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第二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绩效评估系统的新发展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前所 未有的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高 科技化的迅猛发展,既给企业的绩效评价提 供了新的契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经济附加值绩效评价制度
经济附加值(EVA)即经济价值增量,是对企业 利润进行适当调整后的经济价值指标,它是公司 税后营业净利润减去全部资本成本后的净值。 经济附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资本 总额
(四)对平衡计分卡的评价 平衡计分卡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各有评价对 象和侧重点,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财 务业绩指标是核心,其它三个方面的指标围绕 着财务指标的实现而展开,并最终为财务目标 的实现服务。 平衡计分卡是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竞争能力的全 面评价系统,也是一个决策辅助系统。
平衡计分卡在指标的设置上,达到了财务指标 和非财务指标的相互兼顾 ;既有定量指标也有 定性指标;既有短期指标,也有长期指标;既 有内部指标,又有外部指标;实现了不同层面 指标之间的因果链联系,也实现了企业长期战 略规划向短期战术安排的转化。 但是,平衡计分卡也存在着一些有待于进一步 改进与完善的地方。
(一)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思想 在评价企业竞争实力和经营业绩时,不仅要衡 量财务指标,还要衡量非财务指标。平衡计分 卡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打破了传统的以单一 财务指标评价和考核企业经营业绩的做法,兼 顾企业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财务目标与非财 务目标、外部衡量与内部业绩等方面,从财务、 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等多个角度 综合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一种战略管理方法体 系。
经济附加值的优点
第一、经济附加值强调企业资本成本,把会计账 面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 务报表的内在缺陷,增加了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 可比性。 第二、经济附加值揭开了会计利润的神秘面纱, 矫正了会计利润。认为,只有经济附加值大于零, 企业才创造了价值,否则企业就是在毁灭价值。 第三、经济附加值指标促使企业经理人对经济活 动中发生的所有资本都考虑在资本成本内,减少 不必要的规模扩张。
主 编 : 杨淑娥 副主编: 常丽娟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第九章 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第一节 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
第二节 绩效评估系统的新发展 第三节 公司激励机制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 的绩效评价体系及其发展演变过程;掌握经济附 加值(EVA)绩效评价制度、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制 度、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了 解企业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和企业激励机制的内 容、掌握经理人市场、股票期权激励及雇员持股 计划等常用的经营者激励方式的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和方法】针对本章内容,采用课堂讲 解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较好,尤其是选择实际 案例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够加深对本 章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预备知识】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期权 定价理论等。
经济附加值(EVA)绩效评价制度的功能
EVA 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资本市场的 运行和资金配置效率,更好地做出正确的决策,也 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所投资的公司是否真正创造了 价值,实现了对股东资本的机会成本的基本回报。 EVA 作为公司绩效价体系,一方面,它将公司业绩 与股东财富的增加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它又可以 作为公司薪酬激励制度的实施依据,把经营者的利 益与股东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可以改变企业经营管 理者的行为,使他们能够像股东那样思维和行动。 EVA 是一种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它能 够使各方面协同工作,努力追求公司的最佳绩效。
4.学习与成长业绩指标 ①员工能力的指标; ②企业信息能力的指标; ③激励、权力与协作的指标。 具体可以设立员工满意程度、员工保持率、 员工工作效率、员工知识结构、员工培训率、员 工提案采纳率、企业管理水平、信息系统建立与 更新程度、环境保护状况等。
(三)平衡计分卡的制订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需要经过一定的步骤; 1.准备工作 2.明确企业战略目标 3.确定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 (1)设立评价指标 (2)确定指标的权重 4.利用平衡计分卡评价企业的业绩
经济附加值的局限性
第一,经济附加值属于短期(通常为年度)财务 指标,可能会产生短期行为。 第二,经济附加值计算过程相对复杂,使得EVA的 应用受到了影响。 第三,经济附加值缺乏一般性。 第四,经济附加值仍是一个会计估计值。
二、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管 理会计学家卡普兰(Robert S。Kaplan)和美国 复兴全球公司总裁戴维·诺顿等人于1990年提出 的。也称“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制度”(The Balanced Scorecard),是“一种革命性的评估 和管理系统”。
第一节 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西方企业传统的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 及其演进; 二、我国企业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 三、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的缺陷。
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的缺陷
1.大量的非货币化信息被排除在外;反映的大多是 企业过去发生的事情,对于企业创造未来价值能力 的评价十分乏力;会计失真严重。 2.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企业长期 竞争能力的评价的要求。 3.过分注重财务指标和价值指标。 4.成本计算不完全,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无法准 确计量。
(二)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 1.财务业绩指标。 ①收入增长方面的指标; ②成本降低或生产率提高方面的指标; ③资产利用或投资战略方面的指标等。
2.客户方面业绩指标 ①市场份额; ②客户保持率; ③客户取得率; ④客户满意程度; ⑤客户盈利率。
3.内部经营过程业绩指标 ( 1 )创新。具体指标包括产品设计水平、新 产品开发能力、研究及开发费用增长率等。 ( 2 )经营。评价指标主要与质量、生产周期、 成本等相关,如次品率、废品率、返工率、材 料利用率、安全生产率、生产周期等。 ( 3 )售后服务。主要指产品质量的保证、维 修服务及废、次品的处理等,指标有售后服务 时间、服务水平与质量、维修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