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生平介绍
托马斯·杰斐逊(ThmoaSJefferson,1743一1826年),美国的开国元勋,于1743年4月13日出生在弗吉尼亚西部的夏德维尔(Shawdell),父亲是一个种植园主,母亲是一个贵族。
他是《独立宣言》的执笔者,宗教自由法案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还是学者、作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当过弗吉尼亚州州长,驻法国公使,第一届国务卿,第二届副总统,第三届总统。
作为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和战后初期的杰出的政治家和民主主义思想家,他被称为美国民主之父,是美国民主在思想、制度和实践上最伟大的缔造者。
杰斐逊与华盛顿、林肯一起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的三大伟人。
但正如马隆教授(Pr.oMumasMalone)在其著作((托马斯·杰斐逊和他的时代})(ThmoasJeffersonandHisTime)一书中写道的那样:“华盛顿是独立共和国的主要象征,林肯是维护联邦统一的主要象征,但是杰斐逊在他的许多丰富多彩的成就方面迈越了这两个人。
”〔,l”华盛顿与杰斐逊相比,只是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和政治活动家,而缺少理论上的建树。
而林肯自称杰斐逊是他的政治和理论导师,他认为杰斐逊不仅是缔造民主社会原则和公理的先哲,而且也是美国民主政治的最伟大的实践者。
林肯在政治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更新着杰斐逊的思想,不断从杰斐逊那里汲取信念和力量。
可以说,杰斐逊缔造了美国民主主义的政治文化,而林肯则是这种政治文化的更新者。
2主要成就
早期起草《独立宣言》《独立宣言》中所体现的原则就一直在全世界为人传诵。
美国的改革家们,不论是出于什么动机,不论是为了废除奴隶制,禁止种族隔离或是要提高妇女的权利,都要向公众提到“人人生而平等”。
不论在什么地方,当人民向不民主的统治作斗争时,他们就要用杰斐逊的话来争辩道,政府的“正当权力是经被治者同意所授予的”。
总统期间的表现及成就
在杰斐逊任职期间,他派人赴法国谈判,以期购买新奥尔良和西佛罗里达。
当时,拿破仑正同英国作战,急需战争经费,便答应了条件,出售了从密西西比河到洛基山山脉的一大片土地。
这宗地产交易,经过讨价还价,终于以3美分一英亩的价格成交,史称“购买路易斯安那事件”。
这一宗买卖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
他废除国产税,重视发展农业,维护民族经济。
二主要政治思想
1自然权利理论
思想渊源:
作为18世纪美国自由主义杰出代表人物的托马斯·杰斐逊,其自由主义思想来源于英法的启蒙思想,特别是约翰·洛克的自由思想,这是毋庸置疑的。
除此之外,杰斐逊在少年和青年时代首先接触的读物是古典作品,而且他一再表示阅读古典作品是他的最大兴趣,这种兴趣到老年时还很浓厚。
古代希腊、罗马思想家在精神文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们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对于美的爱
好、对于思想自由的重视及对于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对于人的尊严的强调(当然是在自由人的范围内),都给杰斐逊以巨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追求真理的精神,霍勒斯充满生活艺术的田园诗,塔西陀的政治智慧,所有这些都给杰斐逊以启迪,甚至杰斐逊在文章写作的风格上也受到古典著作的极大影响。
因此,杰斐逊既接受了17和18世纪英法先进思想的洗礼,又从古典文化中吸收了营养,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这使他不但在一帮保守主义者面前鹤立鸡群,而且也使他在其自由主义同伴(如詹姆斯·麦迪逊)中也显得出类拔萃。
这一点在他起草的《独立宣言》的内容和笔调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杰斐逊深受自然权利学说的影响。
在1776年他草拟的《独立宣言》原稿中,他对自然权利作了正面的阐述:“我们认为下面这个真理是神圣的和无法否认的:人人生下来就是平等和独立的,因而他们都应该享有与生俱来的、不能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的保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2民主自治思想
(一)横向上实行三权分立制
杰斐逊认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相互牵制、互相平衡才是最完美的功效。
他说:“这些权力由多数人行使,而不是由一个人行使,也不会减轻(暴政的程度),173个暴君(下议院有173个议员)和一个暴君一样,都会压迫人。
”我们要为之战斗的政府,不仅应该建立在自由的原则之上,而且也应该把权力分开,使其平衡,使任何一个权力机构都不能超越出它们的合法限度之外,使其有效地抑制和制约。
因此,立法、行政、司法部门应该分开和有区别,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同时行使一个以上的权力。
只有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相互牵制、互相平衡才能发挥最完美的功效。
把三个权力都集中在一个主体或个手中,就会产生压迫人民的暴政。
把三个权力都集中在一个机构身上就是一个暴虐的政府,所以要分权。
在他看来,不仅三个权力要分开,还要相互牵制、相互平衡,不使任何一个权力扩大,以致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
三个部门中的每一个部门都有同等的权利去为自己决定在宪法下面的他们的职权是什么,而无需考虑其他部门在同样问题下面为他们自己作出什么决定。
(二)纵向上实行地方层层分权制
杰斐逊不仅从立法、司法和行政横向上进行分权,而且要从纵向上分权,乡镇自治、县自治、州自治,层层自治,层层分权。
他认为国家应该被划分为多个州,以便每个州可以做直接与它有关的事,做比遥远的权威当局做得更好的事。
每一个州又划分为县,每个县都照看境内的事物,而每个县又划分为市镇或分区。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实行这种小区域的直接民主,使得更多的政治权力和政治事物可以由上而下统一,由基层组织和人民来行使和完成。
这样可以使政治更多地反映和表达人民的意愿,更加激发人民对政治和自己切身利益关切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最广泛直接地推动人民的政治参与。
对此,杰斐逊称之为“真正的共和主义”。
(三)人民参政原则
杰斐逊把这一原则看作实现人民自治,防止暴政的最有效的措施。
1、杰斐逊将普选权看做人民参政的基本前提。
2、杰斐逊把“人民监督”看做人民参政行使权力的重要手段
3、为了防止人民参政时的意见分歧,杰斐逊提出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4、为了保证人民参政原则的实现,杰斐逊还提出从经济上消灭巨富赤贫的差距,
以防止过分的财产权会侵犯人民权利的主张。
三主要评价
1、历史意义
从积极方面来说,有以下的特点:①其民主自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政治经济的民主化,并影响至今。
民主自治首先体现在个人自治上,以个人自由为基础,人民有权自己管理自己,人民由此享有言论、出版、宗教信仰自由等各种权利。
教育制度的长足发展,更是促进了民主自治思想的发展。
由于其民主制度,美国保持了长期的稳定政局,从而为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国内环境。
②对奴隶制度的废除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他认为,黑人奴隶制度的存在不符合民主的要求,阻碍了人类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权单,以集中采购方式保证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的实施。
2、局限性
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其民主主张的受益者主体并非人民。
杰斐逊的民主思想带有一定的激进性质,他虽支持人民反抗政府的活动,但他并非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只是基于美国民主建设的需要而向有关政府人员私下提出来的。
他虽赋予人民革命的权利,但其目的却不是为了人民,仅仅为了警示统治阶级。
他希望借助于人民的力量,加快民主建设,以期实现其党派的利益和要求。
在当时,广大中等资产阶级、种植园主的利益由于此民主制度而得以保障。
②性别及种族歧视。
普选权只针对男性具有局限性。
他所提倡的女子教育内容只包括法国语言、舞蹈、绘画及音乐等,而无任何参政议政的权利,这就破灭了人类从根本上实现自由平等的愿望;虽然他为黑人奴隶解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奴隶制仍未彻底废除,而且他本人的做法也与其倡导的理论有所相悖,他是一名奴隶主,不得不说这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性,造成了他本人的思想的局限性。
四总结
古人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杰斐逊不但是美国历史上而且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深厚的民主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精神遗产。
他的伟大的人格魅力对后人也一直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
他的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对于金钱至上和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以及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故意对自由主义作过分简单化解释的新保守主义思潮都会发生针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