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锅炉风机的选型和计算
18
风机型号尺寸的选择:
1 选择风机型号尺寸时,按附录A的要求取得足够的资料,尤其要了解风机所 在系统的阻力曲线及其变化范围。所选择的风机除必须满足所有工况点的 要求外,还要避开风机的不稳定(或气流高脉动)区域。
2 离心式风机型号大小的选择应使设计工况点,即TB(Test block)点尽可 能接近调节装置最大开度时的风量–压力曲线,并且位于风机最高效率的右 侧,其效率值通常不应低于风机最高效率的90%。
39
风机的系统设计 :
¾ 5 进口管道的截面积和斜度 ¾ 风机进口管道的横截面积既不得大于风机进口面积的112.5%,也不得小于风机进口
面积的92.5%。连接管的斜度规定为:收敛15°,扩散7°。见图A.1。 ¾ 6 出口管道的截面积和斜度 ¾ 风机出口管道的横截面积既不得大于风机出口面积的107.5%,也不得小于风机出口
G’AH,g AH空预器
G’’AH,g
G’’AH
G’AH GF.D0
磨煤机 热一次风机
Gla
F.D.F 9
定义:
引风机 induced draft fan(IDF)
¾ 将锅炉燃烧产物(烟气)从锅 炉尾部吸出,
G’’AH,g
¾ 并经烟囱排入大气的风机。
EP
¾ 安装在锅炉除尘器之后,亦称 吸风机。
I.D.F
热到设计温度后,一部分作为锅炉的二次 风,直接经燃烧器送入锅炉炉膛;
¾ 另一部分进入煤粉制备系统作为干燥剂,然 后,或作为一次风输送煤粉经燃烧器送入炉 膛(乏气送粉系统),或作为三次风经燃烧 器送入炉膛(热风送粉系统)。
¾ 大型锅炉采用中速磨煤机或双进双出钢球磨 煤机正压直吹系统时,若制粉系统配有专门 从大气吸入空气的一次风机,则送风机只供 给锅炉的二次风,亦称二次风机。
炉膛
G’AH,g 空预器
G’’AH,g
G’’AH
G’AH GF.D0
磨煤机 热一次风机
Gla
F.D.F送风机 12
定义:
冷一次风机
cold primary fan ¾ 安装在锅炉空气预热器之前,
将从大气或从送风机出口冷风 道抽吸的空气经空气预热输送 至制粉系统的一次风机。
炉膛 磨煤机
G’’AH 空预器
面积的87.5%。同时要求收敛连接管的斜度不超过15°,扩散连接管的斜度不超过 7°。见图A.1。 ¾ 7 直管段的长度规定 ¾ 为使风机出口速度均匀,风机出口包括过渡段的直管段长度应不小于2.5倍~6倍管路 当量直径,视管道内气流速度而定(见10.10.1及图10),否则应考虑系统效应的影 响。 ¾ 8 系统效应损失 ¾ 由系统效应引起的风机压力的降低,称为系统效应损失。 ¾ 在选择风机时,应将系统效应损失加在总的系统压力损失上,否则风机将达不到设计 流量(见图8)。
增压风机
FGD
烟囱
10
定义:
一次风机
primary fan
供给锅炉燃料燃烧所需一次空气的风机
热一次风机 hot primary fan
冷一次风机
cold primary fan
11
定义:
热一次风机 hot primary fan
¾ 安装在锅炉空气预热器之后, 输送经过锅炉空气预热器加热 后的热空气至直吹式制粉系统 或仅输送煤粉入锅炉的一次风 机。
机组压力:高温高压及以下参数 机组容量:单机容量在125MW以下
火力发电厂
fossil for fired power plants
机组容量: 125MW~600MW的凝气式火力发电厂 50MW级及以上的供热式机组的热电厂
7
电站锅炉风机的选型和计算
电站锅炉风机
fans for power boiler
37
附录A (风机型号尺寸的选择) :
A.3 结构和特殊要求 A.3.1 旋转组件 A.3.1.1 叶轮的形式(轴流式、离心式) A.3.1.2 叶片的形式(翼型、前弯型、后弯型、后向平板、径向) A.3.1.3 防磨、防腐措施 A.3.1.4 叶轮与轴的最小第一阶临界转速 A.3.1.5 最小设计共振转速 A.3.1.6 设计与运行的峰值温度 A.3.1.7 设计温度变化的预期值 A.3.1.8 极端最低温度
强度高
抗腐蚀能力强
不易积灰
效率较低
24
离心风机的叶轮的形式
前弯弧板叶片
强度高
抗腐蚀能力强
不易积灰
效率较低
25
离心式风机调节方式 :
1、 进口导叶调节 2、 进口挡板调节
பைடு நூலகம்
定速电机驱动 定速电机驱动
3、 进口导叶调节 4、 液力耦合器调节
双速电机驱动 定速电机驱动
5、
变频器调节
变速电机驱动
26
离心式风机调节方式 :
3 轴流式风机型号尺寸的选择应使发电机组在经济负荷下(一般为发电机组 额定出力)运行时,风机处于最高效率区运行。为此,风机设计工况点 (TB点)应落在比相应最高效率工况调节器(包括动叶或静叶调节装置) 开度再开大15°左右的曲线上,且应保证其失速裕量(见7.1.2)k>1.3。
19
电站锅炉风机的选型和计算
混流通风机 气流沿轴向进入叶轮后,近似沿着锥面流动,气流方向介于轴流 式与离心式之间的通风机
3
锅炉机组风机的分类 按气体出口压力(或升压)分类
低压离心通风机 风机进口为标准空气条件,通风机全压 PtF ≤1kPa 中压离心通风机 风机进口为标准空气条件,通风机全压 1kPa<PtF <3kPa 高压离心通风机 风机进口为标准空气条件,通风机全压 3kPa<PtF <15kPa 低压轴流通风机 风机进口为标准空气条件,通风机全压 PtF < 0.5kPa 高压轴流通风机 风机进口为标准空气条件,通风机全压 0.5kPa<PtF <15kPa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booster fan (FGDP fan or BUF)
¾ 在引风机后设置的用以克服烟气脱硫 装置阻力的风机。
¾ 脱硫风机有两种布置方式,一是布置 于脱硫装置之前(亦称高温风机); 二是布置于脱硫装置之后(亦称低温 风机)。
G’’AH,g
EP
I.D.F
排粉风机 磨煤机
Gla
F.D.F送风机 14
定义:
烟气再循环风机
fluegas recirculating fan
¾ 把一部分烟气从省煤器后 空气预热器前抽出,并输 送入锅炉冷灰斗或炉膛上 部,用以调节锅炉蒸汽温 度的风机。
过热器
省煤器
炉膛
烟气再循环风机 15
定义:
烟气脱硫增压风机 (简称脱硫风机或增压风机)
电站锅炉风机的选型和计算
2013-2
风机的分类 按工作原理分类
气体压缩和 气体输送机械
透平式
容积式
离心式 轴流式 混流式 回转式
往复式
罗茨式 叶氏式 螺杆式 滑片式
活塞式 柱塞式 隔膜式
2
锅炉机组风机的分类
按气流流动方向分类:
离心通风机 在轴向剖面上,气流在叶轮中沿着半径方向流动的风机
轴流通风机 在轴向剖面上,气流在旋转叶片流道中沿着轴线方向流动的风机
36
附录A (风机型号尺寸的选择) :
A.2 性能要求
A.2.1 出力(设计最大出力、最大连续出力、低负荷) A.2.2 气体密度(kg/m3) A.2.3 大气压(在工作现场) A.2.4 气体成分 A.2.5 比热比(等熵指数) A.2.6 进口容积流量(m3/s) A.2.7 进口管道与风机(或连接件)连接处静压(Pa)(见图A.1) A.2.8 进口管道面积(m2)(见图A.1) A.2.9 出口管道与风机(或连接件)连接处静压(Pa)(见图A.1) A.2.10 出口管道面积(m2)(见图A.1) A.2.11 进出口管连接件的长度估算(见图A.1) A.2.12 进口温度(在所有运行点上) A.2.13 优先选用的风机转速(r/min) A.2.14 扩散器的提供(有/无)
进口导叶调节
27
离心式风机调节方式 :
进口挡板调节
28
电站锅炉风机的选型和计
轴流风机
29
锅炉送风机调节方式 :
1、动叶可调轴流风机 液压动叶安装角调节
2、静叶可调轴流风机 前置导叶调节
定速电机驱动 定速电机驱动
30
锅炉送风机调节方式 :
¾轴流风机
31
锅炉送风机调节方式 :
¾轴流风机
液压动叶调节
34
评定风机报价书需要的资料:
¾ 通常,一台风机报价书包括额定参数、相应的性能曲线(参见图B.1),以及和结构主 要方面有关的详细资料。
¾ 本附录包含了正常计算一台风机与其他风机比较所需最少资料的表格。
35
附录A (风机型号尺寸的选择) :
A.1 一般资料
A.1.1 锅炉台数 A.1.2 每台锅炉的风机数量 A.1.3 燃烧的燃料特性 A.1.4 现场标高 A.1.5 用途 A.1.6 风机的位置(室内或室外) A.1.7 风机型号 A.1.8 风机的布置 A.1.9 风机调节方式(可调入口导叶、进气箱入口调节门、动叶调节、变速调节) A.1.10 由风机制造厂提供的附件(扩压器、消声器、驱动装置等) A.1.11 原动机 A.1.12 风机进口粉尘含量与颗粒尺寸 A.1.13 锅炉负荷类型——基本负荷、峰值负荷 A.1.14 锅炉的负荷率 A.1.15 地震/地震区域
32
锅炉送风机调节方式 :
¾轴流风机
入口箱导叶
33
离心式风机调节方式的选择 :
1 离心式送风机、引风机和一次风机一般选用入口导向器进行调节。而排粉风机也 宜选用入口导向器调节,但应对其采取相应的密封和防磨措施。
2 对200MW及以上机组的送、引风机宜采用入口导向器加双速电机调节,且风机在 低速挡运行时,应能满足发电机组额定负荷对送、引风参数的要求,并处于高效 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