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周周清练习第二周(碱的性质)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呈碱性的有()A.胃酸B.蒸馏水C.氢氧化钙溶液D.食醋2. 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A.H2B.H2OC.O2D.H2O23.下列物质能长期放置在敞口的容器中,质量变少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B.大理石C.浓硫酸D.浓盐酸4.用一种试剂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A.氯化钡溶液B.紫色石蕊试液C.硫酸银溶液D.无色酚酞试液5.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A.KClB.HClC.FeCl3D.CuSO46.在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A.CO2B.CaOC.Cu(NO3)2D.HCl7.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A.某白色固体化合物溶于水,向所得到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证明白色固体化合物一定是碱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C.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镁、硫酸铜、和硝酸钾四种溶液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一定是二氧化碳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的水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B.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C.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酸和碱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水生成9.如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沉淀10.如图所示,广口瓶中成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Z膨胀.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X YA. CO Ca(OH) 2B. CO2 NaOHC. HCl Ba(OH) 2D. SO2 NaOH1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2滴的酚酞试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硫酸,直至反应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A. 红色→无色→无色B. 无色→蓝色→红色C. 无色→红色→无色D. 红色→无色→红色12.某种消化药的有效成分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酸PH变化的情况是()A. B. C. D.13.盛有石灰水的试剂瓶时间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A.用水洗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C.用盐酸洗D.先用盐酸洗再用水洗14.下列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Ca(OH) 2+ CO2= CaCO3↓+ H2OB. NaCl+ AgNO3= AgCl↓+ NaNO3C. Ba(OH) 2+ H2SO4= BaSO4↓+ 2H2OD. CaCO 3+2HCl= CaCl+ H2O+ CO2↑15. 以下四种溶液:①MgSO4 ②NaOH ③CuCO4 ④KCl。
若不用其他试剂,但可以用被鉴别出来的物质,则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④②①D.①②③④16.已知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少而降低。
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
将液体A滴人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
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A.A为氯化钙溶液,B为二氧化硪气体B.A为氢氧化钠溶液,B为二氧化碳气体C.A为氢氧化钙溶液,B为一氧化碳气体D.A为稀硫酸溶液,B为二氧化碳气体17.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
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
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实验方案使用的试剂判断的方法A 铁粉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B pH试纸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C 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D 紫色石蕊试剂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18.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
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A.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19.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B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C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D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2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2+、Ca2+、CO32—、OH- B.Na+、SO42—、Cl—、OH-C.Ba2+、H+、Cl—、OH— D.Ag+、NH4+、NO3-、OH—二、填空题:(20分)21.向盛有无色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 在不断振荡时,慢慢滴入稀盐酸,直到滴入最后一滴使溶液刚好变无色.此时溶液既不显______性,也不显_______性.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和_____.说明碱和酸发生了______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下列物质要密封保存的原因分别是: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和23、氢氧化钙的主要用途有(1)(2)(3)(4)24.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实验时常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它和无水醋酸钠反应来制取某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Na+NaOH X↑+Na2CO3(1)请写出X的化学式为。
(2)根据物质分类,碱石灰属于(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5.为了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C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B瓶用不透光玻璃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排除外界因素对本实验的干扰,设计了A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20分)2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该同学将从试剂瓶中取出的氢氧化钠放在右盘上的纸上称量(其它操作均为正确),天平平衡后,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易_________ ,而且还能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在上述操作中的两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27.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
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28.锂元素(元素符号为Li)及其所形成的化合物,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
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有辣味,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写出氢氧化锂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右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运用此溶解性表并结合你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从表中选出一种盐,该盐能和LiOH发生复分解反应,请你写出该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
OH- CO32- SO42- NO3-Ba2+ 溶不不溶Cu2+ 不不溶溶Li+ 溶微溶溶溶29.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
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
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请你选用其它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3)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图像是。
四.计算题30.将24.9g某氢氧化钠溶液跟140g硫酸铜溶液混合,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滤液160g.求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31.2009年12月14日,我市举行了初中科学知识应用暨探究技能比赛,其中的叶脉标签制作项目是由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对叶脉进行染色、绘画、裁割、拼接等艺术加工。
比赛时某组选手配制了2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比赛结束后他们对剩余的氢氧化钠废液用盐酸进行了中和处理。
(1)配制上述溶液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__ __ __ 克;(2)完全中和废液时用去14.6%的盐酸100克,则剩余废液中含氢氧化钠溶质多少克?(假设废液中的其他物质均不与盐酸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