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分析
1问题提出
根据对近年开滦集团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很多事故都发生在一些安全管理的重点单位、重点工程、重点人员以及特殊工程、特殊时段、特殊情况之中,简称“三重三特”。
加强这些安全重点和特殊情况管理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为此,公司安管部在多年工作实践基础上,提出安全“三重三特”程序化管理模式,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安全重点及特殊情况管理的指导意见,并督导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加强安全重点及特殊情况管理的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一并贯彻执行,收到了较好效果。
2实施安全“三重三特”程序化管理模式的目的意义
安全重点及特殊情况源于不断变化的生产工作过程之中,体现在安全管理工作的各个层面。
安全“三重三特”程序化管理模式对安全重点及特殊情况作出了一般性规定。
目的是引导各级领导、管技人员、全体员工高度重视安全重点及特殊情况,将安全重点及特殊情况延伸到班组、到个人、到现场,横到边,纵到底。
逐级理顺加强安全重点及特殊情况管理的思路方法,培育启发加强管理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不断细化安全管理、延伸管理链条,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安全生产。
3安全重点及特殊情况的认定
3.1重点单位
根据安全风险综合考评结果由安全管理部门认定。
按照安全风险综合考评机制,风险指数高或因其它原因需要重点监控的矿井和基层单位要认定为安全重点单位进行重点监管。
各矿业公司每月认定1-2个安全重点基层区科实施重点监管;煤业公司每月认定1-2个安全重点矿井实施重点监管。
3.2重点工程
正常生产作业计划中环境恶劣、工艺复杂、施工条件困难、危险程度高,需要重点管理的工程、工作面或部位要纳入安全重点工程实施重点监管。
重点工程、重点工作面或部位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3.3重点人员
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素质不高或受身体情绪影响、工作中可能存在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要纳入安全重点人员进行重点监管。
重点人员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分类”即分为班队长以上管技人员和岗位操作员工两类人员。
“分级”包括区科级、矿业公司级两级。
安全履职不到位的管技人员由矿人资部、安管部重点监管;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素质不高、受身体情绪
影响的“十种人”或有违章行为,存在不安全行为的操作员工,由所在班组、区科认定并实施重点监管;行为严重的由矿业公司筛查认定,升格到矿业公司级实施重点监管。
3.4特殊工程
具备潜在安全风险、有一定特殊性或非常规的工程、工作要纳入特殊工程管理。
特殊工程或工作由基层区科、矿级业务保安部门即时认定实行申报备案分级管理。
区科能够自行安排并确保安全的特殊工程、特殊工作,纳入区科特殊工程管理。
安全风险较大的特殊工程(工作)或特殊时段安排的特殊工程(工作),要在矿业公司主管部门备案;工程(工作)难度较大,须经矿业公司安排确保安全的特殊工程、特殊工作,要向矿业公司申报,纳入矿级特殊工程管理。
周休日、节假日、检修放假期间安排的安全风险较大特殊工程(工作)要在煤业公司主管部门备案。
3.5特殊时段
周休日、节假日、检修放假期间,两点班、夜班,正常生产班次延时贪晚要定为特殊时段,执行特殊时段安全管理规定。
3.6特殊情况
正常生产作业计划中,提前预知或即时出现环境、条件、设备、人员等发生变化,需要临机抉断采取补救措施加强管理的工作、工程视为特殊情况,执行特殊情况安全管理规定。
4安全重点及特殊情况管理
4.1重点单位管理
4.1.1重点单位由同级安管部门认定。
各矿每月最后一周的安全办公会上,安管部介绍安全重点单位认定情况,深入分析重点单位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
会议研究议定对安全重点单位加强监管的具体措施。
4.1.2安全重点单位的主管领导、副总、安管部、相关业务部门要深入到重点单位帮助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
4.1.3被列为安全重点的基层单位,要召开安全办公会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党政主要领导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具体问题整改落实到人头。
4.1.4因管理原因连续被列为安全重点的区科,矿业公司要采取进一步强化措施督导,具体办法各矿制定。
同时煤业公司业务部门要给予关注,必要时纳入煤业公司重点单位协助调查分析,帮助其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4.2重点工程管理
4.2.1重点工程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基层区科、矿业公司业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排查安全重点工程、重点工作面或重点部位,即时制定措施实施重点监控;煤业公司业务部室每月排查确认一次实施重点监控督导。
4.2.2加强重点工程、重点工作面或重点部位安全监管措施,由同级主管领导或业务部门制定,内容要明确具体,符合实际,具备可操作性,并严格
落实。
4.2.3加强重点工程、重点工作面或重点部位安全监管措施,应在工程安全技术措施、规程基础上,结合实际突出加强安全监管力量、领导带班盯岗、人员配备、设备环境要求或采取特殊管理方法等方面内容。
4.2.4重点工程认定和采取措施情况即时在各级安全办公会、调度会、职工安全活动、班前会上研究讨论贯彻。
4.3重点人员管理
4.3.1重点人员坚持动态摸排确认,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具体由基层区科、工会、安管部门、人资部门筛查认定分类分级管理。
4.3.2重点操作员工由所在区科、工会组织、安管部门分级筛查实施重点监管。
一般性思想情绪问题,由区科参照集团公司工会关于安全确认十种不安全人作法进行帮教;主观行为问题采取重点帮教、家属协助、脱产培训、调离岗位等措施。
严重三违或一定时期内多次违章的重点人员由矿业公司实施重点监管。
4.3.3重点管技人员由人资部门、安管部门筛查实施重点监管。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行政处分、调离岗位等措施。
具体办法各矿制定完善。
4.3.4重要岗位、重点部位、特殊工程(工作)不得安排安全重点人员作业。
4.4特殊工程管理
4.4.1特殊工程(工作)要制定针对性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前,要进行实地考察座谈。
根据现场实际,排查安全隐患及现场管理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规范工序流程,明确关键环节的操作要领,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4.2特殊或临时性高危工程施工,施工负责人为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对工程安全施工负全责。
必要时指派安全监管人员现场监管。
4.4.3特殊工程(工作)实行专业队伍、专业人员操作施工和管理。
特殊工程施工队伍必须保持相对稳定,避免频繁变换人员及岗位。
4.4.4各矿及基层单位周休日、节假日期间安排特殊工程,假前以邮件形式报煤业公司主管部门和安管部备案。
4.5特殊时段管理
4.5.1严格特殊时段领导带班盯岗、集体换班升入井制度。
特殊时段带班盯岗领导要熟知生产工艺流程,掌握安全工作重点环节,有重点、有针对性带班盯岗。
掌控员工精神状态,时刻提示提醒安全注意事项,严守规程措施。
4.5.2加强特殊时段安全监管。
夜班安排生产的矿井,要调整现场管理及安监力量,安技调下井检查及值班人员不得少于六点班。
4.5.3各生产、生产辅助单位周休日、两十点班原则上不安排除正规循环作业以外的特殊工程(工作)。
确因需要必须安排时必须有区科领导现场盯岗。
4.5.4各生产、生产辅助单位节假日、检修放假期间,如有工程安排必须正职轮流值班,现场必须有副区长以上领导盯岗。
4.5.5同一工作面、同一地点作业,现场要采取分工协同措施,努力做到生产组织的同步性,杜绝
个别员工因贪晚,干活着急出现安全问题。
4.5.6因管理原因经常延时贪晚的,矿业公司要按事故组织系统追问,追究管理责任。
4.6特殊情况管理
4.6.1认真冷静对待特殊情况。
正常生产作业,提前预知或即时出现环境、条件、设备、人员等发生变化,要临机抉断采取补救措施,措施不可靠不得盲目组织施工。
经现场论证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时要停止作业,向上一级领导汇报。
4.6.2坚持超前分析预测特殊情况。
各级管技人员要培育分析预测特殊情况的意识和能力,超前考虑因变化出现的隐患和漏洞,及时跟进应对措施及办法,防患于未然。
4.6.3生产工作过程中出现事故或其它变化影响,现场要调整工程安排或工作量,严禁不顾条件、不顾变化强行组织生产作业。
各单位要赋予现场带班领导、安监员临机决断的权利。
5结束语
安全重点及特殊情况管理是现阶段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期工作,在日常管理中,要充分调动煤矿所有专业及基层区队的积极性,深入调研、积极摸排、制定和落实好管理措施。
安全“三重、三特”管理涉及广泛,其重点在基层、在现场,要用发散型思维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不断细化深化,将“三重、三特”管理延伸到班组、到个人、到现场。
安全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安全重点及特殊情况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煤矿企业要坚持持久的分析研究这些变化,及时补充完善相关制度,努力实现整个安全生产过程的可控、可靠,实现安全管理基础的不断夯实,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