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铁路法
课程代码:100308
学时:36 学分:2 讲课学时:36上机/实验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铁路旅客运输服务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高铁乘务)
开课院系:旅游管理系
教材:彭进.铁路客运规章教程.中国铁道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高铁乘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基础课,以运用规章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重点,以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目的。
其任务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遇到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客运运价
教学要求:
了解客运运价里程的含义、确定;
理解客运运价里程的计算规定;
熟悉旅客票价的制定、计算方法;
了解旅客票价表的使用;
熟悉行李、包裹运价的制定;
了解客运杂费的种类和标准。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旅客票价、行李、包裹的制定、计算方法;
【本章难点】旅客票价、行李、包裹的制定、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客运运价里程、旅客票价、行李、包裹运价、客运杂费。
第二章旅客运送条件
教学要求:
理解掌握铁路运输合同的概念、旅客与承运人的权利和义务;
了解车票的种类和作用;
掌握车票的发售;
熟悉旅客乘车条件;
熟悉车票的有效期;
熟悉并掌握误售、误乘、丢失车票的处理;
掌握车票的检验和违章乘车的处理;
掌握退票和旅行变更处理;
熟悉旅客携带品范围和违章处理;
熟悉旅客遗失物品的处置。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车票的发售、车票检验和各类处理;
【本章难点】误售、误乘、丢失车票的处理
教学内容:
铁路旅客运输合同、车票、售票与购票、旅客乘车条件、车票的有效期、误售(误购)、误乘、丢失车票的处理、车票的检验和违章乘车的处理、退票和旅行变更、旅客携带品
第三章行李、包裹运输
教学要求:
理解掌握行李运输合同概念和托运人、承运人的权利和义务;
熟悉行李的范围;
熟悉包裹的范围;
掌握行李、包裹的托运和承运;
熟悉保价运输;
熟悉包装和货签、押运、运到期限、到达保管、通知和查询、装卸和交付;
理解变更运输情形;掌握变更运输处理办法;
掌握品名重量不符及无票运输的处理;
掌握无法交付物品的处理;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行李、包裹托运和承运流程及处理办法
【本章难点】行李、包裹托运和承运环节各类情况的处理
教学内容:
行李、包裹运输合同、行李的范围、包裹的范围、行李、包裹的托运和承运、保价运输、包装和货签、包裹的押运和带运、运到期限、到达保管、通知和查询、装卸和交付、变更运输、品名重量不符及无票运输的处理、无法交付物品的处理
第四章特定运输
教学要求:
熟悉包车运输费用的计算;
熟悉租车及租用、自备车辆的挂运和行驶;
了解过轨运输;
理解旅游列车运输含义;
熟悉旅游列车办理条件、费用计算;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包车运输、旅游列车
【本章难点】包车运输、旅游列车费用计算
教学内容:
包车运输、租车及租用、自备车辆的挂运和行驶、过轨运输、旅游列车运输
第五章路内运输
教学要求:
了解铁路职工乘车证的种类;
熟悉铁路职工乘车证的使用范围、规定;
掌握违章使用铁路职工乘车证的处理规定;
熟悉路外人员使用乘车证及特种乘车证;
熟悉路用品的运送和携带。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铁路职工乘车证的使用范围、规定
【本章难点】违章使用铁路职工乘车证的处理规定
教学内容:
铁路职工乘车证、路外人员使用乘车证及特种乘车证、路用品的运送和携带
第六章铁路旅客运输事故的处理
教学要求:
熟悉和掌握线路中断时的处理;
熟悉和掌握旅客发生急病或死亡的处理;
熟悉和掌握旅客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
熟悉和掌握行李、包裹运输事故的处理。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各类事故处理
【本章难点】各类事故处理
教学内容:
线路中断时的处理、旅客发生急病或死亡的处理、旅客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行李、包裹运输事故的处理
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
讨论课:结合授课内容布置相关讨论,要求同学在课前先查阅相关主题的专业期刊论文,收集有关数据资料,通过分析形成自己的基本观点,在课堂上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熟记有关铁路运输法律法规,并能初步运用这些规范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数分配
课程内容讲
课
实验
习题课
讨论课
课程设计上机小计
客运运价 4 2 6
旅客运送条件8 2 10
行李、包裹运输8 2 10
特定运输 2 2
路内运输 2 2
铁路旅客运输事故的处理 4 2 6
共计28 8 36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铁路客运规章的基本知识,掌握铁路客运中各类问题的处理办法,达到能够针对实际问题,具有分析、研究和提出解决方案的初步能力。
六、说明
1.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与铁路运输其他各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先修课程为铁路运输服务等,这些课程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形成比较系统的铁路运输知识体系。
2.有关课程考核问题:考查课,平时考察与期末卷面考试相结合综合评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