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森林火灾应急预案1 总则编制目的为建立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森林火灾处置机制,保护保亭珍贵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编制依据为有效地预防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海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海南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县辖区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应对工作。
工作原则1.4.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把保护森林火灾发生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扑火人员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和公共设施安全,最大程度降低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
1.4.2 分级负责、属地为主。
实行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森林火灾发生后,火灾发生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立即按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处置工作。
本预案涉及的相关部门,根据本部门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落实各项支持保障措施,确保在处置森林火灾时做出快速应急反应。
1.4.3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森林经营单位要落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各项措施,做好紧急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应对森林火灾的有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灾害分级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高危火险区高危火险区是指发生林火后,林火蔓延速度快,容易形成急进地表火和树冠火,具备形成特别重大森林火灾自然条件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是森林分布集中连片的高海拔山地和大面积人工林,亦可能是大草塘沟较多的低山丘陵),林内外可燃物载量大,周围阻隔系统比较薄弱,又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深山区,扑火队伍短时间内达到和控制火场条件有限,首次扑救成功率较低,火场面积极易超过1平方公里以上,受害森林面积极易达到100公顷以上。
高保护价值森林根据《海南省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实施细则》判定的高保护价值森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如:天然原始林区、自然保护区、居民区、海防林、母树林等。
重要设施目标重要设施目标是指林区内和靠近林缘的油库、加油站、弹药库、军事设施、液化气站、易燃化学品仓库、供变电站、油气管线等地面设施。
2 组织指挥体系森林防火指挥机构2.1.1 在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县森林防火工作。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防火办)设在县林业局,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
2.1.2 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林)场设立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管辖区森林防火工作。
扑火指挥2.2.1 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由当地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指挥。
跨区域的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按照森林防火联防机制统一协调指挥,发生以下6种森林火灾时,要立即上报省林业厅,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协调、指导:(1)火场跨越我县行政区域50公顷的;(2)受害森林面积超过100公顷的;(3)造成1人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伤的;(4)森林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公益林区、重要设施区域等发生森林火灾3小时未扑灭明火的;(5)6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6)需要省支援的。
2.2.2 各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根据需要在森林火灾现场成立前线指挥部,参加前方扑火的单位和个人要服从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专家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根据需要设立专家组,对森林火灾应对工作提供政策、技术咨询与建议。
3 预测、预警和信息报告火险预测预报依据省、县气象局中长期气候预报,县防火办收集和整理天气、物候、火源、火灾历史资料等情况,分析森林火险形势,会商气象部门,制作长期趋势预测(季、月、周)森林火险预报、节假日(重点时段)森林火险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网站广告、手机短信等媒介向社会公众发布。
林火监测县防火办利用国家卫星监测系统、护林员巡逻、群众举报、瞭望台瞭望等手段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密切监视林区火险动态。
预警根据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划分的4个森林火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入预警期后,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预警级别和实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启动预案;(2)加强值班,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和森林火险预警变化,及时部署森林防火工作;(3)加强森林防火巡护、发布预警信息、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加强野外火源监管、开展火患排查,落实防火装备和物资;(4)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林)场森林消防队伍进入待命状态;(5)调集所需物资和装备,调兵布防;(6)确保通讯、交通等森林火灾扑救设施的正常运行;(7)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对重点火险单位进行督促和检查。
信息报告3.4.1 火情报告3.4.1.1 任何公民和组织一旦发现森林火灾隐患或火情,均可通过电话、传真、手机短信等渠道向县林业主管部门和县防火办报告(县防火办森林火灾报警电话:,县消防大队报警电话:119)。
3.4.1.2 实行高森林火险期(3月1日-5月31日)和重要节假日、特殊时段等森林火灾日报告制度。
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林)场森林防火机构认真落实零报告、日报告指导制度,每日16:00前通过电话等方式向县防火办报告当地的森林火情(县防火办森林火灾报警电话:)。
3.4.1.3 实行卫星林火监测热点核查零报告制度,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收到省森林防火办卫星热点监测图像和火情查询后应迅速核实,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林)场森林防火机构应迅速配合落实,30分钟内反馈核实情况。
3.4.2 火灾报告3.4.2.1 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林)场森林防火机构接到火灾报告后,30分钟内报告县防火办并根据火灾发展趋势,随时报告。
3.4.2.2 森林防火重点期内,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林)场森林防火机构必须安排专人值班,防火高火险期(3月1日-5月31日)和重要节假日、特殊时段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应及时掌握火情信息,并根据火情认真做好火情报告和处理:1.发生一般森林火灾,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立即报告所属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林)场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所属机构应迅速组织处置,同时报告县防火办(电话:)。
2.当森林火灾有可能发展成为重大森林火灾、特大森林火灾时,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林)场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立即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县委、县人民政府,并报告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3.对下列森林火灾,县防火办应立即报告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时报告省森林防火指挥部:(1)火场跨越市、县林区行政区域的;(2)受害森林面积超过100公顷的;(3)造成1人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4)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珍贵林木区发生森林火灾的;(5)需要省支持扑救的;(6)6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
4 应急响应分级响应根据森林火灾发展态势,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调整扑火组织指挥机构和力量。
火灾发生后,火灾所属地乡镇人民政府、农(林)场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初判发生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由县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指挥;初判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立即上报省森林防火办由省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指挥。
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调整扑火组织指挥机构的级别和相应职责。
一般情况,随着灾情的不断加重,扑火组织指挥机构的级别也相应提高。
依据《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结合保亭县森林防火实际,森林火灾处置分为较大(Ⅰ级响应)和一般(Ⅱ级响应)二级。
4.1.1 Ⅰ级响应:发生较大以上级森林火灾后,火灾属地单位和县森林防火力量难以完成扑火任务时,本级响应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下令,调动县消防队伍和武装部民兵队伍增援灭火。
4.1.2 Ⅱ级响应:发生一般森林火灾后,需要县级森林防火力量增援时,本级响应由县防火办主任直接下令,调动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林)场森林防火力量增援扑救。
4.1.3 Ⅰ级响应行动程序发生较大以上级森林火灾或一般森林火灾火势难以控制需要继续增援时,由火场前线指挥部向县防火办提出请求,县防火办主任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汇报请示,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决定启动县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1)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开展工作,统一指挥森林火灾扑救;(2)派出火灾现场指挥组,负责火灾现场的组织指挥;(3)统一调动县各级消防力量,包括:县森林消防专业队、县公安消防队伍等;(4)组织相关保障,包括通信、气象、交通、物资器材、医疗、治安、宣传、经费等;(5)视情况组织人员疏散;(6)组织相关善后工作。
4.1.4 Ⅱ级响应行动程序(1)火灾属地单位应立即启动相应预案、组织扑救,在火灾现场设立指挥机构,主要领导靠前指挥。
(2)及时向县防火办报告,当火情难以控制时,及时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请求增援。
(3)县防火办值班人员接到相关单位关于发生火灾需要县增派扑火力量支援的报告后,应立即向县防火办主任报告并作好记录。
县防火办主任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分析火灾发展趋势、周围相邻单位森林消防队伍状态等信息,研究增援方案。
方案制定后,由县防火办主任向相关增援单位下达增援令。
(4)按照县防火办下达增援令的要求,增援森林消防队伍应在接到增援令后20分钟内出发,并随时保持与县防火办、本单位及受援单位的联系。
(5)需要消防队伍增援时,县防火办主任可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汇报请示,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向县消防部门下达增援令。
县消防部门应在接到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下达增援令后20分钟之内出发。
并随时保持与派出部队及县防火办的联系。
(6)县林业局分管领导(值班领导)、县防火办人员应赶赴火场,协助当地政府组织、指挥和参与扑救工作,同时视火场发展趋势和扑救情况,向应急支持保障部门通报情况,做好启动县森林火灾处置应急预案的相应准备。
(7)参加增援的扑火队伍出发时应带足所需扑火设备。
扑火中发生需缺时,由火灾属地或县防火办补给,增援扑火队伍的食宿、油料、医疗救护等后勤保障,由火灾属地和县森林防火部门负责。
响应措施森林火灾发生后,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组织采取以下措施:4.2.1 扑救火灾立即就近组织基层应急队伍和森林消防队伍赶赴现场处置,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必要时,组织协调当地消防、民兵预备役部队等救援力量,调配各类必需装备参与扑救。
各扑火力量在前线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明确任务分工,落实扑救责任。
现场指挥员要认真分析地形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业时,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