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1)》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1)》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
教学内容: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教科书第94页的例1、96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新课讲授
1.学习例1
根据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制作成的统计表
(1)在理解统计表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单式条形统计图。

(2)学生完成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单式条形统计图,点击课件,完整地展示统计图,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完成教材第95页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统计图。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统计表是统计图的基础。

要做统计图,一般会先做统计表。

统计表中的数据很详细,但是不利于直观地分析问题。

所以,如果要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就要在统计表的基础上做相应的统计图,其中,条形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各变量的数量差异,折线图能直观地反映各变量的变化趋势。

总之,统计表的优点是详细,便于分析研究各类问题。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反映变量的数量差异,便于比较数量差异,研究数量差异问题。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相应成比例的直条,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明各种数量的多少。

条形图是统计图资料分析中最常用的图形。

按照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纵式条形图和横式条形图;按照分析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条形比较图和条形结构图。

特点:(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2.教学教材第96页例2。

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

认真观察两幅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人?
第一幅图每格代表1人,纵向比较长一些。

第二幅图每1格代表2人,纵向短一些。

(2)最喜欢()的人数最多。

(3)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
右图纵轴中没有5这个数量,而5在4与6中间,故表示方法就是找出纵轴5的位置就行了。

(4)你认为用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结合本题,喜欢粥的人数较多,用第二幅图比较合适。

三、巩固应用
1.完成97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