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操作规定1、总则1.1 为了统一基坑监测技术规格、监测方法、监测参数,以确保基坑监测资料的成果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各种基坑的监测工作,亦可作为此类基坑监测技术操作方案制定、现场监测质量监督及成果检查验收的依据。
1.3 基坑监测工作应以基坑监测方案为依据,监测人员应按方案指定的方法和设备完成测试工作。
1.4 基坑监测时,除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基坑监测操作流程2.1 基坑监测前期工作指监测人员在接到任务书及监测方案至进场监测这一阶段的工作。
包括现场踏勘、对拟投入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及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的仪器、设备、监测材料等。
2.2 现场监测工作指在现场监测中所进行的一切工作。
包括:监测元件的埋设安装、测试、仪器的检查、数据的采集和整理等工作。
3、土压力量测3.1 一般规定土压力量测主要是指量测作用在挡土墙即围护墙体上的侧向土应力。
3.2 设备和仪器土压力量测主要的元件为土压力盒,采集数据的设备为数字式频率仪。
3.3 埋设与安装土压力量测前,应选择合适的土压力盒。
土压力盒的传感器的量程应满足被测压力范围要求,其上限可取最大设计力的1.2倍;分辨率不大于0.2%(F.S),精度为±0.5%(F.S);稳定性强、坚固耐用、防水性能好,并具有抗震和抗冲击性能;匹配误差较小。
在现场量测中,接受多采用袖珍式数字频率接收仪,使用携带方便,量测简便快捷。
3.3.1 土压力量测点布置监测点的布置首先应该考虑监测目的和要求。
把测点布设在有代表性的结构断面和土层上。
3.3.2 土压力盒的现场埋设和安装土压力盒埋设于压力变化的部位即压力曲线变化处,用于监测界面土压力。
土压力盒水平埋设间距原则上为盒体间距的3倍以上(≥0.6m),垂直间距于水平间距相同,土压力盒的受压面须面对量测的土体;埋设时,承受土压力盒的土面须严格整平,回填的土料应与周围的土料相同(去除石料)用人工分层夯实,土压力盒及其电缆上压实的填土超过1m以上,方可用重型碾压机施工。
3.3.3 数据采集(1) 在施加土压力盒预应力前,把土压力盒的电缆引至方便正常测量时为止,并进行土压力盒的初始频率的测量,并记录在案。
(2) 施加在土压力盒预应力达设计标准后即可开始正常测量。
(3) 变量的确定:一般情况下,本次土压力测量与上次同点号的土压力的变化量,与同点号初始土压力值之差为本次变化量。
使用数字式频率仪对土压力盒进行数据采集,填入监测日报表中,并填写成果汇总表及绘制土压力变化曲线。
4、支护结构内力的量测4.1 一般规定支护结构内力的量测是指深基坑工程中采用的围护墙(桩)、支锚结构、围檩及防渗帷幕等支护结构的内力(应力、应变、轴力与弯矩等)。
4.2 仪器和设备支护结构内力的量测的所选用的元件对于不同的测试对象分别为钢筋测力计、反力计(又称轴力计)、表面应变计等,数据采集设备为数字式频率仪。
4.3 埋设与安装支护结构内力的量测前,根据不同的测试对象选择相应的应力元件(钢筋测力计、反力计(又称轴力计)、表面应变计等)。
应力元件的量程应满足被测压力范围要求,因大于设计力的1.2倍;分辨率不大于0.2%(F.S),精度为±0.5%(F.S)。
在现场量测中,接受多采用袖珍式数字频率接收仪,使用携带方便,量测简便快捷。
4.3.1 支护结构内力量测点布置监测点的布置首先应该考虑监测目的和要求。
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选用相应的应力元件(钢筋测力计、反力计(又称轴力计)、表面应变计等)。
4.3.2 钢筋测力计4.3.2.1钢筋测力计的现场埋设和安装钢筋测力计安装有:碰焊法和绑焊法两种;碰焊法:可用连接杆与钢筋先碰接,然后与钢筋测力计连接,连接后再制钢筋笼;绑焊法:准备与钢筋主筋直径相同的的钢筋若干,长度一般为:25~35cm,用两根25~35cm的钢筋等距离夹在连接杆与主筋接头处两旁,单面满焊即可。
如用单根25~35cm的钢筋应双面满焊,然后连接钢筋计后再制钢筋笼;绑焊接时为了避免温度过高而损坏仪器,焊接时仪器要包上湿棉纱并不断地浇冷水,直到焊接完毕后钢筋冷却到一定温度为止;一般直径小于25mm的仪器才能适用对焊机对焊,直径大于25mm 的仪器不宜采用对焊焊接。
4.3.2.2钢筋测力计数据采集(1) 在施加钢筋测力计预应力前,把钢筋测力计的电缆引至方便正常测量时为止,并进行钢筋测力计的初始频率的测量,并记录在案。
(2) 施加在钢筋测力计预应力达设计标准后即可开始正常测量。
(3) 测试值宜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
(4)变量的确定:一般情况下,本次支撑内力测量与上次同点号的支撑内力的变化量,与同点号初始支撑内力值之差为本次变化量。
使用数字式频率仪对钢筋测力计进行数据采集,填入监测日报表中,并填写成果汇总表及绘制支撑内力变化曲线。
4.3.3 反力计(又称轴力计)4.3.3.1 反力计(又称轴力计)的现场埋设和安装反力计(又称轴力计)的使用场合比较多,仪器的工作及施工条件不完全一样,下面主要针对支撑反力测量的安装情况进行叙述。
(1) 由厂家配套提供的反力计安装架,安装架圆形钢筒上没有开槽的一端面与支撑的牛腿(活络头)上的钢板电焊焊接牢固,电焊时必须与钢支撑中心轴线与安装中心点对齐。
(2) 等待冷却后,把反力计推入焊好的安装架圆形钢筒内并用圆形钢筒上的4个M10螺丝把反力计牢固的固定在安装架内,使支撑吊装时,不会把反力计滑落下来(3) 把反力计电缆妥善地绑在安装架的两翅膀内侧,使钢支撑在吊装过程中不会损伤电缆。
把反力计的电缆引至方便正常测量时为止。
(4) 钢支撑吊装到位后,即安装架的另一端(空缺的那一端)与围护墙体上的钢板对上,反力计与墙体钢板间最好再增加一块钢板250mm*250mm*25mm,防止钢支撑受力后反力计陷入墙体内,造成测值不准等情况发生。
安装示意图4.3.2.2数据采集(1) 在施加钢支撑预应力前,把反力计的电缆引至方便正常测量时为止,并进行反力计的初始频率的测量,并记录在案。
(2) 施加钢支撑预应力达设计标准后即可开始正常测量。
(3) 测试值宜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
(4) 变量的确定:一般情况下,本次支撑轴力测量与上次同点号的支撑轴力的变化量,与同点号初始支撑轴力值之差为本次变化量。
使用数字式频率仪对反力计进行数据采集,填入监测日报表中,并填写成果汇总表及绘制支撑轴力变化曲线。
4.3.4 表面应变器4.3.4.1表面应变器的现场埋设和安装(1) 先将模件固定在两个支座上,支座底面一定要水平;(2) 然后将支座焊接到监测点上,方向一定要与钢支撑受力方向平行,然后把支座焊接在钢支撑上;(3) 待支座冷却后方可将表面应变器元件安装在支座上,安装时务必使表面应变器的初始值在一定范围内。
4.3.2.2数据采集(1) 在施加表面应变器预应力前,把表面应变器的电缆引至方便正常测量时为止,并进行表面应变器的初始频率的测量,并记录在案。
(2) 施加表面应变器预应力达设计标准后即可开始正常测量。
(3) 测试值宜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
(4) 变量的确定:一般情况下,本次支撑内力测量与上次同点号的支撑内力的变化量,与同点号初始支撑内力值之差为本次变化量。
使用数字式频率仪对表面应变器进行数据采集,填入监测日报表中,并填写成果汇总表及绘制支撑内力变化曲线。
5、孔隙水压力与地下水位的量测5.1 一般规定在深基坑施工中,往往需要进行降水,降水则可能对领近建筑物或管线产生不均匀沉降或开裂的危害,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所以需了解孔隙水压力或地下水位的变化。
5.2 仪器与设备了解孔隙水压力或地下水位的变化,需要用孔隙水压力计或水位计来进行测定。
5.2.1 测量孔隙水压力主要使用的设备为孔隙水压力计与数字式频率仪。
孔隙水压力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量程应满足被测压力范围要求,其上限可取静水压力与超孔隙水压力之和的1.2倍;(2)分辨率不大于0.2%(F.S),精度为±0.5%(F.S)(3)稳定性强、坚固耐用、防水性能好,并具有抗震和抗冲击性能。
5.2.2 测量地下水位的主要设备为水位管和水位计。
5.3 埋设与安装5.3.1 孔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计的使用场合很多,埋设安装应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进行考虑。
我们主要是用于测量土壤的空隙水压力。
5.3.1.1 孔隙水压力计应在基坑降水前1周埋设,埋设前应符合下列要求:(1)孔隙水压力计应浸泡饱和,排除透水石中的气泡;(2)检查核对孔隙水压力计的出厂率定数据,整理压力——频率(或压力——电阻)曲线,并用回归方法计算各空隙水压力计的标定系数,提供不同压力的标定曲线。
5.3.1.2 孔隙水压力计埋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钻孔直径宜为100~130mm,并且保持钻孔圆直、干净;(2)观测段内应回填透水填料,并用膨润土球或注浆封孔;(3)当一孔内埋设多个孔隙水压力计时,其间隔不应小于1m,并采取措施确保各个元件间的封闭隔离。
5.3.1.3数据采集(1) 在测试孔隙水压力计前,把孔隙水压力计的电缆引至方便正常测量时为止,并进行孔隙水压力计的初始频率的测量,并记录在案。
(2) 变量的确定:一般情况下,本次孔隙水压力测量与上次同点号的孔隙水压力的变化量,与同点号初始孔隙水压力值之差为本次变化量。
使用数字式频率仪对孔隙水压力计进行数据采集,填入监测日报表中,并填写成果汇总表及绘制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
5.3.2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采用钻孔内设置水位管的方法测试。
5.3.2.1 潜水水位管应在基坑降水之前设置,钻孔孔径不应小于110m,水位管直径为50mm~70mm。
水位管上段以上应用膨润土球封至空口,水位管管口应加盖保护。
5.3.2.2 承压水水位管直径为50mm~70mm,滤管长度应满足监测要求,与钻孔孔壁间应灌砂填实,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间应采取有效隔水措施,含水层以上部应用膨润土球封至空口,水位管管口应加盖保护。
5.3.2.3数据采集水位管埋设后,应采用水位计逐日连续观测水位,取至少3d稳定值与初始值之差,监测值精度为±1cm,填入监测日报表中,并填写成果汇总表及绘制水位变化曲线。
6、位移测量6.1 一般规定土体位移是控制工程成败的关键,位移变形只要包括:深层水平位移、坑底隆起。
6.2 仪器与设备6.2.1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的主要设备为测斜仪和测斜管。
测斜仪的分辨率不应大于0.01mm/m,精度为±0.1mm。
测斜管采用PVC工程塑料或铝合金材料制成,直径在45~90mm,管内应有两组互相垂直的纵向导槽。
6.2.2坑底隆起主要采用的仪器为沉降管、沉降环、数字式频率仪。
6.3 埋设与安装6.3.1 深层水平位移6.3.1.1深层水平位移埋设与安装测斜管埋设可采用钻孔法,在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排桩、SMW工法桩等围护结构中采用绑扎法、钢抱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