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的物理性质符号

煤的物理性质符号

煤的性质符号
下面列出经常出现的各种符号的全称、各基准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换算公式。

供翻阅资料时参考。

一、经常出现的各种符号。

二、各种煤的发热量
1、发热量与煤种关系:在腐殖煤中,煤的发热量随煤化程度增高的变化规律是由小到大再到小:
褐煤到焦煤,阶段发热量随煤化程度增高而增大,焦煤最高达37.05(MJ/㎏)。

原因:褐煤→焦煤,氢(H)元素含量变化不大,但碳(C)元素含量明显增加,而氧(O)元素含量大幅减少,导致煤的发热量逐渐增大。

焦煤到无烟煤阶段,发热量随煤化程度增高而略有减小。

原因:焦煤→无烟煤阶段,(C)含量仍在增加,(O)含量继续下降,但幅度减小;同时,(H)含量却在明显下降,由于(H)的发热量是(C)发热量的3.7倍,所以煤的发热量缓慢降低。

2、煤的发热量是表征煤炭特性的综合指标,是低煤化程度的煤(褐煤与长焰煤)的分类指标之一。

在煤的燃烧或转化过程中,常用发热量来计算热平衡、热效率及耗煤等。

它是锅炉设计、燃烧设备选型的重要依据,是评价动力用煤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动力用煤计价的重要依据。

A:煤中矿物质越多(灰分产率越高),煤的发热量越低。

因为在煤燃烧过程中,煤中矿物质大多数都需吸热分解。

一般灰分产率(A)每增加1%,其发热量降低约370J/g。

3、影响发热量的因素 M:煤中水分含量高,煤的发热量降低。

因为煤燃烧时,水汽化时要吸收热量。

一般煤的水分每增加1%其发热量降低370 J/g。

Q:煤风化以后,煤的发热量降低。

因为煤中的氧(O)含量显著增加,C、H含量降低,导致煤的发热量降低。

4、煤化程度基本相同时,腐泥煤和残殖煤的发热量通常比腐殖煤的发热量高。

例如江西乐平产的树皮残殖煤,其发热量可达37.93MJ/㎏。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