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
2、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特殊情况。
3、李嘉图于1987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扩大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4、交易所得指的是贸易后由于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所引起的消费量的增加。
5、分工所得为因专业化生产引起的消费量的增加,它等与贸易的总利益减去交易所得。
6、要素密集度指在生产某种产品的过程中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绝对量无关。
(一个产品)
7、要素密集度又称要素禀赋,是用来衡量一国所拥有资源情况,即该国要素禀赋水平的指标。
(一个国家)
8、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
(1)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种产品(X与Y)和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
(2)两国在产品生产中都使用相同的技术,这样两国同一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3)两国对同一产品的需求偏好相同,这样就可以用同一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两国的消费偏好,排除了因需求偏好差异引致贸易可能(4)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也就是说,在两国进行贸易以后,两国仍然会同时生产两种产品,只是此时国内两种产品的生产比
例发生了变化。
(5)两国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即指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具有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6)两国的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7)两国间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每一国的进口总额都刚好等于其出口总额,不存在贸易逆差和顺差。
(8)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各部门间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
(9)没有运输成本、关税或任何其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障碍。
(10)两国两种产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11)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即若产品X在A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B国也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也同样。
9、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三个假设:一是各国拥有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并且国家间也是完全竞争的;二是国家之间没有任何贸易壁垒;三是国家间具有相同的生产技术。
10、里昂惕夫的这一研究发现引起了人们对H-O模型的怀疑,他的研究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11、产业贸易理论认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规模经济即规模报酬的递增所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家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
12、倾销策略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国类市场必须是不完全竞争的,倾销出口企业是价格的制订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第二,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必须充分分隔,不会出现低价回购现象;第
三,垄断出口企业面临的国外需求弹性大于国内需求弹性,即国外需求曲线比国内需求曲线更加平缓。
13、产品生命周期说经历三个阶段:
(1)产品创新阶段(2)产品成熟阶段(3)产品标准化阶段。
14、获取金银货币有三个途径:一是开采金矿银矿,二是暴力掠夺,三是通过商业(对外贸易)去赚。
15、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1)严格管制金银货币
(2)实行对外贸易垄断,独占殖民地贸易与航运
(3)限制进口
(4)促进出口
(5)管制本国工业,鼓励和扶持本国幼弱工业的政策
16、适度保护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的范围要适度
(2)保护的标准要适度
(3)保护的时间要适度
17.普雷维什认为,世界经济体系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外围”。
18.关税的种类:
(1)按征税对象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2)按征收目的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3)按贸易待遇等级分为普通税、最惠税、普惠税、特惠税、进口附加税(反补贴税、反倾销税)、差价税。
19、最惠国待遇税是正常的关税。
20、普惠税是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产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
21、特惠税分为互惠的特惠税和非互惠的特惠税。
22、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相当于“隐含的”等额的进口关税效应。
23、卡特尔想要成功就必须达到四个基本要求:
(1)它必须控制整个产量和潜在产量的很大份额
(2)可获得的替代物必须是有限的,即对其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必须是相当低的
(3)对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必须是相对稳定的
(4)生产者必须愿意且能够保留足够数量的产品以影响市场。
24、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取消一切的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商品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然保持原来对非成员国的独立的贸易壁垒。
(大陆-香港)
25、静态效应中的贸易效应分为:
(1)贸易创造效应:指成立关税同盟后,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的产品,被生产成本最低的成员国的出口产品所取代。
(2)贸易转移效应:指成立关税同盟后,某成员国原先从低成本非成员国进口的某些产品,被生产成本较高的成员国的出口产品所取代。
(3)贸易扩大效应指成立关税同盟后,关税取消使成员国商品的进口价格下降,导致进出口量增加。
26、跨国公司:
1、业绩标准:这种标准是指跨国公司在国外的产值、利润额、资产额或雇佣人员必须达到一定比例以上。
比例具体是多少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实践中通常采用25%作为衡量标准的情况比较多。
2、结构标准
在这种标准体系下,跨国公司应该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
(2)公司的所有权为两个以上国籍的人所有
(3)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自两个以上的国家
(4)公司的组织形式以全球性地区和全球性产品为基础。
27、外汇的特点:
(1)国际性
(2)可偿性
(3)可兑换性
28、外汇的种类
(1)自有外汇
(2)记账外汇
29、直接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较前期增多,则说明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较前期减少,这说明外币贬
值或本币升值,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30、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一)进出口商及其他外汇供求者
(二)外汇银行
(三)外汇经纪人
(四)中央银行
31.外汇市场的功能:
(一)转移功能
(二)信贷功能
(三)套期保值
(四)投机功能
32、即期外汇交易:如果交割地的银行不营业,交割日应向下顺延;如果交割日是交割双方任何一方的休假日,就顺延一天。
33、如果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则是外币对于本币有一个远期升水。
相反,如果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就是外币对于本币有一个远期贴水。
34、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P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