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暖通空调 第6章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
暖通空调 第6章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
风机的电动机在输送的空气中
c p f m
安徽工业大学
6.5.1 露点送风系统
风管温升与风机温升对处理过程的影响
t1
t 2
——风管和送风机温升
——回风机温升
夏季使得系统冷负荷增加 冬季使得热负荷增加
安徽工业大学
二次回风系统夏季工况
夏季设计工况
新风O 回风R 混合 M 冷却去湿 L 回风R M1 M R O 混合 S R
MS
QC , S c p (t R t S )
Qh , S tS tR M c
S
p
安徽工业大学
例题
某空调房间室内全热冷负荷为75kW,湿负荷为8.6g/s,室内状态点为25℃, 60%,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kPa,求送风量和送风状态点。
解:(1)确定热湿比
全新风系统(直流式系统)
全部采用室外新鲜空气
再循环式系统(封闭式系统)
全部采用再循环空气
回风式系统(混合式系统)
采用部分新鲜空气和室内回风混合
安徽工业大学
6.1.2 空气-水系统
空气-水系统:由空气和水共同来承担房间冷、热负荷的系统
系统分类(根据在房间内的末端设备形式):
0-9:去湿减焓过程
安徽工业大学
6.2.3 焓湿图的应用
已知两种状态空气按比例混合求混合状态参数
已知:空气A的温湿度为25℃、55%,空气量 M A 3kg / s ;空气B 的干、湿球温度为30℃、25℃,空气量 M B 2kg / s ;当地大气压 为101.3kPa。求:混合状态点的参数
安徽工业大学
6.2.3 焓湿图的应用
已知一状态点和热湿比求另一状态点
已知:空气A的温湿度为25℃、55%,求沿热湿比ε=10000kJ/kg的过 程线到达A点的另一空气状态点。(1)该空气状态饱和状态接近 95%;(2)该空气状态的温度比A的温度低9℃
求解思路: 通过A点引一平行于ε=10000kJ/kg的直线(过程线) (1)过程线与φ=95%等相对湿度线的交点即为所求状态点
M S dS 103 MW M S d R 103 1000M W MS dR dS )
安徽工业大学
湿平衡
6.3 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和送风参数的确定
夏季送风参数的确定
工程上常根据送风温差来确定送风状态点
舒适性空调和要求不严格的工艺性空调,采用较大送风温差 《规范》规定
全新风系统(直流式系统):送风全 部采用新风的系统
能耗高 适用于不允许有回风的场合及防止污染物 互相传播的场所
再循环系统(封闭式系统):送风全 部采用回风的系统
无新风负荷,能耗低
卫生条件差 不适用于有人员的场所,适用于间歇运行 的系统
安徽工业大学
6.5.1 露点送风系统
适用场合:有不同温度需求或负荷变化不同的场合
安徽工业大学
6.5.2 再热式系统
夏季设计工况
新风O 回风R 混合 M 冷却去湿 D 再加热 S R
再热量
Qre M S (hS hD )
空气冷却设备制冷量 • 室内冷负荷
• 新风冷负荷
• 再热量
安徽工业大学
6.5.2 再热式系统
MS
QC 75 5.56kg / s 20000 / h kg hR hS 55.5 42
MW 8.6 5.55kg / s 19974 / h kg d R d S ) 11.8 10.25
安徽工业大学
空调系统送风温差为25-16=9℃,符合规范要求
送风温差较小,送风量大,房间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较好
空气冷却处理所达到的露点较高,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较高 缺点 冷热量抵消,能耗较高
安徽工业大学
6.6 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室内空气温湿度允许波动区”
工艺性空调:由工艺要求确定室内温、湿度及其允许的波动范围 舒适性空调:允许温、湿度波动的范围比较宽
(2)过程线与t=16℃等温线的交点即为所求状态点
安徽工业大学
6.3 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和送风参数的确定
夏季送风量的确定
全热平衡
M S hS QC M S hR QC MS hR hS
显热平衡
M S c ptS QC,S M S c ptR QC , S MS c p (t R t S )
空气-水风机盘管系统 空气-水诱导器系统 空气-水辐射板系统
安徽工业大学
6.2.1 湿空气的焓湿图
焓湿图上的等值参数线:
等焓(h)线
等含湿量(d)线 等干球温度(t)线 等相对湿度(φ)线 等湿球温度(twb)线 等水蒸气分压力(pw)线 热湿比(ε)方向线
6.6.2.1 露点送风系统的调节
冬季工况:通过调节空气加热器的加热量来改变送风状态点
调节热水(或蒸汽)的流量
已知两个独立 参数,可以确 定其他参数
安徽工业大学
6.2.2 焓湿图上过程线的物理意义
空气状态变化过程:
0-1:冷却去湿过程
0-2:干冷却过程 0-3:冷却加湿过程 0-4:等焓加湿过程 0-5:等温加湿过程 0-6:升温加湿过程 0-7:加热过程 0-8:去湿增焓过程
求解思路: 1、在焓湿图上画出A、B点,并查出其它参数 2、按混合比例确定混合状态点C,在焓湿图上查出C点的参数
AC / CB M A /(M A M B ) 2 / 5
或按A、B的比焓和流量来确定C点的参数
hC (53 3 76 2) / 5 62.2kJ / kg tC (25 3 30 2) / 5 27℃
机房内空气处理机组处理出两种(或多种)不同参数(温、 湿度),供多个区域或房间应用
双风管系统:送出两种不同参数空气并按一定比例混合送人房间 多区系统:在机房内混合后在送入各个房间
安徽工业大学
6.1.1.2 按送风量是否恒定分类
定风量系统
送风量恒定
变风量系统
送风量根据室内要求变化
调节冷冻水流量
三通调节阀调节 二通调节阀调节 调节通过表冷器的风量(空气旁通调节) 混合空气旁通调节(类似表冷器水量调节) 回风旁通调节(二次回风调节) 注意:若对室内湿度有严格要求的场所,则不能采用露点送风空调系统
除湿能力要优 于前两种方案 不一定满足湿 量调节的要求
安徽工业大学
冬季设计工况
送风量:按夏季工况确定
送风状态点:与露点送风系统的确定方法相同
•MH——空气混合后加热过程 •HS`——喷蒸汽等温加湿 •S`S——再加热
安徽工业大学
6.5.2 再热式系统
与露点送风系统的比较
优点
调节性能好,可实现对温湿度较严格的控制,也可对各个房间进 行分别控制
定风量双风道空调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 全空气系统中的空气处理机组 空气-水系统
6.11
6.12
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空调系统的选择与划分原则
安徽工业大学
6.1.1 全空气系统
全空气系统:完全由空气来担负房间冷、热负荷的系统,常 称为集中空调系统 单送风参数系统(单风道系统) 机房内空气处理机组只处理出一种送风参数(温、湿度), 供一个房间或多个区域应用 双(多)送风参数系统
• • 室内冷负荷 新风冷负荷
MS
MS
QC hR hS Q
C ,S
c p (t R t S )
QC,O MO (hO hR )
1000M W MS dR dS )
安徽工业大学
6.5.1 露点送风系统
冬季设计工况
由热负荷和湿负荷计算热湿比
暖通空调 HVAC
第二版
建筑工程学院建环系
第6章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
6.1 6.2 6.3 6.4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的分类 湿空气的焓湿图及其应用 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和送风参数的确定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
6.5
6.6
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
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6.7
6.8 6.9 6.10
调节方法
全空气系统:调节风量和送风参数
定风量单风道系统:风量恒定,调节送风参数(送风温差和含湿量)
送风参数的调节手段
对空气热湿处理设备进行调节 根据室外空气参数的变化,为充分利用室外空气的自然冷量,变换空 气处理过程模式
安徽工业大学
6.6.2.1 露点送风系统的调节
夏季工况:通过对表冷器冷量调节来改变空气处理后的状态点
t o
S L
Q0 GL hM hL
L1
G1hN GW hW hM G1 GW h h SR Q GL G R S G hR hL hR hL RL
安徽工业大学
6.5.2 再热式系统
1、系统图
系统特点:每个房间或区域可根据所需调节送风温度
Q hR hS c dR dS Mw 1000
• 送风口高度≤5m,温差≤10℃
• 送风口高度>5m,温差≤15℃ • 送风量≥5h-1 露点送风(机器露点)
安徽工业大学
6.3 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和送风参数的确定
冬季送风量和送风参数的确定
全年应用的全空气系统
冬季送风量可以与夏季相同,也可以与夏季不同,取较大的送风温差 和较小的风量
Q hR hS 1000 75 c 8721 / kg kJ dR dS 8.6 Mw 1000 (2)确定室内状态点R并确定送风状态点 hs=42kJ/kg,ts=16℃,ds=10.25g/kg hR=55.5kJ/kg,dR=11.8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