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MI可量测影像实景影像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

DMI可量测影像实景影像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

DMI可量测影像实景影像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一、 DMI可量测影像实景影像的概念1.DMI的定义可量测实景影像(Digital Measurable Image,简称DMI)是一种以地面近景摄影测量立体影像文件及其外方位元素构成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通过可量测实景影像提供的开发包可直接对立体影像进行测量、信息提取并与其他基础地理信息产品集成,是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适应按需测量采集更新空间信息的一种新的产品。

可量测实景影像主要由立体影像对、外方位元素描述文件和开发包组成。

可量测实景影像可通过移动道路测量系统采集得到,并可以通过开发包与4D产品无缝集成,是对我国4D基础地理信息产品进行有效补充的一种重要产品。

2.DMI与4D产品比较2.1现有的4D产品的不足:a)数据缺少社会类要素,不能满足大多数行业用户需求4D产品,即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 )、数字线划地图(DLG)和数字栅格地图(DRG)。

这些产品属于二维的平面投影数据,是由作业员根据测绘规范的要求加工制作的,在这个三维世界转二维地图的制图过程中,删减了大量有用的信息,因此4D产品是缩略的数据系统,信息量十分有限;4D数据只包括以点、线、面为基础的基本测绘类要素,缺乏社会类要素,例如:地址编码、兴趣点(POI)信息、建筑物几何信息和纹理信息、城市部件信息以及详细的城市环境信息等。

而这些社会类要素对于公安、应急、城管、交通等诸多管理部门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缺少这类要素,就无法与其业务数据进行关联,也就无法搭建管理信息系统。

因此,对于这些部门而言,4D数据仍然无法直接利用,也就是说,大多数的行业用户仍然需要补采大量的社会类要素,并将之与4D数据及业务数据进行融合方能使用,而这一过程仍然需要专业测绘人员才能完成,并需要另外的大量投资。

换言之,4D产品并未给大多数的行业用户提供一个足够的基础地理数据“框架”以满足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b)难以满足大众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同样的原因,信息量极少的、且只有测绘专业人士才能读懂的4D基础测绘数据无法满足老百姓在地理信息服务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 POI查询、环境查询、事件报案、环境导航、精准出行位置服务等c)时间精度差,难以满足用户对数据现势性的要求。

空间位置精度高但社会化属性信息少的4D数据主要适用于与基础测绘关系密切的规划、土地和房产部门,而对于大多数的行业用户及公众而言,并不需要高精度的位置坐标(例如:公安信息化需要的精度在2-10米即可),反而对地物属性信息的完整性、地物相对关系以及地图现势性有着较高的要求。

由于4D数据是专业要求较高的测绘产品,主要采用人工测量和航测遥感的方式制作,工艺复杂,周期长。

例如:一个中等城市的数据制作通常需要8到12个月以上的时间。

这意味着城市地图尚未交付,就有大量的错误需要更新。

因此,4D产品这一长周期的制作特点使得其无法满足在现势性方面的要求,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于属性信息“准、全、新”的要求。

d)投入产出比低4D数据的制作需要航测遥感和大量的人工内外业作业,其投资往往是巨大的。

如果一个城市的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只是输出了满足规划、土地和房产三个部门需要的4D基础地理信息,而忽略了对公安、应急、交通、城管等大多数部门所需要的城市自然和社会信息的采集,这种在“框架”上的投资无疑是失衡和低效的2.2 DMI的优点二维地图以概略的方式使我们能快速了解空间位置,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了二维矢量地图与属性报表信息的融合,虚拟现实技术让我们可以以多角度观察仿真的地理环境……但我们还是感到困惑,因为所有这些只是做到了“逼真”,我们在GIS中仍然看不到“真实”的现实空间。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容量存储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的计算机硬件环境、网络环境已经足以支持海量DMI影像数据的存储、显示与传输,DMI数据的应用从此使得GIS从二维走向了实景三维。

现将使用DMI数据的实景三维GIS与基于二维地图的GIS作比较如下:可见,DMI与4D相结合,极大地扩充了GIS的数据源,在内容上不但弥补了二维GIS在缺乏立面信息、不直观、不详细等方面的缺陷,而且通过影像标注链接,可以关联更多的业务信息,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更直观、更方便。

另外,DMI数据库还是城市的影像博物馆,可真实地记录城市的面貌和发展,反映城市的建设成就。

二、 DMI可量测影像实景影像的应用一、DMI与4D产品的集合应用根据应用的不同,DMI可与4D产品进行灵活的组合,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图1 基于5D架构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示意图1.1 DMI与DLG的集成在许多城市的“数字城管”信息化项目中已大量使用DMI数据,二维地图中的部件与影像中的部件实景建立了准确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方便城管人员更好地对部件和事件进行定位、报案和处置。

同时,DMI影像还为城管人员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的实景可视化工作环境,可方便他们进行辖区环境的观察和分析,对违法广告、违章建筑进行对比取证,在危险品泄漏等紧急情况下实施按需测量等等。

在城管信息化应用中,DMI与DLG数据的完美结合,不但优化了城管工作流程,也因为数据源的丰富进一步拓展了城管信息系统的功能,使其从原来的二维网格管理升级为实景化的城市管理系统。

图2实景化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1.2 DMI与DLG+DOM+DEM的集成在DMI和DLG的组合中加入DOM和DEM,则可以得到一个从“天”到“地”的影像地图系统。

目前,在公安、安保与应急领域,这一数据方案显示出无比的优势。

它既可以让你从空中飞行鸟瞰,完成规划布署,又可以让你进入街道、社区,对细节进行观察和测量,完成态势标注。

相比单一的平面数据,它无疑是一种更好的视觉系统和业务信息关联的媒介,能传递更为丰富的系统信息,从而使得各利益相关者能够迅速了解现场的整体与局部状况,以制订更有效的预防性保安措施和应急计划,周密地部署监视行动且提高执行效率。

它的应用可以贯穿平时管理、应急规划、模拟训练、危机前后现场评估、实时事件监测与人群控制、疏散策略、搜救行动等各个方面。

图3 喀什公安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中使用DMI数据图 4 08奥运安保、09国庆阅兵安保项目使用了DMI+ DLG+ DOM+DEM的数据方案二、DMI应用领域三、DMI在数字城市项目中的技术实施方案1.DMI数据采集DMI数据是通过一种名为移动测量系统(Mobile Mapping System,简称MMS)的测绘装置采集而得,MMS代表着当今最尖端的测绘科技,它是在机动车上装配GPS全球定位系统、CCD摄影测量系统、INS/DR惯性导航系统或航位推算系统等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在车辆高速行进之中,快速采集道路及两旁地物的空间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并同步存储在车载计算机中,经专门软件编辑处理,形成各种有用的GIS数据成果,包括路网电子地图、设施或POI(兴趣点)数据库等。

MMS已被公认为最佳的道路GIS 数据采集工具。

图5 MMS图片,360度全景MMS、便携式MMS图6 MMS系统工作原理2.DMI数据处理与数据融合2.1 DMI数据处理按照国家技术标准要求,采用立得Comapper软件对DMI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近景测图、坐标转换、影像调色、质检、绘制路网图等;按照示范应用的技术要求,提取设施或POI数据,建立专题数据库。

2.2与4D数据融合建立二维地图、影像与业务数据库之间的关联,为城管、公安、应急和交通等行业用户定制实景化的数据解决方案。

2.3.系统集成根据需要选择立得“Truemap真图”系列软件中的某一款,将DMI 集成到城管、公安、应急、交通、电子政务网站等应用系统中,向用户和开发商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2.4.数据更新服务(1)用户自助式更新:对于少量的地物属性的更新,例如:商业店面招牌的更新,在软件上提供用户自主更新的功能,允许用户自己修改POI属性信息,更新影像,并添加标注。

(2)定期的更新服务:向用户提供一年1-4次的数据更新服务。

2.5. 真图数据管理平台由于现有GIS平台软件不能直接管理DMI数据,立得专门开发了“Truemap真图” 系列影像数据管理平台软件,它们是基于SOA架构思想设计,用于DMI数据管理,而与具体应用无关的平台化软件功能组件。

通过这些功能组件,可将DMI数据方便地集成到各种GIS系统、网络应用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中。

使用“Truemap真图”,可在简化开发过程的同时,扩展GIS的功能,这种“数据扩容”使用户能通过更多的数据挖掘来实现更多、更好的应用,尤其是面向管理与决策的高级应用。

图7 基于DMI的管理信息系统构架“Truemap真图”系列软件的功能特点:近景影像数据管理:数据管理软件(API及插件),能够管理百TB级的海量近景影像数据。

提供数据应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提供符合软件工业标准的应用程序开发接口API,使用户能够灵活地按照自身需求定制应用,方便地将影像数据集成到新的或已有系统中。

API提供的功能包括:(1) 浏览:提供影像的缩放和漫游,提供影像的幻灯片式浏览,充分显示厘米级分辨率的地球微观景象。

(2) 搜索:在海量近景影像库中,使用网格空间索引技术,实现影像的快速查询。

从百TB级的近景影像库中,完成近景影像的搜索只需零点几秒。

(3) 标注:允许用户直接在影像上标注信息,所标注的信息保存到关系型数据库中,可进行快速检索。

(4) 链接:直接把近景影像或影像上的标注与属性数据库中的属性信息链接起来,让用户点击影像上就能得到与该影像相关的属性数据。

(5) 测量:直接在近景影像上量取地物的空间坐标和几何参数。

图8 将所有数据源(5D+虚拟三维数据)“集大成为一体”的立得Truemap Glovezoomer软件可见,“Truemap真图”不但以真实的方式展现了空间,而且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数据管理与服务方式,使地理信息、图片信息和专业台账信息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这种直接基于可视化影像的人-机界面无疑提供了最好的交互性:(1) “可视”:所有地物均以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实景图片来显示,可方便进行查询、缩放和漫游;(2) “可写”:可直接在实景图片上标注文本信息;(3) “可读”:移动鼠标到实景图片中标注或链接过的目标地物上,系统将弹出对对应的属性信息;(4) “可画”:基于有地理参考和真实纹理的实景图片,可轻松建立虚拟3D模型,也可将虚拟模型放置到实景影像中用于规划、模拟与推演;(5) “可量”:进行地物空间坐标和几何尺寸的量算;(6) “可链接”:点击图片中标注过的地物,可直接链接到后台的属性数据库中;(7) “可挖掘”:这种完全符合人眼视觉感受的地球全息图包含着大量的有用知识,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knowledge based GIS),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数据挖掘的可能,可让你足不出户,在电脑呈现的虚拟世界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