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

初中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

初中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亲爱的同学,这份考卷将会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记录你的智慧与收获。

相信自己吧!相信你独特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棒的!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及语境,用正楷字体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微笑是什么?微笑是春天般柔和的风,它让人们感到阵阵温暖,体会到春意的àng(▲)然,生机的勃发;微笑是什么?微笑是丰收的shuò ( ▲ )果,它使我们感到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庆;微笑是酸、甜、苦、辣的味道,让我们知道人生的辛苦和快乐,我们会更加坚强地生活;微笑,似蓓蕾绽放,这朵花植根于美好的心灵,真诚和善良,在微笑中洋yì(▲)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再不要执拗啦——微笑吧,这是对自然和社会的真诚的kuì(▲)赠。

2.下面文字有两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4分)①近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染色馒头”事件尘埃未落,“回炉面包”、“牛肉膏”接踵而来,“墨汁粉条”、“死猪腊肉”又乘势追击,让人触目惊心。

②“禁用面粉增白剂”新规明确,5月1日起,国家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

③该新规无疑承担着给中国国民一种精神慰藉,也展示了国家打击有害国民生命健康食品,④但是能否安抚国民惊恐的心,重建国民对食品的信心关键还在于质监部门、执法人员有效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答:病句序号(),修改意见:▲病句序号(),修改意见:▲3.诗文默写(10分)①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②▲,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⑤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木兰花》)⑥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⑦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⑧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与杜甫的“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陆游《游山西村》)⑨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⑩▲,不预则废?(《礼记·中庸》)4.诗歌鉴赏(6分)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3分)答:▲(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5.语文综合实践题(6分)【材料一】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23日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为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饲料、水产养殖中使用违禁药物,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根据风险监测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更新非法使用物质名单,至今已公布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包括47种可能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和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的名单。

【材料二】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15个字以内)。

(2分)答:▲(2)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

(2分)▲▲(3)请结合漫画,谈谈你对食品安全的理解。

(2分)▲▲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治国安民》【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

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

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2)入则无法家拂.士(▲)(3)征求无已.(▲)(4)百姓不堪.(▲)7.翻译(4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译文:▲8. 《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

”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

(4分)答:▲▲9.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10——14题。

(15分)核污染知多少①日本有一部著名的电影《哥斯拉》,讲的是海洋生物受到核试验辐射影响,产生了DNA 变异,最终产生了巨大怪物哥斯拉的故事。

到目前为止,日本东电公司已向海洋中排入1.15万吨含低放射物质的污水。

日本核泄漏对海洋的污染确实存在,尽管上演现实版《哥斯拉》的担忧不大会成为现实,但是专家提醒——②如果说日本3·11大地震及海啸是天灾,而由此引发的日本东电公司核泄漏事件则是天灾加人祸,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核污染。

据报道,4月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取水口处附近的海水取样,碘-131浓度超出日本国家标准500万倍,铯-137浓度超标110万倍。

日本排放低放射物质入海,也许不会因为辐射产生哥斯拉那样的怪物,但却会对海洋造成严重的污染。

③碘-131是元素碘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化学性质与元素碘相同。

但由于它的原子核内有78个中子,而碘的稳定性核素原子核内只有74个中子,碘-131可发射β射线(99%)和γ射线(1%),对人体的有效半衰期为7.6天。

β射线可杀伤一部分甲状腺细胞,使甲状腺缩小,导致由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使甲亢表现消失。

④天然存在的铯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铯-137则属于放射性同位素,会释放γ射线;其半衰期达30年。

如果通过进食或呼吸摄入了铯-137,或受到沉降在地面上的铯-137照射,都会对身体有较持久的影响。

铯-137进入人体会积聚在肌肉组织中,并有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⑤将低放射物质的污水排入海中,肯定会造成海水的污染。

日本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捞的玉筋鱼幼鱼体内已经检测出放射性铯,达到每千克526贝克勒尔,超过日本食品卫生法放射物暂定标准值设定的每千克500贝克勒尔。

此外,在这种小鱼体内还检测出每千克1700贝克勒尔的放射性碘。

茨城县渔业协会已要求全县渔民不要再捕捞玉筋鱼。

⑥据日本官方报道,即使成年人每天食用受此污染海域的鱼类、贝类及藻类,也只相当于每年遭受0.6毫希的辐射,仅为人体在自然界中每年受辐射量的2.4毫希的四分之一,因而“不会立即产生辐射污染”。

日本官方的言论十分谨慎,那么将来会怎样呢?目前没有权威的回答。

⑦4月5日,从北京、天津的菠菜表面发现了极微量的放射性碘-131。

卫生部专家表示,京津地区菠菜中发现的放射性物质,其含量仅相当于国家核辐射核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水平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水平,对公众健康无影响。

实践证明,用水冲洗可以有效地减少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质。

⑧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核污染事件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关注事态的发展。

国家有关部门对日本核泄漏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广大群众在这一严重的灾难面前,正确的态度是既不恐慌,也不掉以轻心。

面对日本核电站给地球环境带来的严重核污染,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人类的智慧和现代科技手段,这一问题终会得到妥善解决。

10.文章以日本电影《哥斯拉》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11.碘-131和铯-137对人体的危害各是什么?(3分)▲12.第⑥节中“日本官方的言论”具体指什么?为什么笔者认为此言论是“十分谨慎”的?(3分)▲13.第⑦节中“卫生部专家表示”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4.文章最后号召广大群众在这一严重的灾难面前正确的态度是既不恐慌,也不掉以轻心,请阅读新闻链接,并结合本文的相关内容,写一段话以说服你的家长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日本核辐射事件。

(3分)新闻链接:新浪网:近日,我国部分地区刮起了小范围的“抢盐风”。

抢购者担心日本核电站爆炸对人体有影响,买点加碘盐回去吃预防核辐射。

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

不少民众纷纷开始抢购食盐。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15——19题。

(16分)成为你自己周国平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美好理想的时期。

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

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

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成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

好吧,我问你:就让你完完全全成为拿破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

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

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也许你会反驳我说: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惟独不是他自己。

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

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

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