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监控系统知识手册安防监控系统一般由下面五道防线组成:第一道安全防线:由周界防范报警系统构成,以防范翻围墙和周边进入社区的非法入侵者。
采用感应线缆或主动红外线对射器。
第二道安全防线:由社区监控系统构成,对出入社区和主要通道上的车辆,人员及重点设施进行监控管理。
配合小区报警系统和周界防护系统对现场情况进行监控记录,提高报警响应效率。
第三道安全防线:由保安巡逻管理系统构成,通过住宅区保安人员对住宅区内可疑人员、事件进行监管。
配合电子巡更系统,确保保安人员的巡逻到位,实现小区物业的严格管理。
第四道安全防线:由联网型楼寓可视对讲系统构成,可将闲杂人员拒之梯口外,防止外来人员四处游串。
第五道安全防线:由家庭防盗报警系统构成,这也是整个安全防范系统络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后一个环节。
当有窃贼非法入侵住户家或发生如煤气泄漏、火灾、老人急病等紧急事件时,通过安装在户内的各种电子探测器自动报警,接警中心将在数十秒内获得警情消息,为此迅速派出保安或救护人员赶往住户现场进行处理。
选择设备的线材要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弱点工程在敷设线路前,要根据前端与终端控制设备的参数要求来选折线材。
通常,要考虑到设备允许的电压损失范围、频率特性、机械强度、敷设环境等因素。
弱电系统的工程商经常忽略了线路压降的问题,尤其是在计算系统的容量和线路的载流量时,常常忽略了设备动态因素的影响,至使设备的可*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以12伏摄像机为例,彩色摄像机的工作为电流为350mA左右,黑白摄像机的工作电流为150mA,如果以12v直流供电,在一条较长的线路上带多个负载,大家会看到越到末端的摄像机图像效果越差。
这就是由于选折的导线截面积太细,线路压降大所至。
再如,美国迪信的小区总线式报警系统,在它的的总线上要载上几十乃至上百个家庭控制分机,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线路的电抗压降,到了系统末端的电压降叠加值就会很大,至使系统无法正常的工作。
在通常的情况下,线路长度越长,线路上的分布电阻、电容和电感就较大,并在系统上叠加出了很多的干扰成份,至使机器的运行效果既不好又不稳定。
有些工程商为了防止供电线路产生压降,将采用220v的交流供电,并且为了降低成本,将强电与弱电共管,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降低线路压降,但是,根据规范要求;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设备的回路是要分别穿管的。
如果将强电与弱电分别穿管,又要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因此,既要满足系统指标,又要符合行业有关规范要求,这是一个全面的系统设计问题。
另外,通讯线路、控制线路除了考虑到敷设线路的长度、负荷的数量带来的衰减之外,还要考虑到系统对频带的要求、系统接地的方式以及施工的方式等等,这些都会给系统的使用带来较大的影响,如果这些事情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系统的线路压降、耦合干扰、波形畸变与多重反射等多重对系统影响的作用,同时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相关的行业规定、行业习惯作法、器材的抗干扰特性、稳定性和应用环境特定因素等问题。
采用RS485总线时,传输电缆长度要如何考虑?在安防系统中,有很多设备都是以两线制形式、半双工的通讯来连接的,多是采用RS485接口作为控制总线的。
由于RS485是采用平衡驱动和差分输入的,因而具有很强的抗共模干扰能力。
RS485电气特性为: +(2-6)V表示逻辑”1”, -(2-6)V表示逻辑”0”,其接口电平又很低,因此不易损坏。
有关资料介绍RS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英尺,相当是1200多米,同时允许在总线上连接128个收发站。
实际上RS485总线的传输长度,要受到连接方式、负载多少和界限类线型的影响,但是影响最大的问题是长度与信号速率的关系,这个长度的数据主要是受到信号的失真度及躁声等影响所限制.根据有关技术资料,使用导线截面为0.5的双绞线,当终端负载电阻为100欧时,当速率为1.2Mbit/s时,则电缆长度被限制在100米,当信号速率为100kbit/s以下时,则电缆长度被限制在1200米左右,如果采用更大的导线截面时时则可以超过这个约束值。
但实际上,这个限制条件在有些方面还是比较保守的,因为我们在行业实际应用中的通讯速率都是很低的。
但是,我们还是要的考察应用环境,分析设计与施工方法是否得当,注意厂家的对敷设线材的要求、端接的要求,是否应当使用屏蔽线,能否引起波形畸变,能否引起反射波。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是辩证的,既要考虑敷设距离又要考虑抗干扰能力,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验积累的应用问题。
现场连接RS-232-C的一些问题RS-232-C在现场时是最常使用的通讯接口。
它的任何一条信号线的电压均为负逻辑关系,即:“1”,-5—15V,逻辑“0”为+5—15伏,噪声容限为2伏。
即要求接收器能识别低于+3伏的信号作为逻辑”0”,高到- 3伏的信号作为逻辑”1”。
在安防产品的很多系统中,其系统与PC的连接只用三条接口线,即“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和“信号地”。
所以经常连接的方式是这样,电脑的25孔DB 插座与所要连接设备9针DB插座方式为:“2”对“3”交*连接,“3”对“2”交*连接,“7”对“7”连接。
传输线采用屏蔽双绞线。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S-232C波特率为300时,传输距离为1500米,波特率1200时,距离约为900米,波特率为2400时,距离约为300米,波特率为9600时,距离约为70米。
以上数据也是在较严格的技术条件下测试的。
根据现场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低速率传输设备是可以借鉴的。
系统接地与防雷的问题雷电对弱点网络的威胁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传统的防雷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接雷线体由于在接雷瞬间时产生的很大的电磁场,这个电磁场的能量又通过信号线路、供电线路及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可导电物体直接导入监控室、耦合到各种导线而传入设备,造成设备的损坏和数据出错,建筑物的避雷针在接雷时流过很大的电流,一方面是在地线附近产生一个强磁场,另一个是使地电位瞬间增高,以上两种结果都会对通讯、监控、计算机系统等抗电磁脉冲、抗过电压、过电流能力差的精密电子设备造成损坏或使数据出错。
关于接地设计可以参考有关资料,如: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IEC/TS61312-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61312-1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GB 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在设计一些较大型的机房中心工程时,首先要考虑到:1、直击雷防护--监控机房所在建筑物上应有完善的直击雷防护措施,按《规范》安装避雷针、避雷带,围绕建筑物做环形接地极,供电系统、感应雷防护共用此接地系统。
2、供电系统防护--总供电线路在进入监控室所在建筑物时,做重复接地,将供电制式由TN-C制改造成TN-C-S制。
监控室总电源由大楼总配电柜直接通过三相五线制电缆引入,机房总配电柜接地母排与室外环型接地体相连接。
在监控室配电柜总电源开关后、UPS输入端、监视器墙供电插座前端加装加装电涌保护器。
3、信号系统防护--信号电缆引入机房后,金属保护外皮与机房等电位连接带做有效电气连接,室外设备的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应在两个端点加装必要的避雷装置。
4、机房等电位连接--在机房静电地板下,设置环形闭合等电位连接带。
机柜等就近与等电位连接带做可控电气连接。
有关系统接地的问题监控系统的接地可视为功能性接地与保护性接地之分,接地效果如何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与可*性的问题,这也是设计者比较棘手的问题。
一般中心的主控设备都会采用火线、零线与地线的三芯电源,将多个设备的地及设备金属壳会接到共同的接地线上,然后接地线通过一点接地,这种一点接地的方法,在机器的内部可防止相互干扰,同时又是一个共同的参考点,可克服外界干扰。
但有些系统分布面积较大时,如,前端探测设备,如:摄像机、音频探测器等,分控设备,如:解码器等等,为了克服干扰,有些工程商常常采用设备与连线屏蔽层采用就地接地的连接方式,但是,由于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在不同的接地点中形成地电位差,即产生地环流,因而地环流不可避免的对系统产生了干扰作用。
为了避免地环流对系统的干扰,一般的工程做法是采用终端接地的方式,即单端接地,单端接地可以消除过高的共模电压,避免低频交流干扰,即地电位差的干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单端接地的方式也是不符合电气装置安装规范的,按照有关规范要求,任何电气装置的外壳均应与大地相连,这样即可以保护人身安全,又可以减少雷电的影响。
一般来讲做一个较大的系统时,有条件时首先要考虑到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这是一个较全面的方法,而有些场合是做不到的,但解决接地干扰和安全的方法是可以多方面处理的,如光纤传输方式,差分传输方式等等。
什么是CMOS摄像机?和CCD摄像机有何不同?CMOS传感器是一种通常比CCD传感器低10倍感光度的传感器。
因为人眼能看到1Lux照度(满月的夜晚)以下的目标,CCD传感器通常能看到比人眼略好在0。
1~3Lux,是CMOS传感器感光度的3到10倍。
镜头探析1.镜头的种类(根据应用场合分类)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变形。
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
长焦镜头:视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变焦镜头:镜头焦距连续可变,焦距可以从广角变到长焦,焦距越长则成像越大。
针孔镜头:用于隐蔽观察,经常被安装在如天花板或墙壁等地方。
2.被摄物体的大小、距离与焦距的关系假设被摄物体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W。
H,被摄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为L,镜头的焦距为F。
3.相对孔径为了控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的大小,在镜头的后部均设置了光圈。
假定光圈的有效孔径为d,由于光线折射的关系,镜光实际有效的有效孔径为D,比d大,D与焦距f之比定义为相对孔径A,即A=D/f,镜头的相对孔径决定被摄像的照度,像的照度与镜头的相对孔径的倒数来表示镜头光圈的大小。
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
所以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表示镜头越好。
4.镜头的焦距1)定焦距:焦距固定不变,可分为有光圈和无光圈两种。
有光圈:镜头光圈的大小可以调节。
根据环境江照的变化,应相应调节光圈的大小。
光圈的大小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人为手工调节光圈的,称为手动光圈。
镜头自带微型电机自动调整光圈的,称为自动光圈。
无光圈:即定光圈,其通光量是固定不变的。
主要用于光源恒定或摄像机自带电子快门的情况。
2)变焦距:焦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被摄物体的图像放大或缩小。
常用的变焦镜头为六倍、十售变焦。
三可变和二可变镜头三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调光圈。
二可变镜头:可调焦调、调聚焦、自动光圈。
5.先配镜头原则为了获得预期的摄像效果,在选配镜头时,应着重注意六个基本要素:A)被摄物体的大小B)被摄物体的细节尺寸C)物距D)焦距E)CCD摄像机靶面的尺寸F)镜头及摄像系统的分辨率操作步骤:移开镜头防尖装置,连接上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