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民族品牌的维护和发展_孙振峰

论民族品牌的维护和发展_孙振峰

3 民族品牌的发展战略
3 . 1 增强品牌意识 想塑造一个企业的品牌首当其冲的应
是 增 强 企 业 的 品 牌 意 识 。产 品 的 品 牌 不 仅 包含产品本身的质量,服务的质量,同时也 包 括 满 足 消 费 者 需 求 的 能 力 。品 牌 是 一 种 企 业 的 文 化 、企 业 的 胸 怀 、企 业 的 愿 景 。包 含了社会责任感,只有胸怀大局的企业才 能 够 永 续 经 营 。中 国 企 业 应 增 强 品 牌 意 识 , 加 速 品 牌 建 设 。始 终 如 一 , 真 诚 的 服 务 , 使 得 品 牌 深 入 人 心 。用 自 己 产 品 的 质 量 给 消 费者印下烙印,才能够融入世界经济一体 化中。
2 . 2 部分企业缺乏危机变革意识 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格局,我国许多
民 族 企 业 跟 不 上 世 界 经 济 革 新 的 节 奏 。缺 乏 变 革 意 识 ,认 为“ 老 牌 即 是 名 牌 ”,对 一 些 优势已去的民族品牌盲目自恋,坚持以一 些“ 老 产 品 ”和“ 老 品 牌 ”作 为 企 业 的 产 业 支 柱和形象标志,不愿积极地创新和变革,结 果 必 然 使 企 业 也 被 市 场 所 淘 汰 。一 些 过 去 家 喻 户 晓 的“ 名 牌 产 品 ”现 在 已 倍 受 冷 落 , 甚 至 已 退 出 市 场 。如 果 民 族 品 牌 忽 视 产 业 升 级 ,不 去 创 新 ,而 是 因 循 守 旧 ,注 定 企 业 永远长不大。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NO.1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论民族品牌的维护和发展
学 术 论 坛
孙振峰 ( 中共唐山市委机关印刷厂 河北唐山 0 6 3 0 0 0 )
摘 要:随着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取得一席之地,站稳脚跟,就必须在国际上树立自己的民族
2 . 3 外资加速并购, 民族品牌流失严重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有
输 出 产 品 、输 出 资 本 、输 出 品 牌 三 种 方 式 , 输出品牌只动用本国少量的资源和资金, 甚至根本不用资金,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人 力和设备,生产他们的品牌,这样便可以达 到 消 灭 竞 争 对 手 ,获 取 垄 断 地 位 的 目 的 。20 世 纪 90年 代 初 ,外 资 并 购 中 国 企 业 ,首 选 的 是 有 传 统 技 术 优 势 、国 内 市 场 比 较 广 阔 并 且 运 行 良 好 的 传 统 产 业 ,如 纺 织 、印 染 ,但 后来外企对知名度高的企业及其品牌产生
4 结语
通过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1)面 对 全 球 经 济 一 体 化 的 格 局 ,企 业 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谁拥有了知名的 品 牌 ,谁 就 拥 有 了 巨 大 的 市 场 空 间 。中 国 民 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 之位,就必须全力打造自己的企业品牌; (2)面对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我国民 族品牌存在的问题,政府同企业共同努力, 从法律政策,企业的长期战略,到具体的实 施策略等全方位来解决当前的问题,争取 打造出越来越多的世界名牌。
参考文献
[1] 黄 彤 彤.我 国 企 业 品 牌 国 际 化 策 略 研 究 [J].管 理 与 财 富 ,2006(23).
[2] 丁 建 军.我 国 对 外 贸 易 中 的 品 牌 营 销 对 策 [J].中 国 经 济 导 刊 2005(11).
[3] 张 迎 . 我 国 民 族 特 色 产 品 品 牌 国 际 化 .
品牌的根基就是产品的质量,产品的 质量包括产品本身的质量也包括服务质 量 。没有好的质量一切都是空谈。但我国有 的企业并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以至于在国 外一提起中国制造,几乎成了劣质产品的代 名 词 ,我 国 的 部 分 产 品 没 有 过 硬 的 产 品 质 量,只能做最初步的加工,而剩下的精加工、 包 装 、贴 牌 等 部 分 只 能 由 人 家 来 完 成 ,当 然 我们也就只能拿微薄的利润,对于品牌的创 立也就更无从谈起了。因此要塑造民族品牌 最基础的是要保证产品的质量。
3 . 4 品牌定位突出民族文化性 品 牌 定 位 突 出 品 牌 个 性 ,民 族 性 。要 注
意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来丰富品牌的内 涵,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时注意品牌国际化 时的本土化,创造品牌民族个性与差异化 优 势 。在 选 择 目 标 市 场 时 企 业 要 分 析 其 特 有的文化属性与文化背景,注重文化的适 应 性 与 互 动 性 。认 知 当 地 文 化,进 行 品 牌 价 值理念,广告策划等文化属性的融合,因势 利导,将本国文化适当融入目标市场的文 化 中 去 。继 承 和 发 扬 我 国 文 化 精 髓,用 文 化 创造需求,注重寻求和当地文化的契合点, 从而达到对目标市场的品牌渗透。
2 民族品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 . 1 品牌意识淡薄, 很多企业满足于贴牌生产 当前中国许多产业已经是世界第一,
但很少有自己的品牌,中国经济在某种意 义 上 成 为 没 有 品 牌 的 打 工 经 济 。我 国 的 一 些 企 业 家 缺 乏 长 远 的 品 牌 战 略 意 识 。国 内 很多企业仍只处于贴牌生产的状态,从企 业在国际市场上长远发展来看,贴牌具有 局限性,必须树立自己的民族品牌,因为贴 牌生产的利润空间较少,受委托的企业如 果不创建自己的品牌,而是过于依赖委托 方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中就没有名正言顺 的市场地位,利润被压榨,而且企业也缺乏 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3 . 2 增强法律意识, 保护民族产业 国 家 要 大 力 支 持 民 族 品 牌 。通 过 各 种
法 律 、法 规 、政 策 对 民 族 品 牌 进 行 保 护 。尤 其要加强对世贸组织中有关知识产权等相 关条例的研究运用。
要 维 护 品 牌 独 立 性 。企 业 应 充 分 认 识 到自有品牌的意义,不能轻易在商业往来 和资本运营过程中失去品牌的所有权,否 则就等于将市场拱手相让,尤其是在与外 资 合 作 的 过 程 中 要 时 刻 提 防 。要 防 止 恶 意 抢 注 民 族 品 牌 的 行 为 。近 年 来 在 国 内 外 屡 屡发生我国知名商标被抢注的事件,对此, 我们要接受经验教训,一方面要积极进行 事先预防,主动进行国际注册和防御性注 册 。另 一 方 面 针 对 恶 意 抢 注 等 违 法 行 为,积 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了浓厚兴趣,这些知名品牌又是外企进入 中国市场的障碍,于是,通过并购来消灭这 些 品 牌 便 成 为 外 企 扫 除 障 碍 的 利 器 。一 旦 外资取得控股权后,往往会把一个好端端 的 中 国 民 族 品 牌 逐 渐 冷 藏 、冰 冻 直 至 消 失 , 最后用外国品牌取而代之。 2 . 4 品牌基础薄弱
1 民族品牌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创造了相当 多的民族品牌,基本上完成了对洋品牌的 模 仿 、借 鉴 ,对 民 族 品 牌 的 认 识 、挖 掘 、独 立 创新的实践过程,很多民族品牌价值处于 攀升状态。
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民族品牌成长过 程 毕 竟 太 短 暂 ,品 牌 价 值 ,品 牌 实 际 竞 争 力,品牌管理经验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特色 品牌相比还处于劣势,一些优质民族品牌 正 处 于 萎 缩 状 态 。许 多 有 中 国 特 色 产 品 进 入 外 国 市 场 ,却 以 该 国 品 牌 的 面 目 出 现 。从 上 个 世 纪 90年 代 至 今 ,被 外 资 收 购 的 民 族 品 牌 更 是 不 计 其 数 。其 中 不 少 民 族 品 牌 在 被外资收购后已被人们遗忘,而外资品牌 则趁机蚕食市场份额。
[D]2006[24]. [4] 张 佑 林 .品 牌 合 资 问 题 的 思 考 2007 [5] 杨 崴 . 提 升 我 国 民 族 品 牌 核 心 价 值 商
业 研 究 ,2007(5). [6] 刘 雯 . 中 国 民 族 品 牌 发 展 .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2009(11).
240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品牌。要发掘中国企业品牌的优势和潜力, 扬长避短。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民族品牌发展的现状, 其次分析了民族品牌发展中面临的问
题, 最后提出了民族企业品牌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民族企业 品牌 战略
Hale Waihona Puke 中图分类号:F2 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1 ) 0 6 ( a ) - 0 2 4 0 - 0 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树 立世界品质的思想,把企业品质目标与世 界 标 准 接 轨 ,确 定 产 品 需 要 有 关 的 质 量 、与 产 品 设 计 有 关 的 质 量 、与 产 品 设 计 的 符 合 性 有 关 的 质 量 、与 产 品 保 证 有 关 的 质 量 。
做 企 业 、做 产 品 要 有 法 律 观 、道 德 观 , 把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真正 融 入 到 生 产 、加 工 、宣 传 、检 测 等 各 个 环 节 中 去 。做 到 了 这 些 自 然 就 能 保 证 产 品 的 质 量,避免品牌肤浅现象的出现,就能通过优 质的产品,真诚的服务来体现产品的品牌 价值。
3 . 3 提高产品质量, 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质量不仅是指产
品的质量,还包括服务质量,经营质量等。 只 有 向 消 费 者 提 供 的 产 品 、服 务 等 超 出 他 们的期望值,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从而有 效 的 建 立 起 品 牌 形 象 。这 就 要 求 企 业 改 变
以往的以品质抓质量的做法,而是把提高 质量放到满足顾客的需求上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