄黄、赭石 、信石、芒硝、胆矾、硼砂、硫磺
23模块十七:矿物类药材朱砂、雄黄、赭石 、信石、芒硝、胆矾、硼砂、硫磺
• 成分:主含含水硫酸铜(CuSO4· 5H2O)。
• 性味功效:酸、辛,寒;有毒。涌吐, 去腐,解毒。
硼砂
• 别名:月石 • 来源:为硼酸盐类硼砂族矿物硼砂 • 产销:主产青海、西藏。此外,云 南、四川、陕西、新疆、甘肃等地 亦产。销往全国各地。
• 采收加工:8~11月间采挖矿砂,将矿 砂溶于沸水中,滤净后,倒入缸内, 在缸上放数条横棍,棍上系数条麻绳, 麻绳下端吊一铁钉,使绳垂直沉入溶 液内。冷却后在绳上与缸底都有结晶 析出,取出干燥。
芒硝
•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的矿石,经 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 产销:主产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 山西等地。 • 采收加工:取天然产的芒硝(俗称“土硝”),加 热水溶解,放冷后析出结晶(俗称“朴硝”或 “皮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 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 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 后即为芒硝。
雄黄
• 别名:石黄、黄金石、明雄黄 • 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的矿石。 • 产销:主产于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 地。 • 采收加工:雄黄在矿中质软如泥,见空气 即变坚硬,一般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 除去杂质。
性状鉴别
• ①呈不规则块状。 • ②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为淡橘 红色,晶面有金刚石样光泽。 • ③质脆,易碎,断面树脂样光泽。 • ④微有特异臭气,味淡。 • ⑤精矿粉为粉末状或粉末集合体, 质松脆,手捏即成粉,橙黄色, 无光泽。 • ⑥燃烧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并 生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
• 性状鉴别
• ( 1 )红信石:呈不规则块状,粉红色,具黄 色与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样或 绢丝样光泽,质脆,易砸碎,气无。烧之有蒜 臭气。 • (2)白信石:无色或白色,余同信石。
• 品质规格:以块大、淡红色或白色、 有晶莹直纹、无渣滓 者为佳。药用以 红信石为主。 • 成分:主含三氧化二砷(As2O3)。
• 品质规格:以色棕红、断面层次明显、有 “钉头”、无杂石者为佳。 • 成分:主含三氧化二铁(Fe203 )。 • 性味功效:苦,寒。平肝潜阳,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信石
• 别名:砒石、人言 • 来源:为氧化物矿物砷华矿石的矿石或由毒砂 (硫砷铁矿, FeAsS )、雄黄加工制造而成。 分为红信石和白信石。 • 产销:主产江西、湖南、广东等省。 • 采收加工:多为加工品,加工方法是:取纯净 雄黄,砸成小块,使雄黄燃烧,生成气态的三 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通过冷凝管道,使三氧 化二砷充分冷凝,即为信石;二氧化硫从烟道 排出。
突起部分的称“钉头代赭石”。
性状鉴别
• ①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 • ②暗棕红色或灰黑色,条 痕樱红色或红棕色,有的 有金属光泽。 • ③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 习称“钉头”;另一面与 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 的凹窝。 • ④体重,质硬,砸碎后断 面显层叠状,且每层均依 “钉头”呈破浪状弯曲。 • ⑤气微,味淡。
• • • •
性状鉴别: ①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 ②无色透明或白色透明;有玻璃样光泽。 ③久置空气中,以风化成白色粉末而不透 明。 • ④体轻,质脆易碎。 • ⑤无臭,味咸、微甜,稍有凉感。
硫磺
别名:石硫黄 来源: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 产销:主产于山西、山东、河南等地。 销往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 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
品质规格:以色红鲜艳、有光泽、微透明、无 杂质者为佳。
镜面砂:呈斜方形或长条形的片状,色红鲜艳,光亮 如镜面,质松脆者。 朱宝砂:呈细小片块状或颗粒状,色红明亮,触之不 染手者。 豆瓣砂:呈块状,较大,颜色发暗或现灰黑,体重质 坚不易碎者。
• 成分 :主含硫化汞(HgS) 。 • 性味功效:甘,微寒;有毒。清心镇惊, 安神,明目,解毒。本品有毒,不宜大 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孕妇及肝肾 功能不全者禁用。
药材商品鉴定技术
• 模块十七:矿物类药材(朱砂*、雄黄*、赭
石 、信石、芒硝、胆矾、硼砂、硫磺 )
模块十七:矿物类药材
一、矿物类药材的应用及分类概况
原矿物药:朱砂、炉甘石、寒水石等 以矿物为原料的加工品:轻粉、芒硝等 动物或动物骨骼的化石:龙骨、石燕等
矿物类药
矿物类药 分类
硫化物:朱砂、雄黄、自然铜 氧化物:赭石、信石、磁石、铅丹 硫酸盐类:石膏、白矾、芒硝。 卤化物类:轻粉 碳酸盐类:炉甘石 硅酸盐类:滑石
• 附注:玄明粉
胆矾
• 别名:蓝矾 •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胆矾或人工制得 的含水硫酸铜。 • 产销:主产云南、山西、江西等地。
• 采收加工:选取铜矿中蓝色半透明的结 晶,即得;人工制造者,可用硫酸作用 于铜片、氧化铜而制得。目前商品多为 人工制品
性状鉴别
• ①呈不规则斜方块状、棱柱状。 • ②表面蓝色或淡蓝色,不平坦。 条痕无色或浅蓝色,半透明至 透明,具玻璃样光泽 ;在空气 中易缓缓风化,而使表面带有 白色粉霜。 • ③体轻质脆,易砸碎。硬度2.5。 • ④气无,味涩。 • ⑤取本品加热灼烧,即失去结 晶水变成白色的硫酸铜 (CuSO4),遇水又复变为蓝 色。
理化鉴别
• ①物理定性:取本品少许,在火焰中燃 烧,火焰呈黄色。 • ②铁盐与锌盐:取本品5g,加水20ml溶 解后,加硝酸2滴,煮沸5min,滴加氢氧 化钠试液中和,加稀盐酸1ml、亚铁氰化 钾试液1ml与适量的水使成50ml,摇匀, 放置10min,不得发生浑浊或显蓝色。
• 性味功效:咸、苦,寒。泻下通便, 润燥软坚,清火消肿。孕妇慎用;不 宜与硫黄、三棱同用。
性状鉴别
• ①呈棱柱状、长方形、不 规则块状或粒状。 • ②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 明,条痕白色,暴露于空 气中易风化,使表面覆盖 一层白色粉末(无水硫酸 钠) 。 • ③质脆,易碎,断面呈玻 璃样光泽,硬度1.5~2。 • ④气微,味咸。
• 品质规格:以无色、透明、呈结晶块 者为佳。 • 成分:主含含水硫酸钠 (Na2SO4· 10H2O),常夹杂微量氯化钠
理化鉴别
• 微量升华 取本品粉末,置闭口管中加热,得白色 升华物(纯晶137℃升华),镜检可见大量的四面
体或八面体结晶。
• 性味功效:辛、酸,大热;有大毒。 蚀疮去腐,劫痰平喘。
砒霜的鉴别
• 砒霜系信石升华精制成的三氧化二砷( As2O3 )。 • 为白色粉末,微溶于热水,其毒性较信石剧,性 味功能同信石。
产于石灰岩、板岩、砂岩中。
采收加工: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尽含铁杂
质,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
片状者——“镜面砂” 块状者——“豆瓣砂” 粉末状者——“珠宝砂”
镜面砂
性状鉴别
• ①呈颗粒状、块片状或粉末状。 • ②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 有光泽。 • ③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 者有闪烁的光泽;硬度2~2.5。气微,味 淡。
• • • • • • • • • • • •
二、矿物的一般性质 1、结晶形状 2、结晶习性 3、透明度 4、颜色(条痕色) 5、光泽 6、相对密度 7、硬度(10级) 8、解理、断口(定义) 9、矿物的力学性质 10、磁性 源: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的矿石。
产销:主产贵州、湖南、四川、广西等地。
品质规格:以块大、色红、质酥脆、 有光泽者为佳。
商品 雄黄(天、地、元、黄) 腰黄
成分: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
性味功效:辛,温;有毒。解毒杀虫,燥 湿祛痰,截疟。
赭石
别名:红石头、代赭石
• 来源: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的矿石。
• 产销:主产河北、山西、山东、广东、江苏、
四川、湖南等省。
• 采收加工:采挖后,除去杂石。表面有钉头状
• • • •
性状鉴别: ①呈不规则块状。 ②黄色或略呈绿黄色。 ③表面不平坦,呈脂肪光泽,常有多数小 孔。 • ④用手握紧置于耳旁,可闻轻微的爆裂声。 • ⑤体轻,质松,易碎,断面常呈针状结晶 形。 • ⑥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 品质规格:以快整齐、色黄、有光泽、 质松脆者为佳。商品一般分为石硫黄、 倭硫黄、天生黄三种。 • (1)石硫黄 为未加工的块。不规则 块状,黄色或带浅绿色,不透明,表 面较粗糙,常有细孔。
• (2)倭硫黄 系石硫黄经过提炼而成。 呈不规则块状;鲜黄色,具光泽,半 透明;表面较光滑,无细孔。系进口 商品,质佳。 • (3)天生黄 为石硫黄提炼而成。呈 大小不同的颗粒状或砂状结晶,浅黄 色,微有玻璃光泽。
• 成分:主含硫(S)。 • 性味功效:酸,温;有毒。外用解毒 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