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ppt 67页)
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ppt 67页)
增大投资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当投资过旺 及造成经济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 往往采取措施首先压缩投资迫使经济增长 的速度减慢。
二、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标准
▪ (一)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 (二)影响财政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
的比重的两个因素 ▪ (三)财政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体现在两
个方面 ▪ (四)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一)政府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 根据投资主体不同
社会投资
政府投资 非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财政投资)定义:
▪ 财政投资及即政府投资指以国家(或政府)为 投资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投资来源的一种投 资活动,包括中央政府投资和地方各级政府 投资。
▪ 投资性支出从属于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直 接干预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 。
➢ 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并 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折旧政策等来制约非政府投资的投 资条件以及投资的方向、规模和结构。(政府对非政府投 资的调控)
▪ 直接调控:
➢ 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结合非政府投资的状态,安排政 府自身投资的方向、规模与结构,从而使全社会的投资达 到优化状态。(政府对自身投资的调控)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 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 第三节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重点内容:
▪ 1.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 2.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 3.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 4.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种类。
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非政府主体的投资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 1.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这与企业等微观经济主 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有关。
▪ 2.无力承担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这与企业自身 积累有限以及其面向社会筹资也受种种限制有关。
▪ 3.倾向于从事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项目。这与长期 见效的项目往往意味着较高投资风险等有一定关系 。
乘数理论推导
▪ 增加100亿元投资 ▪ 需求的第一次增加:增加100亿元投资
用来购买投资所需的生产资料,因此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等形式流入 生产要素所有者手中,即居民收入增加100亿元。
▪ 需求的第二次增加:假设消费倾向为4/5,居民又会将100亿元的4/5即 80亿元用来购买消费品,结果80亿元又以各种生产要素的形式转到生产要 素所有者手中。
(三)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体现 在两个方面:
▪ [1]直接调节自身投资的规模,间接调节非政 府投资规模,使两者加总起来的总量与国民 经济稳定增长所要求的投资总量相吻合。
▪ [2]调节自身的投资结构,纠正非政府投资结 构的偏差,使全社会的投资结构符合产业政 策的要求。
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
▪ 间接调控:
(四)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
▪ 3.投资中的一部分,一般约40%,将转换为个人消 费和社会消费,所以增加投资又可以刺激消费品生 产的增长。
(二)投资之所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的 原因:凯恩斯的乘数理论
解释投资刺激需求的理论:凯恩斯的乘数 理论
▪ 乘数原理的经济含义可以归结为,投资 变动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要比投资 变动更大,这种变动往往是投资的变动 的倍数。
➢ 增加投资要有资金来源,而当前的国民收入是储 蓄加消费,所以投资来源受国民收入增长限制, 即受储蓄的限制。储蓄与投资恒等是总量平衡的 公式,储蓄增长会加速投资,而投资超过储蓄则 会导致通货膨胀。
(四)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 [1] 投资规模要适当; ▪ [2] 投资结构要合理; ▪ [3] 要注重投资效益。 ▪ 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缓慢时,往往依靠
(二)影响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 的比重的两个因素:
▪ [1] 经济体制不同。
➢ 一般来说,实行市场经济,非政府投资在社会总 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投 资所占比重较大。
▪ [2] 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中非政府投资的比重较大, 欠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政府投资的比重较 大。
▪ 一、 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标准
一、 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一)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 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 (二)投资之所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的原 因:凯恩斯的乘数理论
▪ (三)消费增加对投资增加的影响:加速原 理
▪ (四)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三个问题
▪ 需求的第三次增加:以此类推,循环往复就会产生投资刺激需求的乘数效 应。
▪ K= 1/1-MPC=1/(1-4/5)=5 ▪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向变化,与边际储蓄倾向反向变化。
(三)消费增加对投资增加的影响
▪ 凯恩斯的加速原理:
➢ 加速原理表明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反过来又如 何影响投资的变动。
政府投资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 1.政府投资可以不盈利或只有微利,但是政府在投 资建成的项目时,可以极大的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 。这与政府所处的宏观调控主体地位有关。
▪ 2.可以投资于大型、长期项目。这与政府财力雄厚 ,而且多以无偿方式筹集资金,或可以较低成本有 偿筹集资金有关。
▪ 3.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能 够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投资结构。这与政府代表社 会利益直接相关。
▪ 4.难以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这与非经济的社会 效益具有外部性直接相关,例如控制污染、维护和 促进生态平衡等。
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的区别
▪ 投资目的不同 ▪ 投资项目的规模不同 ▪ 投资项目的期限不同 ▪ 投资是否关注社会效益
政府投资的合理范围
▪ 政府投资的合理范围是
➢ 社会基础设施、农业、能源、通讯、交通等关 系国计民生的领域。
(一)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 ,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 1.社会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出口三个部分组成,所 以,投资可以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 增长。
▪ 2.投资可以增加资产就可以 刺激钢材、水泥、木材等生产资料或设备生产的增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