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考物理数学物理法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最新高考物理数学物理法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最新高考物理数学物理法解题技巧及练习题一、数学物理法1.如图所示,圆心为O 1、半径4cm R =的圆形边界内有垂直纸面方向的匀强磁场B 1,边界上的P 点有一粒子源,能沿纸面同时向磁场内每个方向均匀发射比荷62.510C/kg qm=⨯、速率5110m/s v =⨯的带负电的粒子,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

其中沿竖直方向PO 1的粒子恰能从圆周上的C 点沿水平方向进入板间的匀强电场(忽略边缘效应)。

两平行板长110cm L =(厚度不计),位于圆形边界最高和最低两点的切线方向上,C 点位于过两板左侧边缘的竖线上,上板接电源正极。

距极板右侧25cm L =处有磁感应强度为21T B =、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EF 、MN 是其左右的竖直边界(上下无边界),两边界间距8cm L =,O 1C 的延长线与两边界的交点分别为A 和O 2,下板板的延长线与边界交于D ,在AD 之间有一收集板,粒子打到板上即被吸收(不影响原有的电场和磁场)。

求:(1)磁感应强度B 1的方向和大小;(2)为使从C 点进入的粒子出电场后经磁场偏转能打到收集板上,两板所加电压U 的范围; (3)当两板所加电压为(2)中最大值时,打在收集板上的粒子数与总粒子数的比值η。

(可用反三解函数表示,如π1arcsin 62=)【答案】(1)11B =T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2)1280V 2400V U ≤≤;(3)17arcsinarcsin168π+【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可知,粒子在圆形磁场区域内运动半径r R =则21v qvB m R=得11T 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如图所示211()22L qU y mR v=⋅且要出电场04cm y ≤≤在磁场B 2中运动时22v qvB mr=合,cos v v a =合 进入B 2后返回到边界EF 时,进出位置间距2cos y r a ∆=得22mv y qB ∆=代入得8cm y ∆=说明与加速电场大小无关。

要打到收集板上,设粒子从C 点到EF 边界上时所发生的侧移为y 0,需满足04cm 8cm y ≤≤且110222L y L y L=+ 得2cm 4cm y ≤≤sin r r a L +≤且12tan y a L =得150cm 4y ≤≤综上需满足152cm cm 4y ≤≤即两板所加电压U 满足1280V 2400V U ≤≤(3)由(2)可知,两板间加最大电压2400V 时,带电粒子出电场时的偏转距离为154cm ,则要打到收集板上,粒子应从PO 1左侧的θ角和右侧的β角之间出射,其中1sin 16θ=,7sin 8β= 即能打到收集板上的粒子数占总粒数的比值17arcsinarcsin 168πη+=2.如图所示,身高h =1.7 m 的人以v =1 m/s 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远离路灯而去,某时刻人的影长L 1=1.3 m ,2 s 后人的影长L 2=1.8 m .(1)求路灯悬吊的高度H .(2)人是远离路灯而去的,他的影子的顶端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3)在影长L 1=1.3 m 和L 2=1.8 m 时,影子顶端的速度各是多大? 【答案】(1)8.5m (2)匀速运动(3)1.25/m s【解析】 【分析】(1)匀匀速运动,画出运动图景,结合几何关系列式求解; (2)(3)根据比例法得到影子的顶端的速度的表达式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1)画出运动的情景图,如图所示:根据题意,有:CD=1.3m EF=1.8m CG=EH=1.7m ;CE=vt=2m ;BF=BC+3.8m 根据几何关系: 1.3CG CDAB BC +=3.8EH EFAB BC += 可得:H=AB=8.5m ;(2)设影子在t 时刻的位移为x ,则有: x vt hx H-=, 得:x=HH h-vt , 影子的位移x 是时间t 的一次函数,则影子顶端是匀速直线运动; (3)由(2)问可知影子的速度都为v′= x Hv tH h=-=1.25m/s ; 【点睛】本题关键是结合光的直线传播,画出运动的图景,结合几何关系列式分析,注意光的传播时间是忽略不计的.3.如图所示,一束平行紫光垂直射向半径为1m R =的横截面为扇形的玻璃砖薄片(其右侧涂有吸光物质),经折射后在屏幕S 上形成一亮区,已知屏幕S 至球心距离为21)m D =,玻璃半球对紫光的折射率为2n =(1)若某束光线在玻璃砖圆弧面入射角30θ=,其折射角α; (2)亮区右边界到P 点的距离d 。

【答案】(1)π4α=;(2)1m【解析】【分析】【详解】(1)据折射定律得sinsinnαθ=得π4α=(2)如图,紫光刚要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光线射在屏幕S上的点E到G的距离d就是所求宽度。

设紫光临界角为C∠,由全反射的知识得1sin Cn∠=得π4C∠=OAF△中π4AOF AFO∠=∠=πcos4ROF=GF D OF =-得1m GF =FGE △中π4GFE GEF ∠=∠=d GE GF ==得1m d =4.质量为M 的木楔倾角为θ,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质量为m 的木块刚好可以在木楔上表面上匀速下滑.现在用与木楔上表面成α角的力F 拉着木块匀速上滑,如图所示,求:(1)当α=θ时,拉力F 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 (2)拉力F 最小时,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 【答案】(1)mg sin 2θ (2)12mg sin 4θ 【解析】 【分析】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在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都平衡,进行求解采用整体法,对m 、M 构成的整体列平衡方程求解. 【详解】(1)木块刚好可以沿木楔上表面匀速下滑时,mg sin θ=μmg cos θ,则μ=tan θ,用力F 拉着木块匀速上滑,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则有:F cos α=mg sin θ+F f ,F N +F sin α=mg cos θ, F f =μF N联立以上各式解得:()sin 2cos mg F θθα=-.当α=θ时,F 有最小值,F min =mg sin 2θ.(2)对木块和木楔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f ′=F cos(θ+α),当拉力F 最小时,F f ′=F min ·cos 2θ=12mg sin 4θ. 【点睛】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隐含摩擦系数的数值恰好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当有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列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平衡方程,结合数学知识即可解题.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 ,如图所示.已知在状态A 时,温度为15℃,且1atm ≈105P a ,求:①状态B 时的温度是多少开尔文? ②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③此过程中气体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开尔文? 【答案】①576B T K =②900J ③m T =588K 【解析】 【详解】①A A B BA BP V P V T T =, 解得:576B T K =②气体外所做的功可由P —V 图的面积计算,()25131042109002W J J -=⨯⨯⨯+⨯= ③图中AB 的直线方程为21433P V =-+,则221433PV V V =-+,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V =3.5L 时,PV 最大,对应的温度也最高,且()24.53m PV atmL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mA A A mPV P V T T =, 解得m T =588K6.如图所示,电流表A 视为理想电表,已知定值电阻R 0=4Ω,滑动变阻器R 阻值范围为0~10Ω,电源的电动势E =6V .闭合开关S ,当R =3Ω时,电流表的读数I =0.5A 。

(1)求电源的内阻。

(2)当滑动变阻器R 为多大时,电源的总功率最大?最大值P m 是多少?【答案】(1)5Ω;(2)当滑动变阻器R 为0时,电源的总功率最大,最大值P m 是4W 。

【解析】 【分析】 【详解】(1)电源的电动势E =6V .闭合开关S ,当R =3Ω时,电流表的读数I =0.5A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0EI R R r=++得:r =5Ω(2)电源的总功率P=IE得:20E P R R r=++当R =0Ω,P 最大,最大值为m P ,则有:4m P =W7.一载有电流I 的导线弯成椭圆形,椭圆的方程为,如图所示.试求I 在焦点F 产生的磁感强度.【答案】【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用平面极坐标求解较方便.以焦点F 为极点,x 轴为极轴,如图所示,将椭圆方程用平面极坐标表示为. ①式中p和e与题给的参数a和b的关系如下:,②.③代入式①得.④由毕奥—萨伐尔定律,有,⑤由图可知,焦点的磁感强度垂直于纸面向外.于是得,⑥式中是与r(到焦点F的矢量)之间的夹角,是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单位矢量.由图可见.⑦代入式⑥得.⑧将式④代入式⑧得.⑨积分得⑩【点睛】既然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涉及对答题者数学能力的考察,则对不同形状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的计算也就顺理成章,直线、圆是最基本的形式,抛物线、椭圆、双曲线以及其他的函数形态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也自然在考察之列了.8.如图所示,一人对一均匀细杆的一端施力,力的方向总与杆垂直,要将杆从地板上无滑动地慢慢抬到竖直位置,问:杆与地板之间的静摩擦因数至少应为多大?【答案】2 4【解析】 【分析】 【详解】假设杆与地板之间的静摩擦因数足够大,当杆被抬至与地板成任意角α时均不发生滑动,杆受到作用力F 、重力mg 、地板的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的作用,因满足共点力平衡条件,F mg 、、地面对杆的全反力R F 交于O 点R F 与N 之间的夹角不能超过摩擦角ϕ,如图所示,考虑临界的情况,设细杆全长为2l ,重心为C ,有 ()OD OC CD l /sin l sin tan 90AD AD l cos ααϕα++︒-===.化简可得1tan 2tan cot μϕαα==+.因为2tan cot 2αα•==定值, 所以,当2tan cot αα=,即2tan α=时,tan cot ααα+最小,则tan μϕ=有极大值,且m 24μ=2 在静平衡问题中引入摩擦角后,除了上题所说明的情况外,另一特征便是对平衡问题的研究最终往往衍变为对模型几何特征的研究,这种现象在涉及杆的平衡问题时相当普遍,这也是物理竞赛要求学习者有较强的几何运用能力的原因之一.9.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其有一项技术为车距保持技术,主要是利用车上的声学或者光学仪器对两车距离减小监测,一旦两车距离接近或低于设定值时,后车系统会自动制动或减小油门开度,而前车可增大油门开度的方式来保持两车之间的车距,其模型可理想化如下: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有两个半径都是r 的小球A 和B ,质量都为m ,当两球心间的距离大于l (比2r 大得多)时,两球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当两球心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l 时,两球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恒定斥力F .设A 球从远离B 球处以两倍于B 球速度大小沿两球连心线向B 球运动,如图所示,欲使两球不发生接触,A 球速度v A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答案】(2)4A F L r v m-<【解析】试题分析:A 球向B 球接近至A 、B 间的距离小于L 之后,A 球的速度逐步减小,B 球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两球间的距离逐步减小.当A 、B 两球的速度相等时,两球间的距离最小.若此距离大于2r ,则两球就不会接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出A v 必须满足的条件.A 球向B 球接近至A 、B 间的距离小于l 之后,A 球的速度逐步减小,B 球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两球间的距离逐步减小.当A 、B 的速度相等时,两球间的距离最小.若此距离大于2r ,则两球就不会接触.所以不接触的条件是12v v =…①,212l s s r +->…② 其中12v v 、为当两球间距离最小时A 、B 两球的速度;12s s 、为两球间距离从l 变至最小的过程中,A 、B 两球通过的路程.由牛顿定律得A 球在减速运动而B 球作加速运动的过程中,A 、B 两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2F Fa a m m==,…③ 设A v 为A 球的初速度,由运动学公式得:1212A A F Fv v t v v t m m=-=+,④ 2212111222A A F F s v t t s v t t m m,=-=+⑤ 联立解得()24A F L r v m-<10.如图所示,一对带电平行金属板A 、B 与竖直方向成30角放置,两板间的电势差125V AB U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