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念奴娇·赤壁怀古1. 填空:《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_______,是我国_______ 时期伟大词人_______的作品。
词人有政治抱负,因作诗讽刺新法,被贬为_______ 。
贬居_______ 期间,曾两游_______ 附近的_______,写出了这首著名的词,时年_______ 岁。
2. 选择:(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纶(lún)巾酹(lè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B. 纶(lǔ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催(cuí)C. 纶(guā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D. 纶(guān)巾酹(lèi)酒憔(qiáo)悴崩摧(cuī)(2)“故垒西边”句中的“故”当“旧”讲。
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的是()A. 故作不良计B.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C. 池鱼思故渊D. 故国神游(3)“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借代水军。
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A. 终岁不闻丝竹声B. 举酒欲饮无管弦C. 足下蹑丝履D. 君当作磐石(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对这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羽扇纶巾”,指诸葛亮。
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 “羽扇纶巾”,指诸葛亮。
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 “羽扇纶巾”,指周瑜。
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 “羽扇纶巾”,指周瑜。
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B.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C.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D.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3. 问答:(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试分析这几句诗在景物描写上的表现力量。
(2)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这首词塑造了词人自身什么样的形象?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4. 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词小序中的“狼狈”是说在雨中感到窘迫、难堪,“不觉”指不在乎。
B. 首句中的“莫听”意思是不用管;“吟啸”的意思是放声长啸。
C. “一蓑烟雨”一句是说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
D. “山头斜照”一句是说云开雨霖,落日有情,脉脉斜辉,映照我身。
5.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词的上阙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 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阙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 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以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 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模拟试题】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错的一组是()2. 从修辞看,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A.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C.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 下列诗词句全是写景的,从实写与虚写的角度看,不同的是()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B.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C. 一片神鸦社鼓D. 大江东去4.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C.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D.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5. 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A. 词的上阙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B. “可堪回首”词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两句的画面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而且也表达出了作者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
C. 词的结尾处,作者以廉颇自况,既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作者有心杀敌报国,却又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D. 全词用典虽多,却都关心时事,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6、7题(1992年高考题)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忽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
甲!堂堂剑气,斗牛空以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乙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6. 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A. 此恨谁雪细看涛生云灭B. 此恨凭谁雪看涛生云灭C. 此恨谁雪看涛生云灭D. 此恨凭谁雪细看涛生云灭7. 词中的“睨柱吞嬴”,指的是()A. 唐睢在秦廷胁迫秦王就范的故事。
B. 贾谊奋笔著文批评秦皇嬴政的故事。
C. 蔺相如在秦廷怒斥秦王的故事。
D. 荆轲行刺嬴政掷匕于柱的故事。
《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一、课文阅读训练(一)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
C.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望。
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象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三)古典诗词讲究炼字,作者往往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字词,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
阅读时须处处留意,字字咀嚼,才能有所得。
1.《雨霖铃》上阕描写了送别的典型环境。
试按要求摘引原文词语作答:①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送别时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送别的心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送别的表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扬州慢》(包括小序)写景很有特色,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心态等各个角度,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描绘了金兵劫后扬州凋蔽、残破的图景,抒发了悲怆之情。
试将这样的词语找出来,按下面类别摘录:①写视觉形象的:②写听觉形象的:③直抒胸意的:(四)借景抒情是古典诗词常见的写法。
作者不言情,而情在景中。
阅读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景”,然后再进一步弄清从“景”中传达出来的“情”。
对下面两句话所表现的“景”与“情”怎样理解才正确?试挑选正确的答案。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这句话描绘的“景”是( )A.幽静的B.清凉的C.凄冷的D.明丽的②这样的“景”表达的“情”是()A.凄苦的B.烦恼的C.恬淡的D.空虚的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①这句话描绘的“景”是()A.单调死板的B.富有生机的C.赤地千里的D.荒凉空旷的②这样的“景”表达的“情”是()A.惊诧的B.得意的C.悲伤的D.愤慨的二、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词人按豪放派和婉约派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李煜②柳永③苏轼④秦观⑤李清照⑥辛弃疾⑦姜夔A.①③⑥⑦/②④⑤B.③④⑥⑦/①②⑤C.③⑥⑦/①②④⑤D.③⑥/①②④⑤⑦2.名句衔接①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③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⑤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⑦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__。
⑧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不是以号为名的作家集著()A.《淮海集》 B.《白石道人歌集》C.《稼轩长短句》D.《白氏长庆集》4.姜夔《扬州慢》的开头①“淮左名都”,②“竹西佳处”,及上片结尾的“都在空城” ,③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选出正确的一项()A.①指扬州②扬标州附近一处风景区③泛指一般的城市B.①和②均指扬州③泛指一般的城市C.①②③都指扬州D.①指南京②指瓜州③指扬州5.阅读下列句子完成以下两题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⑧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⑩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上述句子全出自唐人作品的一组是()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⑤⑦⑨ C.③④⑦⑨⑩ D.③④⑤⑨⑩(2)上述句子出自不同作品,对这些作品分类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古诗①④①⑤①⑦①⑦绝句⑨⑩②⑨⑩⑨⑩⑨⑩词②③⑥⑧③⑥⑧②③⑥⑧②⑥⑧律诗⑤⑦④⑦④⑥③④⑤6.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人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7.选出对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A.烟波微茫信难求(实在、的确)B.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