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h6 区域分工与合作

ch6 区域分工与合作

可以分为区域绝对差异和区域相对差异: 可以分为区域绝对差异和区域相对差异: • 1、绝对差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绝对量差异; 绝对差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绝对量差异; • 2、相对差异: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 相对差异: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
二、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可以把区域经济增长 的影响因素分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 的影响因素分为:资源禀赋、 区位条件、外部环境等4大类。 力、区位条件、外部环境等4大类。
区位条件(影响经济增长机会及成本): ):是一 3、区位条件(影响经济增长机会及成本):是一 个区域与相关区域的空间关系及其所产生的对其经 空间关系及其所产生的 个区域与相关区域的空间关系及其所产生的对其经 济增长影响的综合。 济增长影响的综合。 的综合 外部环境:包括了区际经济关系 区际经济关系, 4、外部环境:包括了区际经济关系,全国的经济 发展格局,国际经济背景等 个方面。 发展格局,国际经济背景等3 个方面。外部环境的 变化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发展机会 发展机会、 变化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发展机会、区 域竞争、发展风险等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向调整、 域竞争、发展风险等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向调整、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向调整 增长方式的效率、发展优势的转换、 增长方式的效率、发展优势的转换、利用外部要素 的可能性等等。 的可能性等等。
六、区域增长趋同
(一)区域增长趋同概述 区域增长趋同概述 1、区域增长趋同假说:在一个国家内部,如 区域增长趋同假说:在一个国家内部, 果区域之间是相互开放的,那么, 果区域之间是相互开放的,那么,在市场 机制的作用下, 机制的作用下,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 将对区域增长不平衡产生自我修正作用, 将对区域增长不平衡产生自我修正作用, 从而引起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水平趋向均衡。 从而引起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水平趋向均衡。
第六章
区域分工与合作
重点问题: 重点问题: 区域差异论 区域分工论 区域协调发展论
第一节
区域差异论
一、区域差异的定义 二、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三、区域差异的衡量指标 四、区域差异演化过程 五、区域差异调控 六、区域增长趋同
一、区域差异的定义 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二)区域增长趋同的机制 区域增长趋同的机制 1、区域增长趋同的基本原理 2、区域增长趋同的影响因素
1、区域增长趋同的基本原理
新古典增长理论,生产要素具有收益递减的特征, 新古典增长理论,生产要素具有收益递减的特征, 区域之间的贸易和要素流动将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 均衡化,促使区域之间的要素供给逐渐趋向均衡。 均衡化,促使区域之间的要素供给逐渐趋向均衡。 在这个过程中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就会快于发达 区域,从而引起区域之间经济增长出现趋同。 区域,从而引起区域之间经济增长出现趋同。
2、区域增长趋同类型: 区域增长趋同类型: 趋同: (1)σ趋同:指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水平 分异程度随时间推移而减少; 分异程度随时间推移而减少; 趋同: (2)β趋同:指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其 初始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初始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一般而言, 趋同将引起σ趋同, 一般而言,β趋同将引起σ趋同,但由于还与其他 因素有关,有可能在β趋同的过程中反而会逆转。 因素有关,有可能在β趋同的过程中反而会逆转。
(三)区域差异演化的非线性与有限可控性
第一,区域差异演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 。(多因 第一,区域差异演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多因 素之间所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会改变 区域差异的既有状态,或差异程度的变化, 区域差异的既有状态,或差异程度的变化,或演化 方向的改变。在一个长时序上观察, 方向的改变。在一个长时序上观察,区域差异还会 出现扩大→缩小 扩大 缩小交替进行的情况。 出现扩大 缩小→扩大 缩小交替进行的情况。 缩小 扩大→缩小交替进行的情况 第二,区域差异演化是可控的,但却是有限度的。 第二,区域差异演化是可控的,但却是有限度的。
资源禀赋(基本条件): ):包括两个方面 1、资源禀赋(基本条件):包括两个方面 自然资源:主要有各种矿产资源,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有各种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 水资源,气候资源,风景资源等; 源,水资源,气候资源,风景资源等; 经济社会资源:主要有人口,劳动力,资金,技术, 经济社会资源:主要有人口,劳动力,资金,技术, 社会环境等。 社会环境等。 ):主要是由经济体制, 2、资源配置能力(决定效率):主要是由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能力(决定效率):主要是由经济体制 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产业结构,企业的组织水平, 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产业结构,企业的组织水平, 以及个体的经营能力等组合而成的对区域内外的资源 以及个体的经营能力等组合而成的对区域内外的资源 利用能力。 利用能力。
该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该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产要素在规模 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作用下(即收益递增) 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作用下(即收益递增)将向少数 区域集中。这个过程具有循环累积因果效 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区域集中。这个过程具有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从而 导致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发生分异或极化。因此, 导致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发生分异或极化。因此,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区域之间必然出现分异。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区域之间必然出现分异。而 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自我强化的作用过程, 自我强化的作用过程 且,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自我强化的作用过程, 其结果就是区域差异将持续扩大 区域差异将持续扩大。 其结果就是区域差异将持续扩大。
三、区域差异的衡量指标
1、极差 、 2、标准差 、
3、基尼系数 、
(1)极差: )极差:
R = xmax − xmin
n
(2)标准差 )
s =

( x
i=1
i
− x )
2
n − 1
四、区域差异演化过程
(一)区域差异演化趋势的理论预期 1.非均衡增长理论关于区域差异演化的预期 1.非均衡增长理论关于区域差异演化的预期 缪尔达尔和 【缪尔达尔和赫希曼】
(一)区域差异调控的主体和路径 调控区域差异的主体:只能是上级区域, 1、调控区域差异的主体:只能是上级区域, 甚至一个国家的政府。 甚至一个国家的政府。 区域差异调控的路径:理想状态, 2、区域差异调控的路径:理想状态,是在不 损害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利益、 损害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利益、每个区域 都获得所需要的发展机会的前提下, 都获得所需要的发展机会的前提下,通过 改善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关 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 系,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在协调发展中 逐步缩小区域差异。 逐步缩小区域差异。
2. 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区域差异演化的预期
新古典增长理论,生产要素具有收益递减的特征, 新古典增长理论,生产要素具有收益递减的特征, 区域之间的贸易和要素流动将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 均衡化, 均衡化,促使区域之间的经济长期增长形成趋同 或称之为收敛), ),亦即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平 (或称之为收敛),亦即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平 衡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因此, 衡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因此,市场对区域 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起到了自我修正的作用。 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起到了自我修正的作用。
(二)区域差异存在的长期性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差异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差异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 区域差异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区域差异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区域之间的差异是动态变化的,旧的差异格局将演化 区域之间的差异是动态变化的, 为新的差异格局; 为新的差异格局; 从更深层次上讲,区域差异还表现在结构、 从更深层次上讲,区域差异还表现在结构、效益等方 而在这些方面,区域之间的差异将永远存在。 面,而在这些方面,区域之间的差异将永远存在。
五、区域差异调控
区域差异的扩大必然会打破区域之间的均衡状态。 区域差异调控的必要? 区域差异的扩大必然会打破区域之间的均衡状态。 区域差异调控的必要? 首先,不利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首先,不利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将处于发展的劣 ——区域差异扩大的影响: 区域差异扩大的影响: 区域差异扩大的影响 势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下降; 势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下降; 其次,发达区域也将因为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滞缓, 其次,发达区域也将因为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滞缓, 其经济发展受到来自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产生的约束; 其经济发展受到来自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产生的约束; 第三,综上必然制约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三,综上必然制约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四,经济问题的出现和恶化, 第四,经济问题的出现和恶化,可能会通过影响社会公 社会心态、社会联系等途径而诱发或激化社会问题。 平、社会心态、社会联系等途径而诱发或激化社会问题。 因此,对区域差异扩大趋势进行调控是必要的, 因此,对区域差异扩大趋势进行调控是必要的,这在世 界各国已经成为共识。 界各国已经成为共识。
2、区域增长趋同的影响因素
区域之间相互开放; (1)区域之间相互开放; 区域的经济基础、投资能力、 (2)区域的经济基础、投资能力、技术水平 人力资源、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对外贸易、 、人力资源、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对外贸易、 教育、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 教育、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以及经济体制和制 国家的区域政策等; 度、国家的区域政策等; 空间因素(区位、区域间空间关系、 (3)空间因素(区位、区域间空关系、空间外 部性和空间外溢等)。 部性和空间外溢等)。
字形学说【 (二)区域差异演化的倒“U”字形学说【威尔逊】 区域差异演化的倒“ 字形学说 威尔逊】
在一个国家内,当经济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时, 在一个国家内,当经济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时,区域之 间的差异一般不是很大。然而, 间的差异一般不是很大。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速 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差异就会随之扩大。 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差异就会随之扩大。当国家经 济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对高的水平时, 济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对高的水平时,区域之间的差异 扩大趋势就会减缓,继而停止。 扩大趋势就会减缓,继而停止。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区域之间的差异将趋向缩小。 步发展,区域之间的差异将趋向缩小。 这样一个区域差异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而发生从差异不 大→扩大→缩小的过程,在形状上就像倒写的U字。 扩大→缩小的过程,在形状上就像倒写的U 学者们习惯地把威尔逊的学说称之为倒U字形学说。 学者们习惯地把威尔逊的学说称之为倒U字形学说。 图见P174 图见P17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