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案:猜猜谁在叫

幼儿园教案:猜猜谁在叫

猜猜谁在叫
活动目标
(一)熟悉游戏音乐的旋律,感受音乐轻快、活泼的特点和风格,并学习哼唱。

(二)学习用秧歌步表演抬轿动作,并能够创编不同的动作,表现动物的形象,与秧歌步相结合。

(三)在游戏中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并和同伴分享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幼儿之前学过秧歌舞,会跳秧歌步,并且看过别人如何抬轿。

(二)一段庙会录像,一段秧歌音乐,自制的轿杆若干。

(三)录音机,《猜猜谁在叫》的乐曲磁带。

活动流程
(一)教师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咱们古北口的庙会吗?庙会上都有什么?正好我有一段庙会的录像,你们想看吗?(播放录像)(二)教师引导幼儿复习秧歌。

教师:小朋友,咱们都会跳秧歌,咱们今天跳一段好不好?(播放秧歌音乐)(三)教师请幼儿倾听乐曲,感受其轻快、活泼的特点,能随着音乐打拍子,并学习哼唱和打拍子。

1、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安静地倾听。

教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9月份又要举行庙会了,庙会的主办人知道咱们小朋友唱歌跳舞样样行,就想请咱们出个节目。

我看小朋友秧歌跳的好,就找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好吗?请大家安静地听一遍,听完之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并用“啦……”哼唱乐曲,边打拍子,同时暗示幼儿随同教师轻声地唱、拍。

3、个别幼儿到教室前边,跟随教师的哼唱带领大家打拍子,进一步熟悉音乐,把握均匀的节拍。

4、教师:听到咱们这里这么热闹,许多小动物忍不住也想来看看,有哪些小动物想来呢?我们先听一听这是谁?
5、教师:谁愿意随着我唱,然后叫出不同动物的叫声请大家猜一猜?启发幼儿将“嘿”换成动物的叫声,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

(四)教师用秧歌步表演抬轿动作,激发幼儿练习游戏动作的兴趣。

教师:哦,对了,这么多小动物都想来,可是它们怎么来呢?小朋友会跳秧歌,让我们太饺子去接小动物们吧!
1、两名教师抬轿子,脚走秧歌步。

教师:有的小朋友没抬过轿子,请注意观察我们的动作,手放在哪里?脚上的动作和什么步一样?请小朋友说说。

2、全体幼儿随教师练习抬轿动作,上肢动作与秧歌步基本协调。

教师:现在让咱们一起出发去接小动物吧!(五)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表现动物的形象,并与秧歌步相结合。

1、教师:小朋友,都有哪些小动物坐轿子来了?
请小朋友先猜一猜这是哪个小动物?(教师左手叉腰,右手伸开手掌立在头上当鸡冠,脚步是秧歌步) 2、教师:谁想做动作让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坐轿子来了?大家猜完之后,请这位小朋友带领大家一起来模仿小动物坐轿子。

(六)教师引导幼儿学习音乐游戏——猜猜谁在叫。

1、教师交代游戏的玩法。

2、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猜的小朋友”不能偷看,只能凭耳朵听,其他小朋友更不能将扮演动物的同伴的名字告诉“猜的小朋友”;音乐结束时,“猜的小朋友”才能去扮演动物的同伴。

3、教师带领幼儿玩2-3遍游戏,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结束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跳着秧歌步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主题的选择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组织参观庙会,激发幼儿兴趣,积累直接经验和素材,并让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和所见所闻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利用幼儿最感兴趣的扭秧歌、抬轿子组织舞蹈、户外活动、音乐游戏,使幼儿感受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喜欢上它并为之自豪。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的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