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遥控玩具车开题报告2012

无线遥控玩具车开题报告2012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遥控玩具车设计***名:******师:***所在系部:通信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学院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媒介,将所有设备连接到一起而形成的大型自动化生产线。

机器人及其自动化成套装备的拥有量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机器人及其自动化成套装备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极受重视的高新技术应用领域。

目前,国外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已成为自动化成套装备的主流以及未来自动化生产线的发展方向。

国外汽车行业、电子和电器行业、物流与仓储行业(企业级)等已大量使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从而保证了其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高效。

典型的如机器人有大型轿车壳体冲压自动化系统技术和成套装备、大型机器人车体焊装自动化系统技术和成套装备、电子和电器等的机器人柔性自动化装配及检测成套技术和装备、机器人整车及发动机装配自动化系统技术和成套装备、AGV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技术及装备等,这些机器人设备的使用大大推动了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制造技术的先进性。

3.无线通信类型与工作原理:A.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按照无线通信系统中关键部分的不同特性, 有以下一些类型:(1)按照工作频段或传输手段分类, 有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所谓工作频率, 主要指发射与接收的射频(RF)频率。

射频实际上就是“高频”的广义语, 它是指适合无线电发射和传播的频率。

无线通信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开辟更高的频段。

(2)按照通信方式来分类, 主要有(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方式。

(3)按照调制方式的不同来划分, 有调幅、调频、调相以及混合调制等。

(4)按照传送的消息的类型分类, 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也可以分为话音通信、图像通信、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等。

各种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 其系统组成和设备的复杂程度都有很大不同。

但是组成设备的基本电路及其原理都是相同的, 遵从同样的规律。

本书将以模拟通信为重点来研究这些基本电路, 认识其规律。

这些电路和规律完全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类型的通信系统。

B.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无线通信系统组成框图各部分作用:(1)信息源:提供需要传送的信息(2)变换器:待传送的信息(图像、声音等)与电信号之间的互相转换(3)发射机:把电信号转换成高频振荡信号并由天线发射出去(4)传输媒质:信息的传送通道(自由空间)(5)接收机:把高频振荡信号转换成原始电信号(6)受信人:信息的最终接受者二、毕业设计的内容1.四轮驱动和两轮驱动的比较所谓驱动形式,是指发动机的布置方式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的形式。

我们知道,一般的轿车有前、后两排轮子,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轮子就是驱动轮。

根据发动机在车辆上的位置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从而使得汽车拥有了多种多样的驱动形式。

汽车的驱动形式一般有下面几种: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quattro)四轮驱动,其中目前民用轿车常用的是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形式,最近四轮驱动形式也开始在轿车中出现前置后驱(FR):所谓前置后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广州人所熟悉的广州标致轿车,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置后驱轿车。

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

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推”着车辆前进。

前置后驱的车辆转弯时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前置后驱的优点:前后轮各司其职,转向和驱动分开,因此高速稳定性好,车辆爬坡能力强,负荷分布较均匀。

前置后驱的缺点:最大的缺点是由于传动轴的存在,使车内地板中间凸起,影响了车内空间和布置,同时也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多了传动轴环节也增加了动力损耗。

由于前置后驱固有的缺点,目前在多数中、小型轿车中已不采用这种驱动形式,但目前多数高级豪华轿车,为追求行驶性能,依然采用这种驱动形式,如宝马全系列轿车。

前置前驱(FF):所谓前置前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

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

其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拉”着车辆前进。

前置前驱的优点:操作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车内空间大、易布置;车架不必为后驱动桥腾出空间,可以降低车身高度;省去了长长的传动轴,减轻了整车重量,缩短了动力传递距离,减少功率传递损耗。

前置前驱的缺点:由于前桥同时承担转向和驱动的工作,高速稳定性较差;上坡时驱动轮易打滑,高速下坡时易翻车。

2.四轮驱动马达传动工作原理:作用: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场合:四驱车内部产品外观图:工作原理:通过组齿轮的变速,将电动机产生的动力,按一定传达动比,传递给车轮,从而使四驱车产生运动。

传动部分由马达轴齿轮、变速齿轮、动力输出齿轮、冠齿、齿轮轴和传动轴构成。

整个传动过程是:电机齿轮——变速齿轮——动力输出齿轮——车轮轴(后车轮动)——后冠齿——传动轴——前冠齿(前轮动)机械传动优点是:结构紧凑,没有沉重的传动轴,也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

机械传动缺点是:后轴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与前置前驱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

轴上零件:传动轴变速齿轮动力输出齿轮冠齿齿轮轴轴齿轮分析:传动轴两端装有齿轮,将后轮产生的动力同时传送给前轮。

齿轮抽上装有动力输出齿轮和冠齿,通过变速齿轮产生的动力传送给动力输出齿轮,从而带动后车轮的转动。

马达轴齿轮是与马达组合,安装在马达轴上,变速齿轮将马达转速改变以后传到车轮,从而带动动力齿轮,使车轮转动。

3.按键编码系统及解码模块(PT2262/2272)的工作原理:PT2262/2272红外遥控集成电路PT2262/2272是一对带地址、数据编码功能的红外遥控发射/接收芯片。

其中发射芯片PT2262-IR将载波振荡器、编码器和发射单元集成于一身,使发射电路变得非常简洁。

接收芯片PT2272的数据输出位根据其后缀不同而不同,数据输出具有“暂存”和“锁存”两种方式,方便用户使用。

后缀为“M”为“暂存型”,后缀为“L”为“锁存型”,其数据输出又分为0、2、4、6不同的输出,例如:PT2272-M4则表示数据输出为4位的暂存型红外遥控接收芯片。

PT2262-IR引脚功能说明:Pin1-Pin6(A0-A5)地址输入端,可编成“1”、“0”和“开路”三种状态。

Pin7、Pin8、pin10-Pin13(A6/D0-A11/D5): 地址或数据输入端,地址输入时用Pin1-Pin6,做数据输入时只可编成“1”、“0”两种状态。

Pin14(TE):发射使能端,低电平有效。

Pin15、Pin16(OSC1、OSC2):外接振荡电阻,决定振荡的时钟频率。

Pin17(Dout): 数据输出端,编码由此脚串行输出。

Pin9、Pin18(VDD,Vss): 电源+,-输入端。

PT2272引脚功能说明:Pin1-Pin6(A0-A5): 地址输入端,可编成“1”、“0”和“开路”三种状态。

要求与PT2262设定的状态一致。

Pin7、Pin8、pin10-Pin13(D0-D5):数据输出端,分暂存和锁存两种状态。

Pin14(DI): 脉冲编码信号输入端。

Pin15、Pin16(OSC1、OSC2): 外接振荡电阻,决定振荡的时钟频率。

Pin17(VT):输出端,接收有效信号时,VT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Pin9、Pin18(VDD,Vss): 电源+,-输入端。

PT2262/PT2272电气参数PT2262/PT2272极限参数PT2262/PT2272工作原理:PT2262-IR 发射芯片地址编码输入有“1”、“0”和“开路”三种状态,数据输入有“1”和“0”两种状态。

由各地址、数据的不同接脚状态决定,编码从输出端Dout 输出,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出去。

其编码时序波形如图2所示。

PT2262/PT2272电气参数参数名称符号 工作条件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工作电压VDD - 3 - 15 V 工作电流 IDD VDD=12V 停振A0-A11开路- 0.02 0.03 uA 输出驱动电流(Dout) IOH VDD=5V ,VOH=3VVDD=8V ,VOH=4VVDD=12V,VOH=6V3 6 10 - - mA 输出驱(Dout) IOL VDD=5V ,VOL=3VVDD=8VVOL=4VVDD=12V,VOL=6V 2 5 9 - - mA参数名称符号 极限值 单位 工作电压VDD -0.3-+16V V 输入电压VI -0.3-VDD+0.3V V 输出电压VO -0.3-VDD+0.3V V 功耗PD 300(VDD=12V) mW 工作温度TOPT -20-+70 ℃ 存储温度 Tstg -40-+125 ℃Dout输出的编码信号是调制在38kHz载波上的,OSC1、OSC2外接的电阻决定载频频率,一般电阻可在430k—470k之间选择即可。

PT2272的暂存功能是指当发射信号消失时,PT2272的对应数据输出位即变为低电平。

而锁存功能是指,当发射信号消失时,PT2272的数据输出端仍保持原来的状态,直到下次接收到新的信号输入。

图3是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典型应用原理图,为了能正确解调出调制的编码信号,接收端需加一级前置放大级,保证输入PT2272的信号幅度足够大。

PT2272各输出端通过各种接口即可控制相应的负载。

图4是PT2262构成6路发射电路,图中PT2262-IR的VDD是通过按键接通后向芯片供电,这样静态时,PT2262-IR并不耗电,特别适合是电池供电的场合。

如果使用电源电压较低(如3V),二极管应选用低压差的型号(如1N60等),工作原理与图3相近,这里不再赘述。

编码解码芯片PT2262/PT2272芯片原理简介PT2262/2272是台湾普城公司生产的一种CMOS工艺制造的低功耗低价位通用编解码电路,PT2262/2272最多可有12位(A0-A11)三态地址端管脚(悬空,接高电平,接低电平),任意组合可提供531441地址码,PT2262最多可有6位(D0-D5)数据端管脚,设定的地址码和数据码从17脚串行输出,可用于无线遥控发射电路。

编码芯片PT2262发出的编码信号由:地址码、数据码、同步码组成一个完整的码字,解码芯片PT2272接收到信号后,其地址码经过两次比较核对后,VT脚才输出高电平,与此同时相应的数据脚也输出高电平,如果发送端一直按住按键,编码芯片也会连续发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