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安置房项目安装施工方案绿城·理想之城安置房项目安装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浙江凤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九月绿城·理想之城·安置房项目第一章编制依据理想之城·安置房项目工程的土建、安装施工招标文件、有关答疑纪要。
1.本工程安装施工图纸。
2.国家、山东省、青岛市的有关建设工程法规与文件。
3.国家、省、市有关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4.国家、省、市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文明施工的规定。
5.我公司质量手册、工程管理条例、作业指导书等有关文件。
6.本公司主要按以下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安装》D702《防雷与接地安装》D50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40-200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绿城·理想之城安置房项目工程地点:青岛市李沧区222号建设单位:青岛绿城华川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青岛意境咨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青岛市广信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浙江凤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绿城·理想之城安置房项目位于青岛市李沧区东部,金水路以南、铜川路以西。
规划内容为住宅、及车库。
工程总建筑面积22727.82㎡,其中地上18636.33㎡,地下4091.49㎡。
容积率3.38。
本项目由1幢高层和地下车库及人防组成。
停车数量:安置房项目B1楼地下停车92辆,安置房B1楼设计192户住宅。
车库东面和地下室东面2个单元为人防。
3、工程主要内容绿城·理想之城·安置房项目工程安装项目包括:强电系统、给排水系统、通风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地暖系统等。
3.1强电系统1.供电及计量①住宅用电由变电所单路供电。
住宅一户一表在电井内分层集中设置。
每1层设置一电表箱。
住宅电梯、公用照明、消防设备等为2级负荷。
两路低压电源供电,手动切换,在抄表间设置计量电表箱,会所用电为3级负荷由变电所单路供电在进线总箱处设置单独的计量电表。
生活泵用电、大地下车库用电等为2级负荷两路低压电源供电。
手动切换在生活水泵房设置计量电表。
地下车库消防风机、消防电梯、消防水泵、消防控制中心、应急疏散照明均为1级负荷。
双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
设置单独计量总电表,变电所引出供电电缆埋地敷设用在地下车库桥架内敷设。
电井内垂直安装电缆桥架,消防配件。
2.电缆电线:电缆均选NH型和ZR型,敷设穿金属管暗敷,或防火型槽式金属电缆桥架内,地下室、公共部位等配电,照明、插座支线穿MT、SC、KNG管暗敷,住宅照明,插座支线穿PVC管暗敷,住宅照明,插座支线采用阻燃型ZR-BV2.5mm2导线,接地支线使用BVR2.5mm2导线,地下室公共部位使用防火型(NH),应急疏散照明采用耐火型(NH),室外埋地采用热镀锌焊接钢管三油二布防腐。
3.防雷与接地系统①本工程为三类防雷建筑,按二类建筑设防,沿屋顶敷设避雷带,在图中引下线标记处用柱子中两根大于16mm的钢筋作引下线于基础钢筋焊接,沿建筑物四周地梁底部的两根主筋焊接环通,并于桩筋焊接,利用基础作防雷及保护接地共同接地体,要求接地电阻小于等于1欧母。
从30米开始用25*4热镀锌扁钢焊接均压环,每隔2层重复均压环及顶层。
室内所有电气设备及带电金属外壳、进出建筑物及出屋面的金属管道,支架均需可靠接地,在30M高位置设测雷带,共做2道防测雷带与金属门窗可靠连接。
②本工程采用TN-C-S型保护接地系统,电源中性线在电表箱处做重复接地,进行总等电位连接,电源入户处PE线与总电位可靠连接,卫生间内另设局部等电位联结,变电所,设备房,电梯井,电缆井,消控中心均预留接地连接点。
卫生间内局部等电位与插座接地线重复接地联结。
3.2给排水系统本项目由3栋单体工程和一个地下车库组成。
给水采用市政给水管道直接供给。
给水管道通过阀门及水表计量后就近接入户内,仅在各厨房或卫生间预留一个DN20水嘴。
进户水表之后的给水支管采用304L薄壁不锈钢管(PN=1.00兆帕)氩弧焊接。
供水干管和立管采用304L薄壁不锈钢管(PN=1.60兆帕)氩弧焊接。
排水系统户内采用污、废水合流制,室外雨、污分流制。
高层住宅卫生间排水立管采用CHT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排水管采用机制离心柔性接口的铸铁排水管,法兰承插式接口。
污水泵排水管采用衬塑钢管;地下室废水合并排入集水井,由潜污泵提升排至室外。
雨水系统采用PP-S套钢一体内外涂塑雨水管。
排水立管设有通气管伸出屋顶。
3.3通风空调系统3.3.1空调冷热源a、空调系统采用VRV中央空调系统b、空调机组设在地下车库。
3.3.2空调制冷系统a、空调水系统采用冷媒双管制冷系统,利用平衡阀调节整个冷媒系统平衡。
b、空调水系统采用新风制冷,于二层新风机提供。
c、风机盘管采用电动二通阀调节、空调机组采用电动调节阀调节。
3.3.3空调风系统a、门厅、餐厅等大空间空调房间采用新风加一次回风的全力空气空调方式,餐厅设集中新风及排风系统。
空调机组采用分区设置。
b、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3.3.4通风系统a、地下室设备用房均采取机械通风措施。
B、设机械排风及机械排油烟系统。
3.3.5排烟系统a、地下室、房间及内走道均采用机械排烟,同时设计50%机械补风同时考虑事故排风。
其他房间及楼梯间均采用自然排烟。
4.消防系统(1)消防报警系统a、消防控制系统设备采用智能型二总线制集中报警、集中联动方式。
b、会所地下室设消防控制室,内设集中报警联动控制器、事故广播、消防通讯等设备。
各类机房、办公室及公共场所等设置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消火栓按钮等,锅炉房、厨房设置气体探测器。
c、在大开间房间、主要通道、出入口处设置消防广播,重要机房及各层。
(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本工程总体消防设计流量按40L/S考虑。
地下汽车库设计流量10L/S。
多层室内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
室外消防水泵结合器按室外设一只及以上室外水泵接合器,由室外设计时综合整个小区统等考虑。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组团设计流量30L/S,喷淋供水由北区的消防泵房供给,本组团湿式报警阀及预作用报警阀设在地下车库内。
消防泵房的喷淋泵负责满足整个小区的自喷给水要求。
每组报警阀担负喷头数不超过800只,每个防火分区设水流指示器一只。
每个报警阀末端设试水装置,每个水流指示器设末端试验水阀。
第三章施工资源配置1、劳动力计划1.1劳动力计划表劳动力综合需要量计划是确定暂设工程规模和组织劳动力进场的依据。
根据施工图纸及预算工程量,套用相应定额计取劳动力需用量,并相应考虑施工工期和工人素质决定劳动力的总体投入计划和动态投入计划。
特殊工种全部带证持证操作。
注:人员可按进度要求继续进场。
2、施工机械设备计划2.1施工机具的调配及布置⑴配备满足施工需要的全部施工机具及配合搬运的机械,购置一批先进、高效的小型机具等,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进度。
⑵所有进场施工用的机具在进场前必须彻底维修,试运行有故障的施工机具不能用于施工现场,以保证施工现场机具的可靠性、安全性。
⑶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合理进行调配和布置,穿插进行使用。
2.2拟投入的机械设备第四章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施工进度计划1.1安装施工总体在土建施工的进度计划指导下,结合现有图纸、施工配合要求等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安排,具体安装拟定四个阶段相互配合、交错搭配、相互衔接来实现。
施工准备阶段、正式安装阶段、试车调试阶段、收尾阶段。
各阶段内容如下表,其计划实施抓好以下工作。
安装工程各阶段情况一览表2、工期保证措施2.1工期影响因素分析2.2缩短基本建设周期,尽快发挥投资效益也是我们施工企业奋斗方向,在本工程施工中我们集中力量,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保质量,保工期,以确保总包单位的总体目标。
a.本工程列为公司重点建设项目,我们一贯原则是对重点工程采取优先政策,即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优先保证重点项目之需要。
树立保重点的思想,激励职工发奋图强的创业精神,发挥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项目实行统一指挥和管理,推行以项目为对象,以核算为依据,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合同工期,工程质量,工程成本,安全生产为目标的项目法施工。
成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履行职责,以期实现统一指挥和管理。
b把工期目标按网络控制节点分解到专业施工队和班组,并把进度部位与奖金挂起钩来,实行部位承包,克服奖金分配的平均主义倾向,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c.加强施工准备,这是保证施工顺利进展的前提,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组织准备、以及作业条件的准备等。
○1、积极熟悉建设文件,掌握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要求、使用规范、建设工期等。
○2、研究和会审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图预算,材料计划;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3、进行特殊工种及缺门工种的培训工作。
○4、规划总平面布置、设计预制场和生产工艺。
○5、组织材料、半成品、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进场,并进行安装、检验、试运转等。
○6组织好图纸会审工作,这对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有着重要作用。
项目技术负责人接到图纸后,应组织施工员和班组长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并核对各专业工种之间,土建、安装之间有无矛盾和差错,在此基础上接受设计院交底时提出会审中发现问题,商定解决办法,并形成会议纪要。
○7施工前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做好交底纪录,对施工组织设计,特别是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技术安全措施,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施工方法以及图纸会审中提出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向全体有关人员交底。
d、注重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是出产品的地方,产品能否达到优良、高效地生产,很大程度地决定于现场管理水平。
管理标准是保持连续、均衡地施工,严格按设计图、按标准施工,对现场的人、机、料、方法、环境进行合理地调度使用,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建立文明施工程序,完善施工资料积累和传递机制。
e、形成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调度中心,调度的任务:○1、监督检查施工网络计划和承、发包合同的执行情况,掌握和控制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人力、物力平衡调配,保证施工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