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青少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青少科技教育活动方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2017年1月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走廊、窗台
活动对象:全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口号:四个一:“看一看、想一想、记一记、问一问”
关键字:学习培养问题观察知识学生讨论环境风车记录
活动组织:组长:(学校校长),组员:(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少先队科技辅导员)、各班班主任
活动目的:
在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当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与发展意识是我国环境工作和现代物质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目前小学没有专门开设环境课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小风车来开展风力的研究是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是一个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适当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两全其美的举措。

认知目标:
1. 感受每一层楼不同的高度、各个方向风向大小及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风速的变化等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自然的规律、变化及形成。

2. 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技素质,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劳动者。

3. 发掘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技巧,还要促进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的发展。

要最大限度地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注意发掘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活动方法:
1. 通过在各个年级、各个楼层各班教师门口的走廊上安装上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风车,让学生每天在课余时间根据不同的时段和环境变化来观察风车的转速。

2. 环境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认识环境及环境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有讲授、观察、考察、实验、讨论等方法。

研究的问题:
1.观察不同小风车在早、中、晚不同时间段的风力变化
2.观察不同方向的风车在同一时段的风力变化
3.统计好春、夏、秋、冬四季风车风力大小的数据变化。

4.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方向、下雨前和后风力的变化,通过各种数据统计判断风形成的规律。

实验材料准备:
用海面纸制作小风车
风车的制作(图)
材料:正方形海面纸、细棒、大头针、胶纸。

方法:1.按图1虚线位置将上下两边向中间折叠(见图2)。

2.按图2虚线位置向中间折叠(见图3)。

3.将图3中的1、2分别向两边展开,折成两个梯形(见图4)。

4.按图4虚线位置将3往左折叠,将4往右折叠(见图5)。

5.见图5,用胶纸将中心处粘住,再用大头针钉入,装上细棒(见图6)。

各班活动安排表:
小结:
总之,只要我们按照创新发明的客观规律,发掘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和创新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利用各种外部和内部条件,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鼓励他们创造发明,使他们都能成为我国科技技术现代化的后备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