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特尔命名规则 (8页)

英特尔命名规则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英特尔命名规则
篇一:英特尔处理器命名规则
英特尔处理器命名规则
前面酷睿和iX标识和上一代完全相同的,不做更多介绍。

变化主要是中间四位
数字和最后两位字母。

第一位“4”:代表英特尔酷睿第四代处理器;
第二位“5”“6”“7”“8”“9”:这些数字代表处理器等级排序,数字越大性能等级相对越高;第三位“3”“5”“0”:这一位基本上就是对应核芯显
卡的型号,其中“3”代表高性能处理器配HD 4600;“5”代表核芯显卡采用
的是Iris 5000、5100或者Pro 5200;而“0”则是HD 4600;第四位
“0”“2”“8”:“0”在标准电压中代表47W,而在低电压中是代表15W;“2”则代表37W,“8”在低电压处理器中代表28W;
第五位“MX”“HQ”“MQ”“U”:字母“MX”代表旗舰级,“HQ”封装方式FCBGA1364,并且部分支持Trusted Execution Technology和博锐技术,“MQ”版本封装方式FCBGA946,
“U”代表超低电压以15W和28为主;
英特尔官方网站首批移动版酷睿i7处理器共有14款,其中TDP为57W的只有
一款,就是之前我们评测过的酷睿i7-4930MX,不过其搭载的核芯显卡是HD 4600,并不是大家想看到的Iris Pro 5200。

另外,酷睿i7 M、H系列也有细
微的区别,初看后可能会认为H代表高性能、M代表主流。

结果恰恰相反,M系列CPU频率比H系列更高,只是GPU没有使用最好的GT3e,旗舰型号Core i7-4930MQ的热设计功耗也唯一达到了57W。

除了酷睿i7外,官方网站也展示了酷睿i5和酷睿i3的具体规格。

酷睿i5和
i3低电压版分为U和Y两种系列,命名规则中主要也区别在后四位上。

拿其中
的酷睿i5-4200Y和酷睿i5-4258U为例,第一位“4”是第四代酷睿处理器;第二位的“2”则是产品序列,个人理解理论上数字越高性能越好;第三位数字“5”代表的是核芯显卡系列HD 5000以及Iris(锐矩)5100,“0”和“1”
都是HD 4400和HD 4200;第四位“0”代表15W,而如果标注数字是“8”的,
TDP则是28W,最后一位字母U依然代表低电压,而全新的“Y”字母则代表更
低功耗的11.5W。

注:在表格中有一项SDP是??之前没有过的,英特尔以往使用热设计功耗(TDP)来衡量计算机在最差情况下的功耗,即CPU全速运行一段时间的功耗。

目前,
英特尔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即场景设计功耗(SDP)。

这主要衡量计算机在媒体播放等轻量级应用下的功耗。

英特尔将以(来自: : 英特尔命名规则 )SDP来衡量
用于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的处理器。

可以看到,只有超低功耗的11.5W处理器
上才会有SDP场景设计功能。

篇二:英特尔酷睿i系列产品的命名规则和产品大全
第一代英特尔酷睿i系列处理器命名规则
在命名方式上,第一代英特尔酷睿i系列采用3位数加字母后缀的形式。

第二代英特尔酷睿i系列处理器命名规则
在命名方式上,第二代i7仍会沿用当前的命名方式,以第二代Core i7 2600
为例子,“Core”是处理器品牌,“i7”是定位标识,“2600”中的“2”表示第二代,“600”是该处理器的型号。

至于型号后面的字母,会有四种情况:不
带字母、K、S、T。

不带字母的是标准版,也是最常见的版本;“K”是不锁倍
频版;“S”是节能版,默认频率比标准版稍低,但睿频幅度与标准版一样;“T”
篇三:Intel CPU命名规则
Dothan:
英特尔从这一代移动处理器开始,放弃了用频率来标注CPU,而使用了三位数
字的方法来命名,用户的困惑也由此生根。

我们需要解释一下,这三位数字的
规律是:从左向右数的第一位数字,若是“7”则代表是奔腾M,若是“3”则代
表赛扬M;从左向右数的第二位数字代表相对频率的高低,具体是多少需要参看
下面的表格;结尾的数代表了处理器的前端总线和电压的信息,其中以“7“开
头“0”结尾的代表前端总线为533MHZ的奔腾M,以“7“开头“5”结尾的,
代表前端总线为400MHZ的奔腾M,“8”结尾表示是低电压版处理器,而“3”
结尾的则表示超低电压版产品。

下面再来看看具体的命名对照表: 准版奔腾M:
低电压版奔腾M、超低电压版奔腾M、Dothan核心赛扬M 低电压版奔腾M:
超低电压版奔腾M:
Dothan核心赛扬M:
Yonah:
从yonah开始,英特尔移动CPU启用Core命名,双核产品被称为Core Duo,单
核产品则被称为Core Solo。

在具体产品命名上,英特尔改变了上一代奔腾M
所采用的三位数字命名方法,而开始采用一个由字母开头,后接四位数字的命
名方法。

打头的字母有T、L(LOW)和U(ULTRA LOW)三种,分别代表标准电压版、低电压版和超低电压版处理器。

四位数字中从左往右数的第一位,若是“1”就代表单核产品、“2”则代表双核产品。

从左往右数的第二位数字代表了同系列产品中相对频率的高低,数字越大则频率越高。

举个例子,T2300,就表示这款产品是双核的标准电压处理器,“3”是它的相对频率,实际频率为1.66GHZ。

在yonah家族中,还有两款缩水版的T系列处理器,他们分别是T2050和
T2250,这两款处理器的前端总线由标准的667MHZ降为了533MHZ,二级缓存保
持不变,他们的频率分别为1.6GHZ和1.73GHZ。

T2050是一款性价比相当高的
处理器,它的性能和T2300相差在5%以内,而采用它的笔记本的价格就要便宜500元以上。

此外,还有一款名为T2300E的Yonah值得注意,正是它先前让戴
尔卷入了“换芯事件”,这款处理器除了不支持VT虚拟化技术化,其余的各项指标完全和T2300一样。

我们来看看Yonah家族的产品规格表:Core Duo:
·Yonah(Core Solo、Yonah核心赛扬M) Core Solo:
从以上两个表我们还可以发现,同频率的Yonah处理器,双核要比单核的功耗
大一些。

而单核的U系列Yonah,功耗只有5.5W,非常适合用来制造超便携式笔
记本电脑。

Yonah核心赛扬M:
Merom:
Merom核心的移动处理器即是我们平常所称的酷睿2中的一种。

它的命名规则
和Yonah相似,也是以字母T、L和U打头,只不过后面所跟的数字不同。

它目前包含两大系列,分别是高端的T7000系列和规格稍低的T5000系列。

Merom
刚发布时,字母编号只有标准版的T。

在目前的市场上,我们尚不能见到以字
母L开头的低电压Merom和以字母U开头的超低电压Merom,而基于Merom核
心的赛扬M现在也还没有来得及推出。

按照英特尔的计划,明年一季度会推
出L系列的Merom,U系列的Merom则会在二季度推出。

merom家族产品规格表:
Merom的性能比Yonah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但功耗也增加了3W。

7系列和5系
列的Merom主要的差别在二级缓存和频率上。

另外,酷睿2还有一款产品
T5200未列在上表中。

这是一款基于市场考虑而生产的缩水版Merom,专门供给笔记本厂商打价格战,可以预见它将和前辈T2050一样,会是一款性价比相当
高的处理器。

英特尔之所以采取复杂的让人头晕的命名方式,就是为了让消费者慢慢忘记频率。

的确,处理器的发展早就应该跳出单纯只追求频率的怪圈了。

英特尔的初
衷也许是好的,但用户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岂是说改就能改得了的?如此一来,。

相关主题