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第三讲:当代诗歌与生命意象
大学语文第三讲:当代诗歌与生命意象
食指(朦胧诗代表人物)
精讲解读(第 1 课时)
了解诗人坎坷人生路
食指:原名郭路生 1948年出生于山东朝城 1964年初中升高中的失利, 让他初尝人生磨难,知未被 录取,第二天头上突然长了 许多白发。 1965年考上北京第56中学 1966文革爆发,学校停课。
杏 被十一她的来 花 严九顶为北》 村年格岁反诗京《 年 插:审的动歌》海 : 队与查郭诗独。洋 创 。2,路人立江三 作 1被生的不青部 黄 名批头帽羁读曲 金 北判上子的到》 年 京。。重个了《 , 知 厄重性《这代 青 运地所相是表 落 降扣震信四作 户 临在惊未点《 汾 了了、来零相 阳 诗年恼》八信 县 人仅怒,分未 。
4.人生路
眼前的路太多了.太多太漫长,我们总是四处望不到边.因 此会迷茫,不知走向哪儿才好! 那么,便仔细想想,我们的理想是什么?人生路上的启明 星是什么?有指引就好了.有指引,便有动力,便会不顾一切 地向前冲去.哪管这条路是荒草野径!哪管它弯弯曲曲遍地 棱石四处荆棘!
海子诗歌的生命意象
在海子笔下,生命意象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 1、生命焕发出充满力度的原始之美
2.碑文
一生的总结.一生的追求与意愿. 对于挣扎在迷惘与痛苦旋涡的人们来说,死,也许是一种解脱; 对于浑浑浑噩噩生存于世的人来说,死,或许是一种清醒. 或许是一种终结,或许是一种开始.那碑文,便会是一所钥匙,关 上过去,开户未来. 那么现在呢?在正反交界线上的现在呢?
热 爱 生 命
3.天平
古埃及冥神掌控的那架天平总是那么神秘.神秘在于,这架称量心的天平,到底是 以什么为砝码?是财富,是智慧,是贡献,还是阅历? 不,这些未免也是太轻了.一个人生命的价值难道是以这类烦浮事物的累积所能 等同的吗? 或许,只有铺天盖地的痛苦能衡量.痛苦太强大,强大到无坚不摧无孔不穿,强大 到中于衡量人生的价值.而反过来,人生价值到底有多大?它凭什么需要如此重的 砝码来衡量? 是啊,只能是这样了,那就是,希望与热爱.生命因此才吐射出动人的光辉.
概述故事(关键词:艰辛、顽强)
一个身躯瘦弱无助无依的人,面对艰辛 的人生,无惧痛苦顽强地挑战人生,坚 持理想至死不渝!
提炼主旨: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评点:
这首诗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堪称是 《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的 姊妹篇。它们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 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 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 诗人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以一种 近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论 命运多么坎坷,都必须愈挫愈奋,坚忍不拔,百折不 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一 切都昭示了诗人那崇高而严正的命题:“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
我流浪儿般地赤着双脚走来,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地搏斗后,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 但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虽是屡经挫败,我决不轻从。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惜属于我的 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作业项目:
1、拓展阅读汪国真的同名诗作《热爱生命》,思 考二者在意指表达上有何异同? 2、研读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体会诗人对生 命和爱情的追求,这首诗歌与食指《热爱生命》表 现的理想信念有何不同?为什么? 3、《一棵开花的树》使用了哪些意象,具有怎样 的象征意义?
谢谢听讲!
下节更精彩! 等你回来!
1978年:再次焕发诗人创造力, 并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 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 人格健全的诗人。
1979年创作《热爱生命》 1990年进入北京第三福利 院。
1992年,获荷兰诗歌节和英国一所 大学邀请,因身体原因未成行。 1993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五 月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 集》。
透过种种奇幻诡谲的表现形态,海子的生命意象呈现 出以下三个层次的含义:
ຫໍສະໝຸດ (一)个体生命的真实跃动“早晨是一只花鹿/踩到我额上/世界多么好”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我在冬天的雨中奔腾,我的胸脯上藏有明天早晨"
海子的诗歌透露出一种对远古时代的向往情怀,带有原 始生活色彩的村庄、记录着先民辉煌与梦想的古代城池遗 迹、神秘而又空灵的西藏喜马拉雅,都是他挚诚讴歌的对 象。在他的心目中,远古是土地上未受到任何遮蔽、浸染 的最原始的存在,壮美的生命之力在原始的古朴、浑厚中 才能够得到充分张扬。
2、生命在死亡的淬炼中趋于升华
第三讲:当代诗歌与生命意象
------人类对生命与爱情的谛视歌咏
( 昭示着蒙难中对理想信念的艰难求索)
(专题化教学)2课时
主讲:苑道平
1、食指《热爱生命》 2、席慕蓉《一颗开花的树》
引言: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 大地上。”这里“诗意”代表着高尚、宽容、纯 净,象征着光明、自由及感动。它告诉我们,要 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黑暗、禁锢、苦难与冷漠。 脚踏厚重大地,历尽磨难,信念不改,以我们赤 诚的一生去完成对生命和爱情的追求!
诗人视野里的死亡,不是对生命的颠覆和摧毁,而是一条通往 生命本真状态的必由之路,是为实现生命的最高理想而必然 付出的代价。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九月》),诗人已经在对死亡的审视中获得了对生的洞察 和彻悟。
3、生命诗意地呈现于远方
诗人以优美的诗情赋予了远方纯洁、神秘、旷 达、自由的品质,使它与躁动的尘世形成了鲜 明对比,“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灰尘/而遥远的路 程上却干干净净”(《遥远的路程》)。远方似 乎又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吸引力,使得人们纷 纷踏上了通向遥远乡土的路程, “远方”意象, 是他心目中生命的依托、精神的家园。
专题阐述:
吴晓曾说:"生命意识就是由生命引发的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根本性 思考。"人的存在问题的最大障碍就是生命的悲剧意识,即一旦生命 降临,最终结果必然走向死亡,但悲剧意识并不是生命的根本意识。 尼斯尔曾说:"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 做些什么。"可以说面对生命这一问题,每个人都是思考者,而随着 时间的推移,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则被琐事掩盖而被我们逐渐忽略。 而诗人毕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试图用有限的生命去解读这一问 题。诗人是心灵的受难者,诗人用诗更是用生命诠释了这种思考。诗 的产生是一种生命现象,诗创作是一种思考和存在的方式。当代诗歌 创作从始到终一直贯穿着强烈的生命意识,诗人将对生命的品读融入 意象之中,以各种独特的生命意象使得诗歌散发出经久不衰的生命 力 , 这些诗歌呈现出人类对生命与爱情的谛视歌咏,无论生或死, 喜或悲,无不渗透着内心对生命的思考,更是昭示着蒙难中的人们对 理想信念的艰难求索 !
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华人文化世界》以《一代 诗魂郭路生》为题发表了林 莽、何京颉、李恒久等五人 的文章。
2001年4月28日 与已故诗人海子共同获 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 歌奖。
2002年,54岁的郭路生满含 泪水,告别了居住20余年的 福利院,回家了。 今天,诗人67岁,一位小他 5岁的妻子,享受着生命的安 然与幸福。
总结:
这首诗在意象的撷取上,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 多选取那些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客观物象,如“攀 附的葛藤”“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 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等 等,这些意象,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是诗人的真力 弥满,万象归怀;这些意象,借物载情,寓理于形, 极具内质和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 丰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内蕴和独特的诗美空间。 本诗一袭食指诗的一贯的艺术风格,悲壮而不悲戚, 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 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一曲 顽强奋进的生命谛视之歌!
讨论思考:
你认为热爱生命的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1、享受生活,让生活过得丰盈充实。 2、珍惜亲人朋友的情感,让他们幸福。 3、珍惜时间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4、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不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只管向着 既定目标努力。
· · · · · ·
I THINK
热爱生命,就要尊重生命,给她自由与梦想!
第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一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部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热爱生命 分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 节 )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地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
3
食指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人 生 道 路 上 的 艰 辛
第三部分(最后1节)
但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 虽是屡经挫败,我决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找出有关环境的词汇
凄风苦雨、荒草野径、曲折小路 坚硬顽石、拦路荆棘、风雪毒日
人物
身躯瘦弱,无助无依 无惧痛苦,勇于挑战 坚持理想,至死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