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保亭县位于海南省南部内陆,五指山南麓,北纬18°23′-18°53′,东经109°21′-109°48′,东接陵水县,南邻三亚市政,西联三亚市、乐东县,北依五指山市、琼中县。

县境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54公里,总面积1160.6平方公里,占海南省陆地总面积的3.42%。

全县设6个镇、3个乡,辖62个村(居)委会,463个自然村;境内有5个国营农(茶)场和1个热带作物研究所。

保亭县世居民族为黎族和苗族,其他民族均为移民。

全县人口16万人,其中黎族占总人口的56.2%,汉族占总人口的38%;苗族5168人,占总人口的3.8%,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2%。

气候
保亭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区。

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蒸发量大,季风变化明显的特点。

全年日照约1900-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达45%。

年平均气温20.7℃-24.5℃之间。

年平均降雨量2000毫米。

资源状况
土地资源:全县现有耕地面积8.31万亩(不含国营农场),其中:水田5.388万亩,旱田1.72万亩,坡地1.2万亩,有宜林地17.2万亩,草地9.2万亩。

森林资源:全县有着70.1%的森林覆盖率。

境内森林多为热带雨林,面积为33.04万亩,林种1400多类,有经济材林26.64万亩,防护林11.16万亩,灌木林12.45万亩,橡胶林(含农垦)48.5万亩。

珍贵木材有母生、子京、坡垒、花梨、绿楠、红罗等。

保亭还是我国重要的南药种植基地,拥有沉香、降香、萝工芙、大血藤、砂仁等148种南药品种。

水能资源:全县境内大小河流密布,落差高,水能理论蕴藏量9.03万千瓦,可开发量3.5万千瓦,目前已开发利用1.37万千瓦;全县现有小水电站16宗,年发电量2200万千瓦。

热作资源:全县现有热作面积19.9万亩,其中:橡胶面积13万亩,槟榔面积1.4万亩,椰子面积9010亩,芒果面积9004亩,龙眼面积6651亩,荔枝面积2250亩,苦丁茶1050亩,橄榄面积2418亩,红毛丹面积16128亩,其他作物面积1.9万亩。

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矿产有铁、铜、金、铅、锌、水晶、大理石、花岗岩等10多种,其中石灰蕴藏量为1000多万吨,是制造水泥的好原料;大理石储量达72.45万立方米。

旅游资源:距县城东北部8公里的七仙岭是全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岭下有自喷泉眼7口,日出水量3030立方米,最高温度93℃,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七仙岭温泉旅游区集奇峰、温泉、田园风光、民族风情为一体。

距县城48公里的毛感乡境内有目前我省发现最大仙龙洞溶洞和面积达300多亩的仙安石林等天然旅游景区。

此外,还有有热带风情浓郁的三道湾,有漂流探险的八村河,有尽展黎苗风情的甘什岭槟榔园。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还有黎风苗韵浓郁的传统民间盛会--中国海南保亭七仙温泉嬉水节。

南药资源:南药资源丰富,药用价值很高,有各类南药2万亩,包括槟榔、砂仁、益智、巴戟、五指山参等五大南药148个品种。

保亭依山而建,四季常青,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和服务独具特色。

保亭是海南岛一个黎、苗族较集中的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开发正悄悄的发展起来,被赋予神话色彩的七仙岭就坐落在这里,这里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朋友们欢迎远方的客人。

七仙岭温泉旅游区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东北边,在县城保城镇东北9公里处,是海南省有名的旅游风景区。

七仙岭温泉位于海南省保亭县城外9公里的七仙岭下,是海南目前最大的温泉之一。

这里背枕青山,胶林如海,椰林婆娑,野花飘香,整个温泉区约有一平方公里宽,区内气温适宜,空气清新,环境幽静。

呀诺达,是形声字,是海南本土方言一、二、三。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意在弘扬和展示根植在海南海岛土壤中的本土文化以及孕育了本土文化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千龙洞位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部毛感乡的千龙苗村附近,从县城保城乘车西行有30多公里的路程,是个令人神往的海南旅游观光胜地。

民族特色文化
海南省保亭地区的黎族有杞、哈、赛等方言,每个方言区的语言、生活习俗亦有所异,但其文化艺术娱乐等方面基本相同。

千百年来,黎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民歌、故事、神话、寓言、谚语、谜语、舞蹈、音乐的艺术和织锦等。

以民歌最具特色,种类有劳动歌,情歌、哀歌、生活自然等。

曲调十分丰富,主要旋律有《啰呢调》、《来流调》、《喂格罗调》、《少中娃调》、《长调》、《短调》、《滚龙调》、《摇篮调》、《砍山调》、《放牛调》等。

黎族民间舞蹈《打柴舞》、《打碗舞》、《八音舞》、《双刀钱铃舞》、《逗娘舞》等等。

黎族民间传统竹木乐器种类主要有口弓、鼻箫、利咧、洞勺、拜、哔哒、独求鼓、叮咚木等八类。

爱好者组合的业余“八音乐队”,即小铜锣、小木鼓、木琴、竹笛、唢呐、铜铃、小钹、毕哒8种乐器组合的演展队。

乡村举行婚礼、入新屋的时候,都请来八音队,吹吹打打通宵正旦。

它是黎族社会文明进步史的写照,也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宝库的精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