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及考核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一、目的: 加强生产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管理, 维持设备完好的技术状况, 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保证生产持续进行,促进设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事业部所有设备。
三、制度细则:1、各类人员岗位责任:1.1. 设备主管领导: 负责事业部所有设备设施的全面管理工作, 负责事业部设备采购。
审核修改设备设施管理文书,监督各类人员设备制度实施情况,审批设备制度奖罚。
1.2. 设备员(设备责任师): 事业部设备管理的主要执行人,负责设备程序文件编拟,设备及备件月状况调查统计,设备状态数据库、设备档案、设备台账、以及其它设施管理, 制定设备大中修计划,负责实施。
根据周、月检查结果, 给出对设备相关管理人员及责任人的奖罚内容, 并予以公示。
1.3. 各厂(科)长: 按事业部设备管理规程负责本部门设备管理工作,负责部门设备维护保养实施情况,做好本部门设备安全管理。
1.4. 设备维保员: 负责检查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使用及其纪录,检查各设备的线路机械连接及布置的合理性, 及时发现并解决, 对于违规操作设备的行为及时制止,协助设备责任师做好关于设备的各项工作。
1.5. 班组长: 负责本班组(工位)设备、安全、卫生、备品备件及设备使用前后位置就绪情况。
1.6. 设备负责人: 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 填写设备运行、维护及保养纪录,掌握设备使用性能,配合设备维保员搞好设备检修。
2 、维护保养要则:2.1. 操作人员和维( 检) 修人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 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维护好设备。
坚持维护与检修并重,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实行设备责任制, 确保在用设备完好。
2.2. 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 经过岗位练兵和技术学习, 做到”四懂、三会”( 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 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基本故障) , 并享有”三项权利”, 即: 有权制止她人私自动用自已操作的设备; 未采取防范措施或未经设备员备案超负荷使用设备, 有权停止使用; 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 超期不检修, 安全装置不符合规定应立即上报, 如不立即处理和采取相应措施, 有权停止使用。
2.3. 正确使用设备,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启动前认真准备, 启动中细心观察, 停车后妥善处理, 运行中搞好调整, 认真执行操作指标, 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2.4. 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 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好用。
2.5. 设备计划运行, 定期切换, 配合检修人员搞好备设备的检修工作, 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保证随时能够启动运行, 对备用设备要定时试车, 搞好防冻、防凝等工作。
2.6. 认真填写设备月使用调查表,做好缺陷记录, 维修维护保养记录。
搞好设备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防变形。
保持零件、附件及工具完整无缺。
2.7. 经常保持设备和环境清洁卫生, 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
2.8. 搞好设备润滑。
坚持”五定”、””三级过滤( 五定: 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 三级过滤: 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 岗位储油桶到油壶, 油壶到加油点) 。
同时对润滑部位和油箱等定期进行清洗换油。
2.9.1. 设备检修人员对所有的设备, 应按时进行巡回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配合操作人员搞好安全生产。
2.9.2. 精心维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 听、擦、闻、看、比了解设备状况, 定时定期巡回检查路线,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排除隐患。
3.各类设备维护保养细则:3.1. 车床类: 设备负责人每月检查变速箱油油位, 不够时及时添油。
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变速箱油。
每天工作完成后清理机床( 包括清除积屑, 擦拭机床表面、丝杠、光杆、和离合器拉杆) 。
3.2. 钻、铣、刨床类: 设备负责人每月检查一次变速箱油和液压油, 每三月换一次油。
每天工作完成后清理床身。
刨边机每月检查一次液压油, 每半年换油一次,每周至少2次卫生全面清理,部件连接紧固。
3.3. 焊接设备类: 设备负责人每天清理焊机、水箱表面, 使用完后将备品备件妥善收致,电缆线盘致整齐,电焊机、氩弧焊机放置位置不可超过端电源(配电柜)1.5米。
每月进行一次内部积灰清理。
3.4. 卷板机: 设备负责人每三月给滑动及滚动轴承加注一次润滑脂,每月检查液压油油压, 不足时及时检查油路或加油,每周至少2次卫生全面清理,部件连接紧固。
3.5. 剪板机: 设备负责人每月检查一次、每季度更换一次液压油,每周至少2次卫生全面清理,部件连接紧固。
3.6. 天车: 设备员、设备维保员每月检查一次天车线路﹑部件的连接情况, 发现松动, 及时与设备负责人共同处理,并按起重行业标准进行例检、周检、月检、年检及巡检保证设备使用安全。
3.7. 滚轮架: 设备负责人每月检查减速机油油位, 不够时及时添加;每半年更换一次减速机油; 每周至少2次卫生全面清理。
3.8. 焊条、焊剂烘干箱: 设备负责人每天保证设备表面干净, 每周末对设备内部焊剂渣及废焊条进行清理。
3.9. 水电气: 设备使用完或人离开工作现场,必须切除水电气,做好节能降耗。
3.10. 其它公辅设备设施: 责任人应妥善收致,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除尘、紧固、防锈等处理,保证设备设施正常、安全使用。
3.11. 事业部所有设备、设施等管理维护工作, 明确分工后, 负责人应按相应规范执行,没有列入的参照<设备管理规程>-设备三级保养规范等进行。
4.设备考核细则:4.1考核对象a. 在用设备(设施)b. 设备(设施)责任人c. 设备(设施)所属厂(科)d. 设备管理人员4.2考核内容4.1. 设备使用情况, 包括设备是否完好、使用是否得当、是否存在造成设备损坏隐患。
4.2. 设备备件品是否齐全完好,使用是否正常。
4.3. 设备维护保养情况, 包括日维护、周维护、月维护, 设备是否润滑、除尘, 设备上是否堆放杂物, 识标是否清楚, 设备规定记录是否照常填写。
4.4. 设备设施使用后现场整理情况, 水、电、气是否完全关闭, 工作现场周围卫生是否打扫干净, 设备是否摆放到指定位置。
4.5. 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规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及相关工作是否实施到位。
4.3考核办法4.3.1 设备相关管理人员根据<设备管理规程>及<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规定对设备进行检查,以<设备月使用调查表>统计结果为主要依据,进行奖罚; 年终根据<设备状态数据库>当年设备整体结果, 评选出红旗设备、设备维护先进个人及病态设备进行二次奖罚。
4.3.2. 设备所属厂(科)对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管理应认真负责, 保证所属厂(科)设备使用安全,保证生产。
4.3.3.设备考核范例:A1. 焊接/滚轮架等设备备品备件。
如:焊枪、焊帽、手把正负极连接线、手控盒及连接线的使用周期为6个月,设备负责人负责所划分设备及备品备件的管理看护,所属厂(科)负责监管,若在规定周期内出现问题,所产生费用个人承担60%,所属厂(科)承担40%。
A2.设备使用完后,未关闭水、电、气, 设备未将电缆收治盘放整齐,设备未归位,每次扣除所属厂(科) 200元,个人100, 因此造成设备损失, 产生费用,个人承担80%, 所属厂(科)承担20%。
A3. 变压器、风机、角磨机及照明等辅助设施, 使用周期为6个月。
灯头、灯线、电线板、连接线等使用周期为3个月。
使用单位、使用个人应做好保管维护,若在规定期限内出现丢失、修复等,产生费用个人承担60%,所属厂(科)承担40%。
A4.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失/故障,修复费用个人承担承担70%,所属厂(科)承担负30%。
A5.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影响生产,并出现修复费用,由设备管理人员判定原因后,报设备主管处以于处理。
A6.<设备月使用调查表>当月与上月检查结果一致,未产生费用。
A类设备嘉奖负责人200元,B类设备嘉奖负责人100元, C类设备嘉奖负责人50元, 常见设备及其它未调查的辅助设备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100元以内嘉奖。
B. 各类人员对设备管理、运行、改进提供合理化建议的, 经试行,取得益效的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嘉奖。
C.各类人员对设备能够高效运行, 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生产成本, 提供改进技术资料及方案, 经鉴定合格,并参与设备技术改进,最终实现理想化的,给予200到1000元嘉奖。
D. 设备主管随时可检查、询问设备相关管理实施人员工作进行情况,对于疏漏或失职造成管理混乱,设备损失的,以于100元到500元之间处罚。
E. 各类人员未遵循<设备管理规程>及<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引起不安全事故或致使主要生产停止,责任人应负主要责任,并加以处分,取消年终优秀员工评选资格,取消次年岗贴递进资格, 其它相关人员视设备损失以于处罚。
4.4考核要求4.4.1. 被考核厂(科)的相关人员在考核过程中应配合考核人员的工作。
4.4.2. 考核工作尽可能体现公平、公正。
4.4.3.考核成员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严禁故意刁难被考核单位、配合被考核单位作假或在考核过程中有偏袒行为。
4.4.4.所有考核结果必须在考核结束7日内存入<设备状态数据库>,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设备主管及相关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