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拜伦、雪莱与济慈

拜伦、雪莱与济慈

拜伦、雪莱与济慈三位诗人的选篇都探讨了死亡、新生、爱情、自由等主题,探讨了死亡与爱情、死亡与革命、死亡与美等之间的关系。

拜伦与雪莱的激进思想,都体现了生命燃烧的一生,短短人生却留下了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激情的岁月。

1.如早年都受到主流社会的抨击,拜伦在学生时代因出版诗集《闲散的时刻》(hours of Idleness)受到攻击,后来因此事引起轰动。

最后终因离婚事件被迫离开了伦敦,到意大利定居。

雪莱则是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因印发无神论的必然性(The Necessity of Atheism)而被开除。

也发生过离婚事件,也被迫离开了英国,也到意大利定居。

2.都坚持追求自由(freedom)和英雄豪情。

1823年7月,拜伦前往希腊,支援希腊人们反抗土耳其统治的斗争,死于营地,比希腊人民奉为英雄。

3.强烈的政治和抒情意识体现了诗人的英雄豪情和儿女私情的完美结合,如课文选篇中的拜伦的两首诗。

She Walks in beauty一个姑娘的美丽,会是怎么样的?用哪些形容词可以描述?tender,soft, calm, pure, dear,sweet,peace,innocent.外在的美描述哪些部位?如眼睛(eye),头发(raven tress)(色调),脸庞(色调)(face),面颊(cheek),额际(brow),微笑(smile),容颜(aspect),心灵(peace)(mind and heart)1.What is the word as the central image of the second part of thepoem?2.Would you like to analyze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part 2?3.The body narrative is apparent in this poem, so how do you thinkbody parts(what are they?) are narrated by Byron?4.除了对有形身体(body parts)的叙述,还有就是对无形的身体叙述。

尤其是明与暗的叙述。

请问是如何叙述这一“无言的美”(nameless grace)的?When a Man Has No Freedom to Fight for at HomeByronic heroOde to the West Wind雪莱的“咏风”:风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古往今来,写景色或自然现象的人比比皆是,但是专门以“风”为题的诗歌不多。

“风”到底有什么自然特点(凛凛威风),风会在哪些地方出没(陆、海和空)?具有什么样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呢(唤醒沉睡或昏昏然的大众,革命精神的化身)?枯叶(decaying or dead leaves)、流云(loose clouds)等象征腐朽没落事物。

这首诗歌的影响:超越文学和国界,主要影响是被革命者当做自由与革命的颂歌结构:咏物(1-3节,革命之风)到抒怀(4节,随风而舞,5节,人风合一)在第1节中,体现西风的怎样的双重性(毁灭者又是保护者:双重性隐含革命情怀)?你认为矛盾否?(陆地,横扫落叶,种子吹入泥土)在第2节中,西风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空中,扫荡残云cloud,带出了暴雨雷霆)第3节,在海洋,劈波斩浪(cleave through the water,搅醒了沉睡的海洋,水波,wave)把腐朽的东西比喻为疾病、死人等意象,同时又与复活意象结合起来,表达革命主题。

文本细读:1.Clarion: 号角。

这里有复活的暗示。

《新约哥林多前书》(15:52)中说,“最后的号角吹起的时候,死人要复活,从此,不朽不灭”。

诗人讲春天的种子的发芽喻为死人的复活,与Each like a corpse within its grave(第8行)相呼应。

在本诗末尾,诗人再次采用了复活的意象。

2.Destroyer and preserver: The west wind is considered the destroyerfor driving the last signs of life from the trees; it is considered the preserver, for scattering the seeds which will come to life in thespring.3.分析第2节1-3行的句法,以及比拟的用法Thou on whose stream, 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 are shed,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The line between the sky and the stormy sea is indistinguishable , the whole space from the horizon to the zenith being covered with trailing(拖尾的) storm clouds.MaenadIn Greek mythology, Maenad was priestess of Dionysus ([ˌdaiə'naisəs],狄俄尼索斯),the Greek god of mystery, wine and intoxication(疯癫). The word literally translates as "raving(疯狂的)one". She was known as a wild, insane woman who could not be reasoned with. The mysteries of Dionysus inspired the woman to ecstatic(狂喜的)frenzy; she indulged in copious (丰富的)amounts of violence, bloodletting(流血), sex and self-intoxication and mutilation(毁损).1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呵,重染疫疠的一群:西风呵,是你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像是墓中的死穴,冰冷,深藏,低贱,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唤出嫩芽,象羊群一样,觅食空中)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不羁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远行;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2没入你的急流,当高空一片混乱,流云象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脱离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

成为雨和电的使者:它们飘落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有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从天穹的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欲来雷雨的卷发,对濒死的一年你唱出了葬歌,而这密集的黑夜将成为它广大墓陵的一座圆顶,里面正有你的万钧之力的凝结;那是你的浑然之气,从它会迸涌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你听3是你,你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就在巴亚海湾的一个浮石岛边,它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在水天辉映的波影里抖颤,而且都生满青苔、开满花朵,那芬芳真迷人欲醉!呵,为了给你让一条路,大西洋的汹涌的浪波把自己向两边劈开,而深在渊底那海洋中的花草和泥污的森林虽然枝叶扶疏,却没有精力;听到你的声音,它们已吓得发青: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哦,你听!4哎,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仅仅不如你那么自由,哦,无法约束的生命!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时,凌风而舞便成了你的伴侣,悠游天空(因为呵,那时候,要想追你上云霄,似乎并非梦幻),我就不致像如今这样焦躁地要和你争相祈祷。

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服的生命原是和你一样:骄傲、轻捷而不驯。

5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音乐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虽忧伤而甜蜜。

呵,但愿你给予我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1819年查良铮译希腊古翁颂《希腊古翁颂》- 赏析在寻生活真谛的过程中,与诗人形影不离的惟有他的想像,除此以外,对于这个历尽了人世磨难的濒死者,还能去哪儿找到更坚实的东西,作为他受创心灵的依托呢?诗人断乎难以享受到一种丰盈,完备的生活,然而,当阳光透过窗户的玻璃,折射到他的病榻时,纵使有病魔、贫困、无望啃啮着他虚弱的心,他攫住自己的希望,让想像飞驰到遥远的古希腊文明时代,写下了《希腊古瓮颂》这首赞美愉快而生气勃勃的古代艺术不朽的绝唱。

诗人大概是在哪个博物馆中看到一只有景雕的希腊古瓮,上面刻着酒神祭祀及信徒狂欢的景象,年轻的情人你追我逐,鲁莽的小伙子在竭力去吻少女的脸的情状,在春光明媚的树荫下,安闲自得的小笛手及信徒们献祭时的静穆气氛。

哦,如果你以为诗人惟妙惟肖的描写仅仅是描摹古瓮的装饰图案,那就错矣。

诚然,但济慈不是常人,他有天才的魔匙,为我们打开文明墓穴,开掘出一个花团锦簇的比诗还瑰丽的古希腊世界。

在这儿,诗人以他心灵的颤动撩起了大量我们不可理喻的想象:你委身寂静的、完美的处子,/受过“沉默”和“悠久”的抚育,/啊,田园的史家,你竟能铺叙,/一个如花的故事,比诗还瑰丽/……听见的乐声虽好,但若听不见/却更美;所以,吹吧,柔情的风笛,不是奏给耳朵听,而是更甜,它给灵魂奏出无声的乐曲。

/树下的美少年啊,你无法中断,/你的歌,那树木也落下了叶子;鲁莽的恋人,你永远、永远吻不上/虽然够接近了——但不必心酸,/她不会老,虽然你不能如愿以偿,/你将永远爱下去,她也永远秀丽……捧读这富于青春玄想的精美诗章,谁能不为之幽然、陶然呢,在不觉中我们已被济慈的魔力所征服.再三沉醉于诗人观赏古瓮时的情感想象所赋予我们的一种与实体同样真实,甚至比它还真实的永恒美的生活。

试想,面对一个古代雕刻品,要说出如此摄人心魄的诗行,若不是具有最细致的感受性和最博大的想象力,可谓戛戛乎难矣哉!济慈真不愧为抒怀大家,他用天才的灵性,青春的玄想和他内心含咏不尽的脉脉温情,赋予古代雕刻品以罕有的精魄和无穷的魅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