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设施规划及布置设计

物流设施规划及布置设计

某工厂有ABCDE五个车间,布置见图,其中“+”为各车间距心。该 厂生产四种产品,各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每月产量如表所示,而且每 种产品的生产批量为50件。
工艺路线 每月产量(件)
12 12
27


产品号
15
6
A
1 2 3 4
A→B→C→D→E A→D→E A→B→C→E A→C→D→E
200 900 400 650

物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
物流强度等 级 符号 物流路线 比例 (%) 承担的物 流量比 例(%)
某厂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
超高物流强 度
特高物流强 度 较大物流强 度 一般物流强 度 可忽略搬运
A
E I O U
10
20 30 40
40
30 20 10
三、设施系统平面布置技术

当各单位之间存在大量物流时,就要以物流为主 来考虑其相互关系,可以利用物流相关表进行平 面布置。当不存在重大物流时,如电子工业需要 运输的物料很少,化工厂主要用管道输送物料, 就不必作物流分析而改用相互关系图作为布置的 依据。 制造业的很多企业中,各生产作业单位间存在大 量物流关系,而各辅助部门都为非物流关系,则 需要将物流关系和相互关系结合在一起统一考虑。
二、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
2、物流中心的规划与系统布置要


物流中心的规划除了必须先了解是属于 哪一种物流中心类型外,还要注意物流 中心的规划与系统布置要素分析。
订单(Entry)、商品的种类(Item)、商品的数量或库 存量(Quantity),物流路径(Route),服务 (Service)水平或内部服务单位划分,交货时间 (Time)、物流配送成本(Cost)等,简称为
A
5
1(10) 100
A
6
100
序 号
作业单 位对
物流强度 强 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值 12 4 4 3 2 2 1 1 1 1 31
路 线 累 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路线 比例 累计 10% 20% 30%
物流设施规划设计的内容
设施内部布置 规划设计
设施建筑设计
设施平面布局 规划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搬运系统设计
公用工程规划设计
设施场址选择
设施规划设计的原则


1.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
2.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 3.追求系统的整体优化 4.重视人的因素 5.反复叠代及并行设计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阶段与程序
①简化加工或作业过程; ②有效地利用设备、空间、能源和人力 资源; ③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 ④缩短生产作业周期; ⑤力求投资最低; ⑥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职业 卫生的条件。

二、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

1、工厂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
将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作业单位 部门划分S及生产时间安排T称为系统布 置的基本要素。
C
D E
850
400
1750
(3)以搬运工作量表示得物流强度从至表为上述两个表同一格子 中对应元素相乘,
从至 A B C D E 279750 A B 16200 C 35100 16200 33150 27600 84000 D 67500 E 合计 118800 16200 60750 84000
原材料1 1 0.5 0.3 0.3 4 0.5
原材料2 2 0.2 5 0.1 7 0.7 8 9 6


1、工艺流程图
在大量生产中,产品品种很少, 用标准符号绘制必要的工艺过 程图直观地反映出工厂生产的 详细情况,此时,进行物流分 析只需在工艺过程图上注明各 道工序之间的物流量,就可以 清楚地表现出工厂生产过程中 的物料搬运情况。
1.根据物流强度等级TCR布置各作业单位

例:已知各作业单位对物流强度权重赋值 (A=6,E=5,I=4,O=3,U=2,X=1)及密切联系等级 TCR(total closeness rating)如下表所示, 试对下列5个作业单位确定合理布置。
各作业单位对流物流强度权重赋值及密切联系等级TCR
0.2 3
0.1
符 号
○ □ → D ▽
名称
操作 检查 运输 停留 储存
说 明
表示工艺过程中主要步骤,操作中要对物料作物理或化学变革 表示对物料品质或数量的检查 表示物料由一处移向另一处 表示在事件顺序中的等待,如工序间的在制品积压 表示受控制的储存,如保持生产连续性的库存
2、多产品工艺过程图 在品种多且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将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汇总在一张表上,就形成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
P-Q图
Q A B C
Pn-1 Pn
P
二、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物流分析的基本原则是做到两个最小和两个避 免,即经过距离和发生的物流成本最小,避免 迂回和避免十字交叉。通过物流分析将帮助我 们正确地排列和布置机器设备、工作站和各部 门,同时也改进了设施物流过程。
常用的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有: ① 工艺流程图 ② 多产品工艺过程 ③ 物流连线图 ④ 从至表 ⑤ 物流相关表
物流设施规划及动态布置设计

物流工程
沈20113083
物流设施规划及其设计布置是站在物流网络角度来看待 与物流系统有关的设施布局问题,除了之前讲述的如何 优化选址以外,还包括物流据点设施内部的相关有形资 产如何优化与配置以提高设施内部物流作业效率的问题。
所涉及的知识点

难点 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设施系统平面布置技术 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方法
+
33
B
+
C
24
+
E +
15
30
D 6
39
+
15
6


(1)试以直角距离计算两两车间的距离从至表 (2)计算物流搬运量从至表F (3)计算搬运工作量,并以之作为物流强度表示从至表。 假设每批次搬运移动1米的成本是2元/米·批,试将上述 物流强度从至表转化为物流成本从至表.。

解: (1)直角距离意味着从一距心到另一距 心只能水平或竖直走,只能直角转弯。 他们的计算以两点坐标的X和Y值之差的 绝对值相加,即:
第三节 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一、物流分析的基础 1、计算物流量

当量物流量是按照规定标准修正和折算的运输量。例如载重10t的 卡车,当运输10t钢材时,10t钢材的当量重量为10t;而运输2t塑 料制品时,则2t塑料制品的当量重量为10t。
• 2、对物料进行分类
• 在实际工作中物料通常按可运性的物理特征进行分类,依据是外形尺 寸、重量、形状、损坏可能性、状态、数量、时限等七种主要因素。 • 其归类方法主要是绘制P-Q图,进行ABC分析。 • (1)绘制P-Q图。其中P代表物料种类,Q当量物流量。 • (2)对图进行ABC分类。
若按每批次搬运成本为2元/米,则每件产品搬运成本每米物流成本为2/50 (元/米· 件)
从 A B C D E 11190 至 A B 648 C 1404 648 1326 1104 3360 D 2700 E 合计 4752 648 2430 3360


5、物流相关表
在采用SLP法进行工厂布置时,不必关心各作业单位对 之 间具体的物流强度,而是通过划分等级的方法,来研究物 流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入物流相关表,以简洁明了的形 式表示工厂总体物流状况。 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且没有必要,SLP中 将物流强度转化成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0、U 来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 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 五种物流强度。作业单位对或称为物流路线的物流强度等 级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确定。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含义 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 系统布置设计SLP(流程)模式 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设施系统平面布置技术 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方法
第一节 物流设施规划设计的含义及程序
设施 规划与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 制造生产领域 物流活动
商贸流通领域
物流及相关设施
物流行业领域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各经济领域设施的相关性

A4 1 1 200
A5
1
1
100

A6
1
100
A1
A2
A3
A4
A5
A6
面积

A 1
2(5)
12(1)
1(7)
300
A
2 A 3 A 4
3(4)
4(3)
1(8)
200
4(2)
100
解:第一步,首先在 上表的基础上将顺行 的物流量与逆行的物 流量相加,得对流物 流量,如表:
2(6) 1(9)
200
2 2 1 2 2
1 4 4
2 2 4
1 4 4
2 2 4 5
1 4 4
2 2 4
3 3 5

A1 A1 A2 2
2.利用物流相关表进行设施平面布置
A3 12 A4 A5 1 A6 面积

300
A2 A3 2
1
3 4
1
200 100
例:已知某物流中心各作业 区域的物流情况如下面物流 从至表所示,表中的列为发 出物流量的各作业单位,行 为相应接受物料的各单位, 表中的数字为各单位由始发 点流向到达点的物流量。 (1)试对物流中心各作业 单位进行物流强度分析,绘 制物流相关表? (2)若只考虑物流关系进 行作业单位布置,试绘制作 业单位位置平面相关图与面 积相关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