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术后康复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术后康复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后的康复
5.10.1康复评定
5.10.1.1肌力检查
5.10.1.2关节活动度检查
5.10.1.3肢体长度及周径测量
5.10.1.4肌电图检查
5.10.1.5步态分析
5.10.1.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5.10.2康复治疗
5.10.2.1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手术主要目的
5.10.2.2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手术后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1)手术后正确姿势体位的维持
(2)肌腱转位手术后功能训练
(3)肌力维持与增强训练
1)肌力弱者做增强肌力训练
2)固定期间维持肌力训练
(4)截骨术后功能训练
1)早期活动关节,防止僵硬
2)早期纵向负重活动,促进骨愈合
3)电、光、声、磁等疗法的应用
A.红外线辐射热疗
B.超短波治疗
C.低强度磁场疗法
D.直流电钙、磷离子导入疗法
E.超声波疗法
(5)矫形器应用
1)维持手术效果
A.手术后可用矫形器代替石膏固定肢体于需要的位置。

B.手术后应用矫形器固定患肢于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矫形器可随时拿下、装上、长期应用时有利于肢体的护理,并可
防止压疮发生。

C.患者双下肢肌肉广泛瘫痪,丧失站立行走功能时,手术后应用双下肢矫形器再配以双拐即可站立行走。

D.某些肌腱移位手术后,肌力仍未达到平衡,术后有可能畸形复发,此时应用矫形器可防止畸形的发生。

2)矫治畸形
3)稳定关节
4)代偿肢体功能
5)补偿短肢,使双下肢均衡
A.患肢短缩小于3cm者可将鞋底垫高,使两下肢均衡。

B.患肢短缩大于3cm,但不愿或不能施行手术延长肢体者可配用补高鞋
矫形器使两下肢均衡,也能站立和行走。

C.对患肢广泛肌肉瘫痪,呈现不稳定的连枷腿者除手术治疗外,可配用矫形器或补高鞋矫形器来固定患肢,使两下肢均衡而站立行走。

(6)增强关节活动度训练
(7)站立及步行训练
(8)其它康复措施
5.10.2.3常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1)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手术后康复训练
1)良好体位固定
2)光电等治疗
3)使髋关节后伸
4)髋关节后伸牵张训练
5)髋关节后伸运动训练
6)水中运动训练
(2)臀部肌肉瘫痪的手术后康复训练
1)良好体位固定
2)光电等治疗
3)髋关节后伸训练
4)水中运动训练
5)站立和步行训练
7)躯干后伸训练
(2)四头肌瘫痪手术后康复训练
1)光电等治疗
2)仰卧位伸膝活动训练
3)侧卧位训练
4)坐位训练
5)伸膝关节抗阻力训练
6)其它肌肉配合训练
7)站立和行走训练
8)膝关节灵活性训练
(3)股骨下端髁上截骨术后康复训练
1)光电等治疗
2)肢体活动训练
3)早期纵向负重活动练习
4)站立训练
5)行走训练
6)膝关节屈曲活动训练
7)水中运动训练
8)手术后2个月左右拍X片(4)足畸形矫正术后康复训练
1)光电等治疗
2)早期关节活动
3)足主动活动训练
4)足站立行走训练
5)保持足踝功能位
6)补高鞋
7)骨性手术后的弃拐行走(5)肢体延长术后康复治疗
1)防止神经血管损伤
2)注意调整延长架
3)调节延长速度
4)注意医患配合
5)站立训练
6)关节活动训练
7)站立行走训练
8)去延长架时间
(6)肘关节屈肘肌瘫痪手术后康复训练1)光电等治疗
2)良好的固定位置
3)早期活动训练
4)石膏去除后训练
5)操练活动
6)肌肉抗阻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