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xx〉》描述:这就是《帛书〈易经〉》六十四卦上卦的卦序,也就是《帛书〈易经〉》八宫的次序。
图片:【原文出处】xx大学学报:哲社版【原刊期号】199503【原刊页号】1-10【分类号】B5【分类名】xx哲学与哲学史【作者】xx【复印期号】199603【标题】论《帛书周易》【正文】本文是我多年来研究《帛书周易》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将其汇集起来公之于世,以求教于大雅方家。
一论“火水相射”与“水火不相射”《帛书周易•系辞》有这样四句话:“天地定立(位),【山泽通气】,火水相射,雷风相bó@①(薄)。
”今本《说卦传》作:“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相差一个“不”字。
有些学者据此认为《帛书周易》的卦序是先天卦序,也有些学者认为是后天卦序,还有些同志认为是《元包》卦序。
过去我既不同意《帛书周易》卦序先天说,也不同意《帛书周易》卦序后天说,更不同意“《元包》八卦次序和帛书八卦次序相合”说。
因而在《帛书周易校释•前言》第三章中专论《帛书周易》卦序。
并录于下。
帛书卦序不同于通行本卦序。
帛书卦图下体之八卦的顺序同其卦上体八卦的顺序也不相同。
帛书卦下体八卦的顺序是:键一、川二、根三、夺四、赣五、罗六、辰七、suàn@②八。
这是按照阳卦、阴卦、阳卦、阴卦、阳卦、阴卦、阳卦、阴卦这样一个顺序排列起来的。
其规则是阳阴两两相耦。
列之于下:健川根夺赣xxsuàn@②这些八卦次序和通行本《说卦》上所说的八卦次序完全不同。
通行本《说卦》上所载八卦的顺序大约有以下3种。
①震一、巽二、坎三、离四、艮五、兑六、乾七、坤八。
即:“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xuǎn@③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列之于下:震巽坎离艮兑乾坤②震一、巽二、离三、坤四、兑五、乾六、坎七、艮八。
即:“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列之于下:震巽离坤兑乾坎艮③乾一、坤二、震三、巽四、坎五、离六、艮七、兑八。
或以为此即文五八卦卦序。
即:“乾,健也。
坤,顺也。
震,动也。
巽,入也。
坎,陷也。
离,丽也。
艮,止也,兑,说也。
”“乾,天也,故称乎父。
坤,地也,故称乎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
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
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
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列之于下: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帛书八卦卦序同《元包》所载八卦卦序也不相同。
《元包》八卦卦序是:坤一、乾二、兑三、艮四、离五、坎六、巽七、震八。
列之于下:xx兑艮离坎巽震帛书八卦卦序同伏羲八卦卦序也不相同。
伏羲八卦卦序是:xx、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周易本义•图》:“《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
《说卦传》曰:《易》,逆数也。
xx曰:xx、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自乾至坤皆未生之卦。
若逆推四时之比也……《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列之如下:乾兑离震巽坎艮xx通过上述比较研究,我们便发现了八卦卦序并非一种,也不是两种,它是八卦的全排列,排列的方式有四万零三百二十种。
这就是八卦卦序为什么不同的原因。
帛书六十四卦的卦序同通行本差别很大。
前人为便于记忆六十四卦卦序,编写了六十四卦卦名次序歌。
其歌云: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jué@④gòu@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帛书六十四卦的卦序是:“键一、妇二、掾三、礼四、讼五、同人六、无孟七、狗八、根九、泰畜十、剥十一、损十二、蒙十三、蘩十四、颐十五、@⑥十六、习赣十七、襦十八、比十九、蹇二十、节二十一、既济二十二、屯二十三、井二十四、辰二十五、泰壮二十六、馀二十七、少过二十八、归妹二十九、解三十、丰三十一、恒三十二、川三十三、柰三十四、登四十、夺四十一、jué@④四十二、卒四十三、钦四十四、困四十五、勒四十六、隋四十七、泰过四十八、罗四十九、大有五十、@⑦五十一、旅五十二、乖五十三、未济五十四、筮盍五十五、鼎五十六、suàn@②五十七、少@⑧五十八、观五十九、渐六十、中复六十一、涣六十二、家人六十三、益六十四。
”两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帛书六十四卦卦序有四卦的卦序同通行本相同。
这四卦是:《健》居六十四卦之首,《乾》如之。
《恒》卦均居第三十二位。
《suàn@②》居第五十七位,《巽》亦如斯。
《中复》居第六十一位,《中孚》亦如是。
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将帛书六十四卦卦名次序编成一首歌。
其歌云:键妇掾礼讼人同,无孟狗根泰蓄剥,损蒙蘩颐@⑥习赣,襦比蹇节既济屯,井辰泰壮馀少过,归妹解丰恒川柰,qiǎn@⑨林师兮明夷复,登夺jué@④卒钦困勒,隋泰过兮罗大有,jìn@⑦旅乖未济筮盍,鼎suàn@②少@⑧观乎渐,中复suàn@②兮家人益。
同时我们可以将帛书这六十四卦依次绘为一个方图。
其图自右至左、自上而下,横列八个卦,竖列八个卦,八八六十四卦。
下体依健一、川二、根三、夺四、赣五、罗六、辰七、suàn@②八为序,上体依键一、根二、赣三、辰四、川五、夺六、罗七、suàn@②八为序。
(图略)——这就非常容易使人们联想到朱子《周易本义•卦歌》中的“分宫卦象次序”歌。
那个八宫卦序歌可能是根据《经典释文》所载京房八宫卦而改作的。
《经典释文》将六十四卦分成八个小系统(或称八组,亦称八宫,也可以叫做八个子集合),每一个小系统都是以六画卦的八纯卦中的一个纯卦领首。
八纯卦在通行本中出现的顺序是:《乾》一、《坤》二、《坎》三、《离》四、《震》五、《巽》六、《艮》七、《兑》八。
八纯卦每卦领一个系统。
领首的这一八纯卦俗称为“本宫卦”。
下面七卦,由初爻变起,自下而上依次受变。
“本宫卦”的第一爻(初爻)变后所成的卦,俗称“一世卦”。
本宫卦的第一爻、第二爻同时变后得到的卦,俗谓“二世卦”。
本宫卦的第一爻、第二爻、第三爻同时变后所得到的卦叫“三世卦”。
本宫卦的第一爻、第二爻、第三爻、第四爻同时变后所得到的卦叫“四世卦”。
本宫卦的第一爻、第二爻、第三爻、第四爻、第五爻同时变后所得到的卦叫“五世卦”。
每一个小系统中的第七卦,依前例当以第一爻、第二爻、第三爻、第四爻、第五爻、第六爻同时变为“六世卦”,但因六爻皆变则成了八卦中的其他一卦(如:《乾》六爻皆变为《坤》,《坎》六爻皆变为《离》,《兑》六爻皆变为《艮》,《巽》六爻皆变为《震》),所以变到第六爻(即上爻)时就不变了,而以所变的“五世卦”即这宫中的第六卦为基础从上往下变,上爻与第五爻不变,第四爻变后所得的卦叫做“游魂卦”。
将这一宫的第六卦的第四爻、第三爻、第二爻、第一爻都变之后所得到的卦叫做“归魂卦”。
帛书六十四卦分为八个小系统,没有上述八宫卦那么复杂。
人们以为帛书的卦序宫次同《元包》比较接近,其实《元包》的以宫为系统接近京房八宫系统而异于帛书八宫内的卦序。
《元包》八宫分明,在这一点上与帛书相同,但六十四卦顺序与八宫卦宫内宫外顺序同帛书迥异。
而《元包数总义》又载“先天方图”纵、横图两个。
《元包数总义》:“先天方图,横数,一卦变七卦、其本卦皆在上。
”又云:“先天方图,纵数,一卦变七卦,其本卦皆在上。
皆以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为次。
”为研究比较的方便,我们将伏羲六十四卦方图比较于下,其图:纵数,下卦自下而上依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次六、艮七、坤八为序;横数,上卦从右至左依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为序。
右下角与基上角自下而上、自右至左的对角线八纯卦以乾一、兑二、离三、震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为序。
这是八卦组成的方阵的基本形态。
这又是一种六十四卦的卦序。
而这不同的卦序出现同历史文献的记载是相符合的。
《国语•楚语(下)》:“夫人作享,家为巫史。
”xx《注》:“夫人,人人也。
享,祀也。
巫,主接神。
史,次位序。
言人人自为之。
”又曰:“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男女皆可为卜筮,人人有其则,家家有其法。
因而六十四卦则各有其序。
这是讲的远古时代。
到了三代的卜筮官手中,六十四卦卦序又各有不同。
《周礼》所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说者以为《连山》首艮,《归藏》首坤,《周易》首乾。
是六十四卦卦序各异之证。
唐国子监四门助教赵郡李江序《元包经传》云:“《包》之为书也,广大含宏,三才悉备。
言乎天道,有日月焉,有雷风焉;言乎地道,有山泽焉,有水火焉;言乎人道,有君臣焉,有父子焉。
理国理家,为政之尤者。
其文质更变,篇题各异: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而唐谓之《元包》,其实一也。
包者,藏也。
言善恶、是非、吉凶、得失皆藏其书也。
”(《丛书集成•初编》)李氏知其同而不知其异,故有是说。
就我们上述所列六十四卦卦序表明,六十四卦的卦序是多种多样的。
据此我们推知六十四卦在古人手中进行详细的排列。
按照六十四卦的全排列推算可以得到64!种六十四卦的卦序。
这说明我们祖先的组合数学思想起源很早,而且很丰富。
以上是我10年前对《帛书周易》卦序的认识。
1990—1992年应戚文先生邀请,我为《中华易学大辞典》撰写《帛书周易》条目,改变了一些看法,在《概论》中则论证了《帛书周易》先天八卦说。
其文如下:《帛书周易》的八卦卦序与先天八卦之说有着紧密的联系。
自来谈先天之学者,皆宗于《说卦传》之“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xuǎn@③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邵子曰:“此伏羲八卦之位。
《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居东南,《震》居东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
于是八卦相交而成六十四卦。
所谓先天之学也。
”邵氏以《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为先天八卦卦序。
今人以为《帛书周易》八卦卦序与此不合,而将《帛书周易》八卦卦序确定为“后天之学”,或者说“卫元嵩《元包》八卦次序和帛书八卦次序相合,在先天后天图式之外,是陈抟、邵雍之前想开辟一条路者”。
其实先天八卦图应该是根据《帛书周易》八卦卦序绘制的这样的一个图:这才是真正的先天八卦图。
按照这个图从《键》卦依照逆时针方向经过《根》卦、《习赣》卦、《辰》卦、《川》卦、《夺》卦、《罗》卦到《suàn@②》卦,这便得到了《帛书〈易经〉》八宫卦上卦的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