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

中山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

中山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和依据)为加大本市都市排水治理,保证都市排水设施完好和正常运行,防治水污染和洪涝灾难,改善都市水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连续进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52号》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形,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名词讲明)本方法所称的都市排水是指进入市政管网的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的产业废水(以下统称污水)和大气降水(以下简称雨水)的接纳、输送、处理、排放和利用。

本方法所称的都市排水设施,是指:用于都市排水的管道、沟渠、泵站、污水处理设施和闸门、雨水口、检查井等附属设施。

包括都市公共排水设施和自建排水设施。

都市公共排水设施是指:由排水治理部门治理的都市排水设施。

自建排水设施是指单位、个人自行投资建设治理的都市排水设施。

排水户是指:将自建排水设施直截了当接入都市公共排水设施的单位、个人或个体工商户。

水质报告书是指:排水户托付排水治理部门指定的有资质的都市排水水质监测机构对排水户的水质、水量、水温、水压进行监测,并出具的报告书。

第三条(适用范畴)本方法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各镇、火炬开发区的都市排水的规划、建设及都市排水设施的运行、使用、爱护和治理。

第四条(治理部门)市、镇人民政府和火炬区管委会负责都市排水治理的部门(以下简称排水治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都市排水治理和《排水许可证》的颁发。

市排水治理部门负责中心城区都市排水的统一治理和本方法的组织实施。

中心城区15米或以上道路的排水设施由市排水治理部门负责建设和治理;中心城区15米以下道路排水设施及排水户接驳支管由中心城区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建设和治理;中心城区排水户的《排水许可证》申请由市排水治理部门审批。

各镇及火炬区的排水设施由各镇人民政府、火炬区管委会排水治理部门负责建设、治理并由市排水治理部门授权对《排水许可证》进行审批。

进展改革、规划、环保、水利和国土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方法。

第五条(都市排水治理的原则)都市排水治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注重养护、科学治理的原则。

第六条(促进政策)鼓舞都市排水设施建设营运投资多元化,逐步实行都市污水处理和修理养护行业特许经营制度。

鼓舞和支持都市排水的科学研究,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升都市排水的现代化水平。

提倡在工业生产、景观水体、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建筑施工等方面优先使用通过都市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后产生的再生水,推广污泥综合利用。

第二章都市排水规划和建设第七条(都市排水规划编制主体)都市排水规划由规划部门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规划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都市排水规划的编制)编制都市排水规划应当按照中山市都市总体规划、水文地质和水环境等要求进行,并考虑再生水及雨水的收集利用。

在都市规划和建设时,应当对排水泵站、污水处理厂、污泥转运站、污泥处置场等设施的规划用地予以预留和操纵。

第九条(管网资料收集和归档)排水户须按规划部门的规定办理报建、验线和竣工资料归档等手续。

规划部门做好都市排水设施资料的收集及归档工作。

第十条(排水设施建设的规范和标准)都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应当遵守国家和地点规定的技术规范及标准。

第十一条(雨污分流)新建、改建、扩建的都市排水设施应按照雨水、污水分流的要求建设。

有条件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制的区域,禁止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混接。

对原有的合流制都市排水设施,应当按照规划要求,逐步进行雨水、污水分流改造。

第十二条(三同时制度与化粪池的取消)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需配套建设都市排水设施的,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使用。

能够将粪便收集到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的建设项目不设化粪池。

第十三条(资质治理)都市排水设施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由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禁止无资质或者不按资质等级规定承担都市排水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和监理。

第十四条(规划许可)都市排水设施的设计,应符合都市排水规划、技术规范以及对周边管线爱护的要求,再向都市规划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经批准的设计不得擅自更换。

确需变更的,应经规划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排水预审)排水户在图纸送审前到排水治理部门加具排水设施设计预审意见,排水户取中意见后再到审图中心进行审图。

排水治理部门自受理都市排水设施设计意见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设计方案的决定,不同意的,讲明理由。

排水户须邀请排水治理部门参加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会,否则排水治理部门可不发放《排水许可证》。

第十六条(都市排水设施验收)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都市排水设施完工后,按国家和地点的规定和技术规范、标准,由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并须邀请排水治理部门参加验收工作,否则排水治理部门可不发放《排水许可证》。

未体会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都市排水设施,不得交付使用,不发放《排水许可证》。

第十七条(排水许可申请)都市公共排水设施体会收合格后,在30个工作日内按规定向排水治理部门办理排水设施和档案移交手续,,并申请《排水许可证》。

自建排水设施按规定验收合格后,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30个工作日内,向排水治理部门移交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并申请《排水许可证》。

第十八条(水质报告)受理排水户的《排水许可证》申请后,排水户托付排水治理部门指定的有资质的都市排水水质监测机构对排水户的水质、水量、水温、水压进行监测,并出具《水质报告书》。

第十九条(不得任意排放要求)在都市公共排水设施覆盖地区,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排水设施设计批复意见将污水排入都市排水设施,不得任意排放。

不在覆盖区的,按排水治理部门要求临时排放,申领《临时排水许可证》,待都市公共排水设施完善后排水户按本方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申请正式《排水许可证》,并由排水户负责按排水治理部门要求接入都市排水设施。

第二十条(都市排水许可)排水户向都市公共排水设施排放的污水,应符合国家和地点的排放标准,并经排水治理部门批准后,方可排放。

第二十一条(申请都市排水许可应提供的资料)排水户提出都市排水许可申请,应当提供以下资料:(一)都市排水许可申请表;(二)施工许可证;(三)排水设施设计预审意见;(四)竣工验收资料;(五)生产产品种类和用水量;(六)接驳口排放污水的水质、水量、水温、水压的《水质报告书》;(七)按规定应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十二条(《排水许可证》的核发)排水户提供上述资料后,经排水治理部门审定,符合许可条件的,应当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发有效期为五年的《排水许可证》;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但对都市排水不致造成严峻危害的,核发有效期不超过一年的《排水许可证》,并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不予发放《排水许可证》。

因各类施工作业,需要向公共排水设施临时排水的,应当向排水治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核发有效期不超过该工程施工工期的《临时排水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现有排水户的排水许可)本方法实施前已向都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的排水户,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申请办理都市排水许可证书。

对符合许可条件的,予以核发都市排水许可证书;对不符合许可条件的,由排水治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符合条件后,予以核发都市排水许可证书。

第三章都市排水治理第二十四条(移动、改建都市公共排水设施的许可)因建设需要移动、改建都市公共排水设施的,应符合都市排水规划、技术规范和对周边管线爱护的要求,对周边环境的阻碍有合理的处理措施,经规划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并须按本方法第十四条规定重新申请《排水许可证》,所需经费由排水户承担。

第二十五条(《排水许可证》的变更和连续)《排水许可证》的要紧内容包括排水主体、水质、水量和有效期等。

排水户需要变更排水主体或者排水许可内容的,需向排水治理部门申请排水许可变更手续,重新托付排水治理部门指定的有资质的都市排水水质监测机构对排水户的水质、水量、水温、水压进行监测,经排水治理部门审定同意变更。

排水户应在《排水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提出连续申请。

排水治理部门应当在《排水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以连续的决定;第二十六条(对污水处理单位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和二次污染物治理要求)经污水预处理单位处理后的水质,应当符合《污水排入都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规定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单位对都市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废气、噪音等二次污染物应按规定治理。

第二十七条(对污水处理单位的监管)污水预处理单位,应当保证都市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减量运行或者停止运行。

污水预处理单位必须同意排水治理部门的监管,进出水部分应当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并定期向排水治理部门上报进出水质、水量。

污水预处理单位在进水水质、水量发生重大变化阻碍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时,应当将发生的情形和采取的措施及时报排水治理部门和环境爱护行政治理部门。

第二十八条(都市排水的监测)都市排水监测机构受排水治理部门的托付负责对都市排水设施的水体、水质和其产生的污泥、废气、噪音等二次污染物进行监测和检查,并建立排水监测档案。

排水户和污水处理单位应当同意排水治理部门治理和都市排水监测机构的检查和监测。

第二十九条(调度措施)在汛期等专门条件下,排水治理部门可采取临时排水调度措施,都市排水设施治理单位必须服从调度。

第三十条(都市污水处理费)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缴纳都市污水处理费。

都市污水处理费收入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执收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范畴和标准及时足额征收,收费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治理。

第四章都市排水设施的治理第三十一条(临时占用都市排水设施审批)需要临时占用都市排水设施,阻碍都市排水设施正常运行和治理的,应当提供以下资料,经排水治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占用:(一)临时占用排水设施申请表;(二)建设工程临时占用都市排水设施的,应当提供都市规划部门的批准文件;(三)其他性质临时占用都市排水设施的,应当提供与之有关行政治理部门的批准文件。

排水治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被占用的都市排水设施若有损坏,由占用单位负责修复,并同意排水治理部门的验收,费用由占用单位承担。

第三十二条(都市排水设施巡查制度)各级排水治理部门应当建立各管养范畴内的都市排水设施巡查制度,督促爱护管养单位履行职责,保证排水设施完好。

第三十三条(都市排水设施爱护管养责任的划分)都市公共排水设施的爱护管养责任由各级排水治理部门按本方法第四条规定划分责任;自建排水设施的爱护管养责任由产权单位负责。

都市公共排水设施与自建排水设施的修理养护责任划分以接驳井为界。

第三十四条(爱护管养责任单位的责任)爱护管养责任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地点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爱护都市排水设施正常运行,保证设施和公共安全。

爱护管养责任单位在发觉污水外溢、管道堵塞、设施损坏、丢失或者接到有关报告后,应当在3小时内进行疏通、修理、更换设施或采取临时措施,并及时清理现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