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锋镇基本情况介绍

雷锋镇基本情况介绍

雷锋镇基本情况介绍
雷锋镇是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的故乡,是省会长沙的西大门、先导区的核心区,下辖五村一社区, 总面积60.2平方公里,总人数30700人。

雷锋镇地呈丘陵状态,森林覆盖率为35%,自然风光绮丽。

距市委、市政府仅7公里,长沙火车站15公里,长沙千吨级湘江码头20公里,黄花机场35公里。

境内319国道、金洲大道贯穿东西,长常高速、绕城高速穿镇而过,与京珠高速、上瑞高速紧密相连,雷高公路、雷莲公路纵横南北,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雷锋纪念馆坐落其中,湖南省党史馆正在建设中,政治人文优势独特。

自1992年批准建镇后,雷锋镇一直是国家建设部、省、市小城镇建设的重点乡镇,并将雷锋的整体建设纳入到了长沙市的总体规划建设之中。

目前,雷锋镇是长沙市城市规划“一主两次四组团”中“两次”之一“河西新城”的重要组团部分,处于先导区的发展规划“四区一极”的重要核心地位,同时也是高新区发展的重要功能区域。

2006年7月被评为长沙市“十大魅力乡镇”和经济发展“十快乡镇”;2008年4月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08年、2009年获区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2010年镇域财政过亿元、人均收入过万元;“十二五”期间,雷锋镇以“主攻城乡一体化,建设省会西大门”为目标,全镇上下齐心协力、奋发赶超,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末必将向雷锋同志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荷花塘社区简介
荷花塘社区位于雷锋镇集镇中心,319国道两旁,东临东方红镇,西抵桥头铺村,南北与雷锋村相邻。

2003年10月区划调整,由原龙回塘居委会、荷花塘居委会合并而成。

辖7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7150人,其中非农户口2682人,流动人口12000人,支部党员54人,下设5个党小组。

荷花塘社区东紧靠市绕城线,319国道(枫林三路)贯穿东西,目前社区内规范命名的道路有:文明路、正兴路、荷花塘路、安庆路、龙回塘路、欣鑫(南北)路、清泉路等。

交通十分便利。

社区建有标准垃圾站两个,新建一个公共厕所。

现已安装垃圾桶120个,路灯安装120盏,公共设施建设完善。

荷花塘社区是雷锋镇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镇政府驻在其中,小城镇建设已成规模。

目前,英伦山庄、银华山庄商住楼盘环境优雅;雷锋农产品市场、机电市场个体商业、超市市场繁荣;项目单位鸿泰医药、欣迪电子原件厂、金安公司、三元公司等企业产业兴旺,文化休闲、娱乐开展得活跃;工商、税务、公安、金融、卫生医疗等单位服务周全,雷锋客运公司开通了多条线路通往市区、方便了群众;雷锋小学、雷锋职业中专学校教学条件优厚,尤其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雷锋纪念馆坐落其中。

目前,社区享受自来水服务人口占常住人口的90%以上,享受社会保障的人口有2200人,其中享受低保对象的有26户54人。

雷锋村简介
雷锋村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的第一故乡,是雷锋镇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

由原来的雷锋村、黄花塘村两村合并而成,辖3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27人,户籍人口3789人,全年收入130万元,可支配收入80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雷锋镇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相继有50多个单位、企业落户该村。

自然生态环境一直保持较好的态势。

该村农户主要从事种植、养殖业,部分村民从事商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多元化的产业劳动。

随着中央1号文件不断贯彻落实,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断深化体现,该村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近几年来,该村对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公路、水利建设等进行一定比例的投入。

从保护以雷锋纪念馆着手,教育青少年以学雷锋为榜样,积极改善拆迁农户的居住环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造大河西先导区,实现两型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真人桥简介
真人桥村位于长沙市高新区雷锋镇的西北部,三一九国道、金城大道贯穿全村西东,面积15.7平方公里,1650户,常住人口5800人,38个村民组。

近年来,该村围绕建设“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反映湖南农村风采,充满现代文明气息,可供对外展示窗口的公园式旅游休闲渡假村”的发展目标,确立了“生态建村,科技兴村,产业强村,文化立村”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唱响一个品牌,打造两个板块,壮大三大产业,发展四个园区,完善五个协会”的工作措施,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贫困向文明富裕的跨越,2008年人平纯收入突破9000元,获得了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十大明星村”、“旅游示范村”、“廉政文化示范村”、“省外事接待优秀参观点”和“全国环保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形成了真人桥特色的“五园”:市民的菜园——以苦瓜为龙头的蔬菜种植面积达2000亩,成为湖南省无公害蔬菜基地,真人桥牌蔬菜在市场上久负盛名,前景广阔。

市民的果园——投资五千万元的千亩美国红提园,品种
20多个,内设葡萄博物馆,四季果园,葡萄酒堡,阳光餐厅,水上乐园,红提庄园,年产值达千万元,解决当地220人的就业,成为江南的葡萄沟。

村企共建的大观园——全村大型铸造厂4家,其他工业企业7家,以海狮电器、远飞电器为代表的电器加工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并成立了真人桥种养专业合作社、旅游休闲协会、东升牲猪养殖合作社、花卉苗木协会、农工商贸总公司等民间专业合作组织。

市民的乐园——以银杏山庄、德雅渔村、水利山庄、泰平农庄为代表的农家乐已发展到40家,其中五星级一家,四星级三家。

至今,国际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团队到真人桥参观指导,真人桥村与韩国龟尾市的竹杖里结为了友好村(里),国内从中央到地方有167批次的领导、专家、省市县乡村团队来真人桥参观指导,全年来村休闲旅游的总人数达到20万人次,产值超过3000万元。

村民的幸福家园——通过全面村庄整治,全村达到了路网硬化、四旁绿化、环境净化、饮水安全化、小区亮化、庭院美化、厨房无害化、能源清洁化、人居景观化。

全村呈现山青水秀、菜绿花香、鱼虾满塘、人兴财旺、和谐文明、生机盎然、魅力四射的幸福家园。

桥头铺村简介
桥头铺村地处雷锋镇的中心,交通便利,于2004年区划调整,由原桥头、马头、石塘三村合并而成,总面积17718亩,其中耕地4487亩、山林地9360亩、水面838亩。

支村两委干部7人,计生专干助理2人。

全村辖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700人,党员159人,下设7个党小组,团员228人。

桥头铺村与集镇相连,319国道横贯东西,雷莲公路连通南北,区位优势明显。

目前有雷锋农贸大市场、湖南机电大市场、湖南科技电子职业学校、湖南湘虹盆景奇石园都相继落户。

319国道以南1400余亩低矮丘陵地区环境优美,便于开发。

基础设施村级公路58条,全长123公里,已硬化3.7公里,绿化2公里,硬化塘基98处,标准渠8000米,抽水电排16座。

产业发展花卉苗木基地8个400余亩,蔬菜板块5个1200余亩,水果基地2个218亩,养猪大户36户,养鱼大户20户,休闲农家乐3家。

村庄面貌“一点一线”覆盖12个组,环境优美居民示范点1个,建垃圾池8个,沼气池1020户,改水、改厕、改厨428户。

牌楼坝村简介
牌楼坝村系雷锋镇西南部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行政村,由原合心、推山、牌楼三村合并而成。

东与坪山村共界,南与观音山脉莲花镇相连,西与白箬铺镇相邻,北与真人桥村接壤,近600亩水面的中二型水库牌楼坝水库养育着勤劳朴实的牌楼坝村人民,合并后的“牌楼坝村”由此命名。

该村是一个地处偏僻,无任何企业的农业大村,全村土地总面积16.7平方公里,总人口5400人,73个村民组,5000多亩稻田,138名中共党员紧紧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带领全村人民把牌楼坝村建设得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面完全达标验收。

从2004年10月合村以来享受社会保障的有300以上,各类救济救助近50户,有一所历史悠久的推山学校位于本村中心位置,上级教育部门验收合格,牌楼坝水库下东西干渠约10公里已硬化成三方不见泥的高标准渠,15.8公里的通村公路已硬化,形成了“两横一纵”的连通格局。

该村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以成片村组角落发展农家乐、以风景秀丽的牌楼坝水库为依托开发休闲旅游业,欢迎有识之士来该村投资开发,牌楼坝村将热情迎接各方来客。

坪山村简介
坪山村地处雷锋镇西南角,由原平安、坪山、双凤三个村合并而成。

是一个靠种植水稻谋生的村庄。

村域面积21014.6亩,常住人口575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5665人,村民小组40个,党员145名。

该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活动的老革命根据地。

有平安、坪山两所学校和一个幼儿园,容纳了本村和邻近村600多名学生。

县道雷莲线由北往南穿越全村,沿线落户以建材开采和锻造加工为主的十多家民营企业,是该村主要的经济产业支柱。

坪山村山青水秀、群山环抱,牌楼坝水库主干流奔流直下,是生态休闲农业开发的好去处。

(供稿人:宁步峰、雷小焕)
2012年4月28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