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一千零一夜阅读指导课教案

最新一千零一夜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千零一夜》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故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进而让学生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组讨论、交流心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和人生哲理,真正做到“我阅读、我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难点:通过《一千零一夜》的导读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认为阅读是件令人快乐、有意义的事。

教学方法
谈话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外书《一千零一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书是一剂良药,读书会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美丽,更快乐。

老师禁不住想问一句,你们喜欢课外阅读吗?
生:喜欢。

师:我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常常去咱们学校的图书馆借阅课外书,截止到目前,大家都看过哪些课外书呢?
生:(《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森林三个小矮人》……)师:我们班同学读了这么多的书呀!真是太棒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啊!今天,老师还要向你们特别推荐一本非常好看的书——(PPT
出示句子)
A、它是世界文学艺术殿堂中一株永远艳丽多彩的奇葩!
B、高尔基说:它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C、英国学者基布说:它“在世界文学史上获得了永恒的声誉”!
多么高的评价!我们一定不能错过它。

这本书就是《一千零一夜》(板书课题:《一千零一夜》),让我们一起走进它吧!
二、交流研讨
(一)、学习读书方法
1、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在你读书过程中,你是怎么做的?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时,你会怎么做?
(学生汇报。


2、介绍“阅读六字法”。

原来同学们都那么会读书,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总结为六个字“读、查、划、摘、想、记”。

(PPT出示,具体讲解)
3、下面我们就用“阅读六字法”分组阅读《一千零一夜》王国里的故事。

(二)、导读《一千零一夜》
1、揭示题目由来(PPT展示)
找学生读。

2、了解封面信息(学生翻看《一千零一夜》课外书,PPT展示封面图片)
从封面上我们能了解哪些信息呢?
(参考答案:书名、作者、出版社……)
3、再翻到目录,目录起到什么作用呢?(PPT展示目录图片)。

从目录上你知道了点什么?
(参考答案:神话故事的名称,每个故事是第几部,在哪页。

总共有多少个小故事。


4、分组阅读书中的故事,然后回答下面几个问题(PPT出示问题):
1、今天你读了哪个故事?
2、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3、你读懂了什么道理?
4、你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
(学生阅读,交流,探讨。

教师指导。


三、课堂检测
10分钟后,学生分组回答。

教师作评价。

四、拓展延伸
你还有什么好的阅读方法介绍给大家。

五、布置作业
PPT:
1、课后四人为一小组认真阅读《一千零一夜》,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交流读书心得;
2、边读边摘录出好词、好句,写在你的“采蜜集”上,来丰富我们的词汇,帮助我们写好作文。

六、板书设计:
《一千零一夜》


“阅读六字法”划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II卷3至9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01)1(=+++y x a 与圆022
2=-+x y x 相切,则a 的值为
(A )1,1- (B )2.2- (C )1 (D )1- (2)复数3)2
321
(i +的值是 (A )i - (B )i (C )1- (D )1
(3)不等式0|)|1)(1(>-+x x 的解集是
(A )}10|{<≤x x (B )0|{<x x 且}1-≠x
(C )}11|{<<-x x (D )1|{<x x 且}1-≠x
(4)函数x a y =在]1,0[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这和为3,则a =
(A )21 (B )2 (C )4 (D )4
1 (5)在)2,0(π内,使x x cos sin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45,()2,4(πππ
π (B )),4(ππ (C ))45,4(ππ (D ))2
3,45(),4(ππππ (6)设集合},412|{Z k k x x M ∈+==,},2
14|{Z k k x x N ∈+==,则 (A )N M = (B )N M ⊂ (C )N M ⊃ (D )∅=N 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