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原则在经贸合同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合作原则作为当今语用学研究的基础,运用范围已从狭义的人际会话扩展到广义的文本交际。本文主要探讨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在经贸合同翻译中的应用:数量准则要求原文所有的信息必须完全转移到译文中;质量准则要求原文内容的转译要准确无误;关系准则要求译文需符合合同的语言规范;方式准则要求译文避免歧义,力求简练。
【关键词】合作原则;经贸合同;翻译
1、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外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合同的翻译,尤其是经贸合同的翻译日益增多。合同翻译的质量对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本身的履行及合同争议的解决常常会有极大的影响,这就给此类合同的翻译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文将从合作原则的角度探讨经贸合同的翻译。
2、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演讲《逻辑与会话》时率先提出的。格莱斯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每条准则又包括一些次准则,它们分别是:
(1)数量准则:
①所说之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②所说之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质量准则:
①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
②不要说证据不足的话。
(3)关系准则:要有关联,要切合题旨。
(4)方式准则:要明白清楚。
①要通俗明白,避免晦涩。
②要清楚明了,避免歧义。
③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
④要井井有条,避免杂乱。
3、合作原则在经贸合同翻译中的应用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虽然是以口头会话交际为取向,但其研究成果完全适用于书面交际,并对书面交际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经贸合同属于书面交际的范畴,所以,合作原则也同样适用于经贸合同翻译。下面将举例说明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及其次准则在经贸合同翻译中的应用。
3.1数量准则在经贸合同翻译中的应用
数量准则要求原文所有的信息必须完全转移到译文中。经贸合同的目的在于把合同原文的信息全部转译到译文中,使合同译文的使用一方充分了解当事人双方在有关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译者的任务就是用准确严谨的语言确保译文达到合同原文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例:“site”means the land and other laces on, under, in
or through which the permanent works or temporary works designed by the engineer are to be executed.
译文1:“现场”指建筑工程师设计的永久或临时性工程所需的土地及其他场地。
译文2:“现场”指修建工程师设计的永久工程或临时工程所需的土地和其他场所,包括地面、地下、范围之内或途经部分。
原文中“on, under, in or through”这些介词所指的是“这块土地”的范围。合同原文如此详细地标明,是因为这些界定涉及施工中的很多权益问题,在翻译时必须保留这些信息。合同译文要叙述正确详尽,内容既不扩大也不缩小。
3.2质量准则在经贸合同翻译中的应用
质量准则要求原文内容的转译要准确无误。经贸合同的译文除了符合法律文本语言规范,还要符合商务文本语言规范。译者按质量准则翻译合同时,需要符合法律文本规范的语句表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精确而不失权威性。
例:如因违反合同而造成损失的,应由违反合同的一方承担经济责任。
译文:in case of losses caused by a breach of contract,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shall be borne by the party who has breached the contract.
“经济责任”主要指合同当事人在违反合同时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主要形式有“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所以经济责任应
译为“financial responsibility”而不应满足字面上的一致,译为“economic responsibility”。
3.3关系准则在经贸合同翻译中的应用
关系准则要求译文需符合合同的语言规范。由于国际经贸合同结合了法律文书和商务文书的特点,许多一般文本中的常用词语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合同译文是否切题,关键在于译者能否正确理解原文词句,根据原文意思为这些多义词选择最贴切的译义。
例1:reference is made to your sales confirmation no.1529. 译文:现谈到你方的第1529号销售确认书。
例2:a reference to your records will show that we have;more than once asked you to establish l/c against s/c no.2523. 译文:查阅你方记录可以看出,我方已多次催促,要求你方对第2523号销售确认书开立信用证。
“reference”的一般义是“参考”,但是将这个意义放入这两个句子,翻出的译文只能让人觉得不着边际。“reference”在例1中的意思为“谈到、说到”;在例2中解释是“查阅、查考、涉及”。可见,在翻译国际经贸合同时,译者应以关系原则为指导,全面、客观地去理解和选择词义,不可“望文生义”或随意“对号入座”。
3.4方式准则在经贸合同翻译中的应用
方式准则要求译文避免歧义,力求简练。译者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把规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合同原文准确无误地翻译成具有和原文同
等功能的译文,让译文中的每一条款都表达精确。
例:卖方交货日期不得迟于1997年7月31日。
译文1:seller shall deliver the goods before july 31,1997. 译文2:seller shall deliver the goods on or before july 31,1997.
译文1中使用了before,给译入语的另一方一个含糊的时间概念,不知是否包括july 31这一天;而译文2使用了on or before明确的时间概念,这样不会引起误解。
4、结语
在书面交际活动中,译者通过译文构建起一座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实现译文读者和原文作者的成功交际。由于合同是合同双方为实现并维护各自利益而签署的一种法律文书,所以这种书面交际更讲求信息交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译者遵循合作原则及其次准则,严谨准确地进行经贸合同的翻译。
【参考文献】
[1]陈春晓.涉外经济合同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0(4).
[2]曹祖平.新编国际商法[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3]邓含能,徐惠莲.论工程合同英语语言的严谨性[j].中国科技翻译,2001(6).
[4]胡庚生.国际商务合同起草与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5]何自然.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