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禁毒法》

解读《禁毒法》


解读《禁毒法》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三)明确禁毒宣传教育职责
禁毒工作预防为本。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提高全民 禁毒意识和抵制毒品危害的能力,是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禁毒法》对禁毒宣 传教育作了专章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了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 禁毒宣传教育职责。《禁毒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 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 抵制毒品的能力。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这 就明确了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的主题是“国家”。由国家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 育,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国家机关以及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其他组织和广大公民的广泛参与下,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二是明确将禁毒知 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禁毒法》第十三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 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 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三是明确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 头、旅店、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的禁毒宣传教育和预防职责。
解读《禁毒法》
一、中国禁毒史
清末民初的禁烟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烟毒的泛滥 1856年(咸丰六年)10月,英法两国为了扩大其在华权益,实 现鸦片贸易合法化,又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再次以 清政府被迫妥协而告终,清廷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如 《天津条约》《海珲条约》《北京条约》,丧失了巨大的权益和割 让了大片的领土。
解读《禁毒法》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吸毒者具有违法者和病人、受害者三重属性,《禁毒法》规定国家 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充分体现 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对吸毒人员的关爱;同时根据我国目前吸毒人 员吸食毒品多样化的趋势和近年来的戒毒经验,采取多种方式、不同层 次的戒毒方式,形成了一整套兼顾吸毒人员基本权利和长期戒毒效果的 戒毒模式:
解读《禁毒法》
一、中国禁毒史
新中国禁毒史
解读《禁毒法》
新中国禁毒史的四大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
一、中国禁毒史
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我国 开展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片烟毒。 第二个里程碑: 199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禁毒的决定》,我国禁毒工作开始 有法可依。
清朝禁烟诏令 1729年(雍正七年)清廷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禁烟诏令。 它标志着中国禁烟历史的开端。 1796年嘉庆帝继位后,下令禁止从海外进口鸦片,废止鸦片输 入关税。1800年,嘉庆帝谕令严查进口的一切鸦片,禁止国内栽种 罂粟。1813年嘉庆帝还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道惩办鸦片吸食者的 法令。
解读《禁毒法》
解读《禁毒法》
二、《禁毒法》颁布的意义
二、《禁毒法》颁布的意义
解读《禁毒法》
二、《禁毒法》颁布的意义
二、《禁毒法》颁布的意义 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由第十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已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这 是新中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禁毒工作的法律。它的出台,充分彰显了 我国政府一贯禁毒的决心,也是我国多年来禁毒工作经验的积累和 总结。该法在禁毒工作涉及的禁毒工作方针和工作机制、禁毒宣传 教育、毒品管制、戒毒措施、禁毒国际合作、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 了规范,在肯定既往禁毒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做了紧扣时代脉搏的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改革和创新,对于从更深层次解决毒品问题 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之后,鸦片贸易合法化。清政府早期的禁烟行动最终归于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国内开始广泛种植罂粟。1890年前后,鸦片 流毒在中国已然泛滥成灾。
解读《禁毒法》
国民政府的六年禁烟运动
一、中国禁毒史
1917年后,国内再度动荡,各地军阀为增强实力,以鸦片烟税为财源, 竞相开放烟禁,清末民初的禁烟成效付诸东流。1935年4月,国民政府民 事委员会向全国发布禁烟通令,并公布《禁烟实施办法》。 《禁毒实施办法》规定,吸用烈性毒品及施打吗啡针者,限于1935年 内自行投戒,如查获未经投戒者,拘送戒毒所勒戒;1936年内如仍有未经 投戒而私吸者,除勒戒外,并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自1937年起,凡有 吸用毒品及施打吗啡针者,一律处以死刑或无期徒刑。此外,凡制造、运 输、贩卖烈性毒品者,依法处以死刑,从犯按情节轻重,处五年以上十二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公务员对于制造、运输、贩卖烈性毒品有帮 助者,概处死刑。自1937年起,凡制造、贩卖烈性毒品者,无论主犯还是 从犯,一律处死刑。 这次禁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禁烟运动。国民政府为禁烟 禁毒作出了很大努力,在禁种、禁售、禁吸、禁运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 大的成效,它在中国禁毒甚至世界禁毒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解读《禁毒法》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一)再次明确了毒品的定义 制定《禁毒法》,首先要说明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汉语中特 有的专用名词,国际社会正式文件中称之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 《禁毒法》中所称的毒品,实质上就是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 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同时,考虑到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 品的合法需要,参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的有关 规定,增加了一款“根据医学、教学、科研的需要,可以依法生产、 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规定。(《禁毒 法》第2条)
解读《禁毒法》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除此之外,《禁毒法》在毒品管制方面还做了一些新的规定,将实 践证明行之有效并且为禁毒工作所必需的一些经验、做法吸收入法律, 如:第二十六条规定了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 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来往人员、 物品、货物以及交通工具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 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又如第二十七条规定,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巡查 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 为切断毒品犯罪的经济锁链,第二十九条专门就禁毒反洗钱工作作了原 则性规定。为全面、动态地了解毒情,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毒 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 交流工作。
解读《禁毒法》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建立检测制度,规定了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 必要的检测以及强制检测。 其次是建立登记制度,规定了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 第三是实现社区戒毒制度,规定了对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吸毒成瘾人 员由公安机关责令接受期限为3年的社区戒毒,吸毒人员也可以自行到具 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 第四是实行强制隔离戒毒制度,规定了公安机关对具有拒绝接受社 区戒毒等情形的吸毒成瘾人员决定实施强制隔离戒毒以及授权国务院对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置、管理等作出具体规定。 第五是实行社区康复制度,规定了公安机关可以责令被解除强制隔 离戒毒的人员接受不超过3年的社区康复,同时建立戒毒康复场所制度, 规定了人民政府和社会力量可以开办戒毒康复场所接受戒毒人员自愿康 复。
解读《禁毒法》
解读《禁毒法》
泸溪县禁毒办 2017-9
解读《禁毒法》
一、中国禁毒史 二、《禁毒法》颁布的意义 三、制定《禁毒法》的指导原则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五、毒品的危害 六、我县毒情及禁毒工作开展情况 七、公职人员吸毒处理
解读《禁毒法》
一、中国禁毒史
中国禁毒史
解读《禁毒法》
一、中国禁毒史
第三个里程碑:
1998年首届全国禁毒展览在军事博物馆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观看 全国禁毒展览,极大推动了我国禁毒工作进程。 国务院于1998年批准公安部成立了禁毒局,于1999年重新组建了新一届国家 禁毒委员会,于2000年发表了《中国的禁毒》白皮书。 第四个里程碑: 2007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为在新形势下 全面பைடு நூலகம்强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禁毒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三、《禁毒法》的指导原则
二是预防与惩治相结合。
毒瘾易染难戒,加强预防工作十分必要,既要动员全社会加强禁毒 宣传教育,严格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管制,积极 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特别是要预防青少年沾染毒品,要加大对毒品 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使禁毒工作获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解读《禁毒法》 三、制定《禁毒法》的指导原则
解读《禁毒法》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五)整合、创新戒毒措施 吸毒不但严重损害吸毒者的身心健康,而且极易诱发各种违法犯罪 行为。(有些地方70%的刑事案件是吸毒人员所为)因此,戒毒是禁毒 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难度最大、成果最难巩固的环节。《禁毒法》在 总结多年来戒毒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了“戒毒措施”一章, 对戒毒工作的各项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从国家法律层面确立了戒毒工 作中的各项具体法律制度。只有帮助吸毒人员彻底戒除毒瘾,才能萎缩 毒品非法消费市场,禁毒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解读《禁毒法》
一、中国禁毒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2月,英国政府组成一万五千多人的东方远征军,在广 州海面封锁了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鸦片战 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在英国炮舰上签 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 约。条约规定,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上海、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 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从此进入半封建、半殖 民地的阶段。中华民族从此衰微,饱受列强的凌辱与压迫。
解读《禁毒法》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四、《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二)将禁毒工作方针和工作机制法定化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通过立法明确把禁毒纳入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禁毒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保障机制” 的要求,《禁毒法》明确规定: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 《禁毒法》还明确规定: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 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 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国务院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 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 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第三条 至第六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