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微企业业主经营能力小微企业业主经营能力是企业主对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与计划的决策能力,以及对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能力的总和。
企业主经营能力的持续提升是企业生存之本。
面对当今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保持企业经营能力的持续提升,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所以如何提高企业业主的经营能力,就成为企业领导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全面提升经营能力不是只喊喊口号就可以解决的,关键是要找出差距,提出解决方案,制定实施步骤。
只有观念清、思路顺、方案正确、措施得当,才能脚踏实地的做到企业经营工作的全面提升。
企业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我区小微企业概况从这次调查情况看,我区小微企业大多数是以农村工、农业为起点,以个体和家庭为主体,以民间集资和自我积累为特征的原生性、内源型经济。
不少企业是靠机遇得到了发展,大多数企业资本小、产值少、利润薄。
我区小微企业注册资金少,销售收入低。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小微企业经营能力水平低,产品销售与客户终端不稳定,产品利润率下降,企业经营者压力加大,经营满意度持续下滑,有些企业老板想放弃经营的企业,甚至一小部分企业达到破产。
针对上述情况,我校从小微企业中选取不同行业进行走访调研,虽然小微企业生存困难重重,但也能从中看到部分行业发展壮大的希望。
二、小微企业人经营管理现状1、70%的小微企业老板身兼数职。
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具体事务一人负责,加之管理水平低,解决实际问题存在很多困惑,深感疲惫不堪,独木难支。
2、家族企业中多头管理严重、职责不清晰、管理混乱。
家族成员对员工都具有生杀大权,企业员工压力较大,工作氛围压抑。
3、年轻业主敢想敢为,理论知识具有优势,但实际管理经验不足,跳跃式经营思维突出,且心理承受能力差,造成管理成本加大,企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4、管理与技术人才缺失,企业整体人员素质偏低。
企业少有相应的培训学习措施,很少自行培养管理与技术人才。
调查中的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没有考虑过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很少培养自己的业务与技术人员,基本是缺人了去招,需要专业人才了就高薪从同行企业找。
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导致行业内人才重复流失,严重制约小微企业的管理与发展。
5、重要岗位技术人员大多兼职管理人员。
一旦人员流失即为双重损失,严重影响生产与管理,经营者经常到生产一线上充当救火者。
6、企业员工士气不振,组织散漫,沟通不良。
在农忙时节,大多企业生产影响严重,出现农忙雇工慌甚至停产的现象。
7、企业质量监督管理不到位,员工质量意识薄弱,残次产品比重大,生产成本增加,终端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都难有市场竞争力。
8、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很难实现大发展,业主出现迷茫与忧虑的比重增加,原有的管理体系、生产规模、目标市场定位,产品创新能力亟待提升以适应发展的需求。
由于自身管理水平制约与高端管理人才缺失,导致思想不敢放开,制约企业发展。
三、小微企业管理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小微企业业主、员工素质偏低。
调查发现,小微企业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员工人数占职工人数的7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职工人数的20%,大专以上员工仅占职工人数的5%。
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产业和技术在不断地升级调整,但是员工的文化素质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
调查中有些企业面临着产业升级而人才和员工的技能没有升级的尴尬。
现在,企业对生产设备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但是出来打工的大多还是初中生,文化程度较低,也没有什么技能,不适应企业用工的要求。
缺少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是制约微小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2、管理制度缺失70%的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更没有员工管理手册,没有岗位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质量标准没有量化指标,安全管理与安全防范措施等暴露出的问题非常严重。
3、没有自身企业文化90%的微小企业没有自身企业文化,甚至一家经营了二十年的老企业还是大型家族式作坊企业,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正规的企业标志,也从来没有考虑引入企业文化,4、调查中90%的微小企业不具备产品创新意识和现代营销模式,销售渠道与方法单一,经常出现本地几家企业竞争同一客户的现象,对目标市场缺少深入调查,产品层次没有拉开,5、企业品牌化战略意识差调查中发现,企业具有自主品牌的不到50%,省级名牌的不到2%,中国名牌一家没有。
综其原因,创立品牌、搞技术创新、搞新产品研发需要较大资金投入,需要一定时间周期,从单个微小企业角度讲,觉得花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精力去搞新产品研发,成本较大。
特别在目前微小企业经营效益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不如模仿、抄袭、贴牌、购买来得省钱、省力、省时。
从而导致产品创新不足,产品附加值低,而低价竞争在国际化市场的今天,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依靠为其它企业加工贴牌产品的占到调查企业总数的60%。
另外30%的企业也存有为其它品牌做加工来贴补家用的现象。
6、薪酬与福利体系不科学85%的微小企业工资水平随本地同行企业水平调整,较为随意,升降同行说了算,奖罚老板说了算,企业中存在非公正待遇的现象在家族企业中更为明显。
7、70%的企业形象较差,家族企业比较明显,家庭生活与生产管理区域混淆,生产区与生活区在一起等现象较多。
8、小微企业业主对培训学习不重视,对培训认识不。
85%的小微企业主认为没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培训中去。
而15%小微企业主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技术培训方面,而不注重业主自身、员工素质提升,更谈不上企业文化的建设,这导致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较低,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反过来,如果人员流动过快,企业把资源和资金投入到培训中的动力更加不足,形成恶性循环。
四、提升小微企业业主经营能力的措施1、转变小微企业主的思路,充分重视人力资源培训工作(1)、很多小微企业的业主受个人经历和素质所限,对于企业管理并不在行,对人力资源管理更加薄弱,很多时候忽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小微企业主要加强学习,参加培训,提高认识,转变思路,树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企业战略性管理的观念,明确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
小微企业主转变思路后,人力资源管理自然会被提上日程,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也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这样的小微企业长能够把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会努力发现人才,激励人才创新精神,挖掘人才潜能,把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结合起来。
员工也会从“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受益,不断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2)、做好人力资源工作,要有相应的机构设臵,要设立人力资源部门或者是采取人力资源外包的形式,由专门的人员来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使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科学化、规范化。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员工的招聘、入职、离职,员工的培训、员工业绩评价、绩效考核、各种手续办理和档案保存,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等。
(3)、改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明确职责分工;改变家族企业管理方式。
给员工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
让员工在企业中有主人翁的存在感。
这样更容易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做好企业人才的引入和培训工作(1)、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小微企业在引入人才方面,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找出企业引入人才的合理方法。
比如,企业在初创期,人才很难引入,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多的依赖家族的力量和事业的感召力,把有共同志向的人才凝聚到一起。
等事业到达一定阶段,用良好的制度与合理的回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既要举贤不避亲,又要五湖四海,唯才是举;既要注意从内部选拨培养人才,又要注意从外部引入人才等。
(2)、企业可以通过员工培训,使员工获得和改进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行为,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与能力,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通过企业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员工对于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能够建立学习型组织,永保小微企业的市场活力。
做好培训工作,往往需要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战略,因地制宜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把老师请到企业中来,让员工走出去看”,鼓励企业员工全员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价值,同时增强他们对于企业和事业的认同感。
同时,企业要把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才能体现出效果来。
3、设立良好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客观的评价机制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运用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潜能,并形成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创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小微企业,尤其是处在初创期的小微企业规模有限,资金不充裕,较少会注意到对于员工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即使有激励措施也会存在各种问题,比如激励的随意性,长期激励缺乏机制,短期激励缺乏公平和激励方式比较单一。
因此,小微企业应该提高管理者素质,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设定合理的激励目标,根据员工的差异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
激励的前提是要有合理的员工评价机制,或者称作绩效考核体系。
同时要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让员工产生被尊重的感觉和对员工的认同感。
物质的激励,对于处于上升期的小微企业是有效的,但是对于遇到困难的小微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往往是企业度过难关的制胜法宝。
4、积极吸收引进新技术与产品创新方法目前,小微企业主要从事传统产业,产品相似性高,技术含量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盈利能力不强。
只有改进新技术,研发企业新产品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新技术与产品创新是小企业制胜的法宝,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的关键要素;新技术与产品创新必须给客户带来利益与价值,能提供与众不同的功能、性能或价格等;小微企业必须设法保护自己的产品创新,对付大企业可以靠专利,对付小企业只能靠先行者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
小微企业可从以下三方面来提升新技术与产品的创新:(1)、提升企业科研设备配臵水平。
构建和完善企业信息化平台、以及设备配臵水平,是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重点。
(2)、实行企业联合开发。
有些自主创新技术,可以通过企业之间共同出资,减轻创新资金压力。
(3)、吸收引进新技术。
强调自主创新并不排斥技术引进,坚持引进与创新并举,实行渐进创新。
5、加强企业对培训的认识(1)、找准企业定位,放远企业发展的目光。
将企业培训纳入企业投资的一部分。
这样做,说到底就是将培训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措施。
要知道,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就会使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也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2)、提高培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提高业主对员工培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其找到归宿感,就不容易造成人才流失。
积极倡导员工参与培训管理,将培训范围涵盖到企业所有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