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民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民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民用建筑的供配电设计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其设计
质量的好坏对民用建筑电气设备的投资、管理等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当前我国在
民用建筑的供配电设计中经济性以及合理性等都存在一定问题,为了避免对国家
电能的大量损耗和浪费,延长民用建筑电气设备的使用时间,探讨民用建筑供配
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势在必行。

关键词:民用建筑;问题;供配电设计;对策
引言
新时期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建筑项目改造过程必须确保质量标准,
才能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综合利用价值。

供配电系统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对
其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电能资源的一体化发展,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用电浪费问题。

设计单位需结合建筑内部供电需求,及时解决传统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灵
活应用先进设计思想,提高建筑供配电作业效率。

一、民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很多的民用建筑供配电设计人员由于缺乏对设计原则的深刻理解,
以及在理解一些规范条文中存在差异,导致最后的设计方案不科学、不合理,最
终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投资耗费高、使用不便以及给用户埋下安全隐患等问题。

在民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一般会遇到以下问题:
1.1电梯井道的照明供电以及检修插座设置不合理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的设计人员会在供配电设计中标明,电梯的井道
照明检修和供电设置插座由电梯厂家来完成成套设计,很明显这是不合理的,电
梯厂家对建筑中的供配电设置的实际情况根本不了解,同时对建筑中的电路分配
情况也不熟悉,只能凭借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分析,设计人
员不负责的设计将会给用户用电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1.2缺乏对规范的详细了解
在最新发布的现行的《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规定:当在住宅建筑内部
设置配变电所时,配变电所不能设置在住户正下方或正上方以及住宅建筑疏散通
道的两侧或贴邻,此外在住宅建筑的最底层也不能设置配变电所。

在《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对具体问题有了明确规定:要保证配变电房的干燥,不能
靠近厕所、水池和浴室等区域,这些地方都比较潮湿,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避开
这些地方,保证供配电的安全可靠性。

但是实际生活中,在设计民用建筑住宅楼
时通常会在楼一层设置配变电房,而楼上就为住户仅有一层楼板或墙体相隔,这
样的一种设计会造成降噪效果不好、屏蔽变差,导致楼上住户投诉现象,给配电
设计带来很多的被动。

1.3能耗大。

供配电系统是建筑用电调度主控平台,基于电网运行模式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地区用电作业流程的一体化建设。

早期由于主客观因素限制,建筑供配电运行面临着诸多调度性问题,“能耗大”是建筑供配电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建筑综合性能有直接性影响。

以家庭建筑为例,内部线路设计不合理,家用电
器使用时产生较大的能耗量,不符合经济型建筑使用标准,也影响了建筑居住的
舒适性。

1.4故障多。

当前,建筑行业标准规定,要从技术创新角度实施优化改造,为建筑供配电运行提供优质环境,减少各种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智能化供配
电调控运行模式,以操控系统、网络调度为中心拟定方案,从而实现了供配电调
度模式的优化改造。

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建筑内部供配电系统故障率显著上升,同样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综合利用价值。

1.5功能少。

供配电系统功能缺失,阻碍了建筑物各项标准功能的实现,不利于建筑供配电设计改造的可行性。

例如,缺少相对完整的供配电控制模式,阻碍
了建筑供配电作业改造进程。

鉴于传统供配电运行存在的不足,建筑供配电缺乏
定期改造方式,配电技术、操控系统、网络调度等方面应用不足,限制了建筑结
构总体功能的发挥。

二、加强民用建筑供配电设计的对策
2.1严格遵循相关原则,提高设计水平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供配电设计中,国家对于相关工作出台了许多政策,设计
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相应的标准制定建筑工程供配电设计
方案,保证整个设计工作的严谨性。

在建筑工程供配电设计工作中,用于参考的
资料主要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等。

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按照这些相应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供配电
设施的管理工作就更加简单了,从而能够满足建筑电气设施的使用要求。

除此之外,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高建筑工程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2.2入户的电源进线注意事项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下,大多民用建筑的
用电量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最近几年,受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影响,很多家庭
在夏冬两季都会使用功率较大的空调和电热水器等。

一般的家用空调系统是由风
机盘管、空调主机组成的,其中风机盘管的电压一般是220V,主机的电压一般是380V。

供配电设计者在供配电设计时就需要使用三相电源来进线,而空调主机的
电源则使用一路三断路器。

2.3供电电压的选择
民用建筑的供电电压主要取决于用电负荷的大小、供电距离的远近、供电线
路的回路数、用电单位的远景规划,当地公共电网现状和它的发展规划以及经济
合理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

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VA
以上者应以高压方式供电,一般采用10kV;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需用变压
器容量在160kVA及以下者,应以低压供电,一般采用220V,380V。

当线路电流
不超过30A的照明负荷时,可用220V单项供电,否则应采用380V或0V三相四
线制供电。

需要双回电源线路供电时,应采用同级电压。

2.3.1功能方面。

传统供配电主体结构相对稳定,主要发挥着发电、输电、用
电等功能。

但是,现代建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企业或个人用户所需用电服务要
求越来越高,设计单位要顺应时代变革趋势,对供配电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造,这
样才能构建符合用户使用标准的配电规划方案。

2.3.2调度方面。

设计最优化调度方案,促进用电效率指标不断升级。

供配电
是建筑系统核心构成部分,主要负责发电、输电、用电等方面功能,为广大用户
提供优质的用电环境。

在新建筑建设背景下,供配电结构层次实现了多样化转变,供配电调度功能将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对供配电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是不可
缺少的。

2.3.3计量方面。

电能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构成,科学分配与使用电
能可实现战略性突破,推动整个区域用电规划决策稳步运行。

设计单位不仅要重
视电力生产规划工作,还要对区域用电计量采取科学管理方案,加快地区用电策
略的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电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民用建筑不断发展和完善,使用功能也越来越先进,在设计过程中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用户用电更加安全可靠,实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了建筑供配电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爱平.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3(10).
[2]李柱作.现阶段建筑供配电设计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6(01):124-1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